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設備啟動可靠性的測試方法,包括采用時間繼電器為被測設備供給電源,并通過預先調試時間繼電器獲得通電時間間隔和斷電時間間隔,一個通電時間間隔和一個斷電時間間隔為一個周期;被測設備與計算機通過串口相連,在計算機上運行測試軟件檢測被測設備在供電的周期內啟動成功或失敗,從而得到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或失敗的次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自動化測試,中間不再占用人力,也不會出現人為誤差,工作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檢測設備在開關機時成功啟動的測試方法。
技術介紹
設備在出廠之前或應用之前,應當其開關機可靠性進行測試,即設備在關機之后或斷電之后,是否能正常成功啟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成功啟動,說明設備的可靠性高,性倉急現有的方法,對設備進行開關機可靠性測試時,對設備連續進行成百上千次斷電然后通電重啟,通過肉眼觀察設備串口的輸出來判斷設備是否啟動成功,并手動統計試驗 次數,成功啟動的次數,啟動失敗的次數。此方法有以下的不足I.整個測試過程需要有人值守,占用人力;2.測試工程需要測試人員集中精力進行統計,統計錯誤會導致測試結果不準確。3.測試重復勞動,容易引起測試人員疲勞;4. 一個測試人員很難同時完成多個不同設備的測試工作,測試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種方便、效率高的。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設計了一種,包括以下的步驟Step I :采用時間繼電器為被測設備供給電源,并通過預先調試時間繼電器獲得通電時間間隔和斷電時間間隔,一個通電時間間隔和一個斷電時間間隔為一個周期;Step 2 :被測設備與計算機通過串口相連,在計算機上運行測試軟件檢測被測設備在供電的周期內啟動成功或失敗,從而得到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或失敗的次數。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改進,step 2中運行測試軟件檢測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或失敗的方法包括SI :預先手動成功啟動被測設備,將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時輸出的關鍵字作為判斷被測設備成功啟動的標記;S2 :在測試軟件的界面設置通電時間間隔,斷電時間間隔,以及檢測的次數;S3 :同時打開時間繼電器和開始運行測試軟件,測試軟件自動捕獲交換機在通電時輸出的內容,如果成功獲取到關鍵字,則判斷啟動成功,否則判斷啟動失敗,并且,計數以及累加成功或失敗的次數;S4:當一個周期檢測完畢,輸出成功和失敗的累加數目,并判斷是否達到檢測次數,如果沒有,繼續下一次循環檢測,如果達到,停止運行測試軟件以及計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備以下優點I、自動化測試,只需要關注結果,中間不再占用人力;2、測試完成后,自動輸出被測設備啟動成功和失敗的統計數據,結果精確,不會出現人為誤差;3、測試過程可以不間斷執行,中間不需要人為干預,充分利用時間;4、一個測試人員可以對多個設備同時進行測試,工作效率提高。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檢測設備在斷電或關機之后再通電的情況下,成功啟動的可靠性。本專利技術采用時間繼電器為被測設備提供電源,時間繼電器為被測設備通電和斷電,即,通電一段時間后斷電一段時間,再通電一段時間,交替通/斷電。一個通電時間間隔和一個斷電時間間隔為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內測試一次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或失敗。被測設備與計算機通過串口連接器相連,在計算機上運行測試軟件檢測被測設備在供電的周期內啟動成功或失敗,從而得到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或失敗的次數。本專利技術具體的實施例以交換機作為被測設備,測試交換機的啟動可靠性。當然本專利技術測試方法不限于應用于交換機,還可應用于其他電子設備。如圖I所示,在測試交換機之前,先調試下時間繼電器,設置時間繼電器的通電時間間隔和斷電時間間隔,當然,一個通電時間間隔應當大于或等于被測設備正常啟動所需要的時間,從而確保在一個通電時間間隔內被測設備能完成正常啟動。一般交換機正常啟動的時間為40秒,在本實施例中,一個通電時間間隔設置為42秒,斷電時間間隔設置為I秒。一個周期即為43秒。通過上述的方法,獲得通電時間間隔和斷電時間間隔作為下一步測試軟件的運行參數。在運行測試軟件前,還需選取關鍵字作為判斷交換機啟動成功或失敗的依據。預先手動成功啟動交換機,在串口連接軟件上查看輸出內容,選取輸出內容中的某個字為關鍵字以作為判斷被測設備成功啟動的標記。如果下次交換機啟動時,輸出的內容中查找到該關鍵字,即判斷交換機啟動成本,否則,判斷啟動失敗。打開計算機中的測試軟件,根據前面得到的通電時間間隔和斷電時間間隔以及關鍵字,在測試軟件的界面設置通電時間間隔,斷電時間間隔以及關鍵字。同時,根據需要,可設置檢測的次數。檢測的次數即是時間繼電器通電的次數。在本實施中,檢測交換機10次啟動的情況,檢測時間為10個周期。實行測試時,同時打開時間繼電器和開始運行測試軟件,時間繼電器即為交換機通電,交換機在通電42秒之后,再斷電I秒,斷電I秒之后,再通電42秒,通/斷電交替循環。測試軟件自動捕獲交換機在通電時輸出的內容,如果成功獲取到關鍵字,則判斷啟動成功,否則判斷啟動失敗,并且,同時,測試軟件計數以及累加成功或失敗的次數。當一個周期檢測完畢,測試軟件會輸出功和失敗的累加數目(即啟動成功和失敗的次數)以及日志。并判斷是否達到檢測次數,如果沒有,繼續下一次循環檢測,即,在時間繼電器的下一個周期內,繼續檢測交換機在通電時啟動成功或失敗的情況;如果達到檢測次數,則測試軟件停止檢測,以及停止計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備以下優點I、自動化測試,只需要關注結果,中間不再占用人力;2、測試完成后,自動輸出被測設備啟動成功和失敗的統計數據,結果精確,不會出現人為誤差;3、測試過程可以不間斷執行,中間不需要人為干預,充分利用時間;4、一個測試人員可以對多個設備同時進行測試,工作效率提高。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在此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改進,但這些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驟, Step I :采用時間繼電器為被測設備供給電源,并通過預先調試時間繼電器獲得通電時間間隔和斷電時間間隔,一個通電時間間隔和一個斷電時間間隔為一個周期; Step 2 :被測設備與計算機通過串口相連,在計算機上運行測試軟件檢測被測設備在供電的周期內啟動成功或失敗,從而得到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或失敗的次數。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其特征在于,step2中運行測試軟件檢測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或失敗的方法包括 51:預先手動成功啟動被測設備,將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時輸出的關鍵字作為判斷被測設備成功啟動的標記; 52:在測試軟件的界面設置通電時間間隔,斷電時間間隔,以及檢測的次數; 53:同時打開時間繼電器和開始運行測試軟件,測試軟件自動捕獲交換機在通電時輸出的內容,如果成功獲取到關鍵字,則判斷啟動成功,否則判斷啟動失敗,并且,計數以及累加成功或失敗的次數; 54:當一個周期檢測完畢,輸出成功和失敗的累加數目,并判斷是否達到檢測次數,如果沒有,繼續下一次循環檢測,如果達到,停止運行測試軟件以及計數。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包括采用時間繼電器為被測設備供給電源,并通過預先調試時間繼電器獲得通電時間間隔和斷電時間間隔,一個通電時間間隔和一個斷電時間間隔為一個周期;被測設備與計算機通過串口相連,在計算機上運行測試軟件檢測被測設備在供電的周期內啟動成功或失敗,從而得到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或失敗的次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自動化測試,中間不再占用人力,也不會出現人為誤差,工作效率高。文檔編號G01R31/00GK102854423SQ20121034579公開日2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設備啟動可靠性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驟,Step?1:采用時間繼電器為被測設備供給電源,并通過預先調試時間繼電器獲得通電時間間隔和斷電時間間隔,一個通電時間間隔和一個斷電時間間隔為一個周期;Step?2:被測設備與計算機通過串口相連,在計算機上運行測試軟件檢測被測設備在供電的周期內啟動成功或失敗,從而得到被測設備啟動成功或失敗的次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飛,曾祥龍,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