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提供了一種花式整經機(1),它具有一個與卷繞驅動器(3)連接的整經滾筒(2),至少一個能夠平行于整經滾筒(2)的軸線移動的導絲器(6),和固定在整經滾筒(2)上的多個分經棒(9)。希望確保所述花式整經機可靠地工作為此,為此設有傳感器裝置(11),它檢測分經棒(9)在整經滾筒(2)圓周上的位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花式整經機,具有一個與卷繞驅動器連接的整經滾筒、至少一個能夠平行于所述整經滾筒的軸線移動的導絲器和固定在所述整經滾筒上的多個分經棒。
技術介紹
這種類型的花式整經機用于生產被稱為試樣經紗或短經紗的產品。為此,轉動所述整經滾筒。所述導絲器(一般,同時出現多個導絲器)要么在所述整經滾筒圓周引導絲線,此時,它們一般退繞在傳輸帶上,要么在所述整經滾筒的前端引導絲線,此時,它們退繞在〃芯子〃上,也就是說,一種輔助傳輸裝置上,如果不需要形成所述試樣經紗的話。在生產經紗期間,也就是說在生產試樣經紗期間,一般必須形成被所謂分經或上漿分布。為此,提供了分經棒。卷繞在整經滾筒圓周上的絲線部分在所述分經棒徑向外側、 部分在其徑向內側引導。由于所述整經滾筒旋轉,所述分經棒必須隨所述整經滾筒一起旋轉。為此,它們固定在所述整經滾筒上或無論如何與所述整經滾筒固定連接,以便與它一起旋轉。存在若干將絲線相對所述分經棒定位的可能性。一種可能性包括在所述分經棒朝向所述末端側的末端設有所謂棘爪,在該末端輸入絲線。如果要在所述分經棒的徑向外側引導絲線,所述棘爪就伸開;否則,就收縮。另一種可能性包括利用所述導絲器,以便將相應的絲線引導過所述分經棒的尖端,如果絲線要退繞在所述分經棒下面的話,或者直接將絲線直接退繞在所述分經棒上。已知兩種情況下所述分經棒相對所述整經滾筒沿環形方向的位置都要盡可能地準確,以便所述棘爪的移動控制或所述導絲器的移動控制能夠以必要的精度控制,即使所述整經滾筒具有較高的旋轉速度。如果出現絲線斷裂(或具有類似后果的其他故障),所述整經滾筒就必須較快地制動。不過,所述分經棒和已經卷繞在所述整經滾筒上的經紗具有一定質量,這會妨礙快速制動。因此,在所述整經滾筒快速制動期間,可能出現所述分經棒離開其位置并且不再沿本身提供的角位置排列的情況。在重新啟動所述整經滾筒期間,這可能導致問題,因為所述絲線隨后不再能夠正確放置到所述分經棒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基于確保所述花式整經機可靠工作的目的。在前言部分提到的花式整經機上,這一目的是通過以下事實實現的提供了傳感器裝置,由它探測所述分經棒在整經滾筒圓周上的位置。因此,所述傳感器裝置確定每一種情況下所述分經棒沿那種角位置排列。因此,可以確定所述分經棒是否沿“正確的角位置”排列或所述分經棒是否業已離開它們提供的角位置。所述傳感器裝置優選分別確定每一個分經棒的位置,因為在故障期間所述分經棒不必以相同的方式位移。因此,所述傳感器裝置可以確定每一個分經棒相對所述整經滾筒的角位置。此時,優選的是所述傳感器裝置位于所述整經滾筒的末端的對面。因此,所述傳感器裝置還“面對”所述分經棒在整經期間暴露的末端,也就是說沒有被卷繞的絲線覆蓋的末端。這使得所述傳感器裝置便于探測所述分經棒并且離開它們的位置。作為替代或補充,可以將所述傳感器裝置設置在所述整經滾筒的圓周表面的對面。在這種情況下,所述傳感器裝置檢測所述分經棒形成絲線卷的位置。在兩種位置的組合情況下,所述傳感器裝置還可以“傾斜”面對所述分經棒。所述傳感器裝置優選沿所述整經滾筒的旋轉方向位置固定地設置。因此,只需要一個單一的傳感器裝置,來檢測所有分經棒在所述整經滾筒上的位置。這能確保信號加工的成本和費用較低。 所述傳感器裝置優選與報警裝置連接。因此,如果在制動期間所述傳感器裝置確定至少一個分經棒已經離開其額定位置(或出現其他故障),所述傳感器裝置能產生報警。例如,所述報警裝置可以生成聲音或視覺信號,其結果是,操作人員可以將相應的分經棒再次移動到正確位置。為此,可以將標記附加在,例如,所述整經滾筒上安裝所述分經棒的位置。在替代或附加改進中,可以將所述傳感器裝置與控制導絲器的運動的控制裝置連接,通過它可以將絲線卷繞到所述整經滾筒上。因此,所述導絲器可以采用角偏差并且以正確的角動量偏轉引導的絲線,并且將其放入所述分經棒。這樣就不再需要糾正分經棒的位置,或不需要太高的精度。這種改進的最重要的優點是,所述分經棒的角位置改變,還可能在操作期間,例如,在所述整經滾筒快速啟動期間產生。所述分經棒優選具有可以通過所述傳感器裝置檢測的標記。因此,這種類型的標記能夠以特別適合所述傳感器裝置的方式配置。因此,例如,可以將發光二極管或其他光源安裝在所述分經棒上,所述發光二極管或其他光源可通過光接收器較容易地探測。所述標記還可以具有適合所述傳感器裝置發出的信號的特殊的反射特征。這樣,所述傳感器裝置可以具有較簡單的設計,因為它不再必須檢測所述分經棒本身,相反,僅限于檢測所述標記。所述傳感器裝置優選被設計成主動傳感器裝置。因此,所述傳感器裝置具有,例如,發射器和接收器。所述發射器發射能夠通過所述分經棒或與其連接的元件反射的信號,其結果是所述接收器能夠檢測到該信號。在很多場合下,主動傳感器裝置可能具有相對靈敏的構造,其結果是能夠以較大的精度檢測所述分經棒的位置。所述傳感器裝置優選具有光源或超聲波源。例如,所述光源可設置為激光源。無接觸測定所述分經棒整經滾筒圓周上的位置可以通過這種類型的信號源實現。作為替代或補充,所述傳感器裝置可以具有圖像生成裝置。例如,這種類型的圖像生成裝置可以具有照相機,它能在一定的時間點產生所述整經滾筒末端的細節的圖像。然后,可以在這種類型的圖像上確定所述分經棒是否在所述額定位置或它是否改不了其位置。在后一種情況下,還可以確定改變的程度。所述傳感器裝置優選檢測絲線在所述整經滾筒上的卷取厚度。所述傳感器裝置還可用于報告在所述整經滾筒上形成的絲線卷的構造。例如,如果能夠檢測現有的卷取厚度,就能夠以如下方式控制絲線的推進,在所形成的絲線卷末端上形成理想的錐角。因此,可以實現類似于分條整經的作業。同樣優選的是,如果所述傳感器裝置與傳動裝置連接,通過它至少一個分經棒可以相對所述整經滾筒的軸線徑向位移。這樣所述分經棒的位置能夠較精確地適應最大卷取厚度。首先,這確保了有足夠的空間可用于所述分經棒的徑向下部,用于容納所述絲線卷本身。其次,所述分經棒可以安裝在相對靠近所述卷外周的地方,其結果是浪費較少的絲線材料,并且不會由過大的自由拉伸的絲線引導至所述分經棒上。所述分經棒優選通過徑向支撐臂在多個軸向位置上與所述整經滾筒連接,其中,分經棒和支撐臂之間的連接是可釋放的,并且所述支撐臂可以從所述分經棒處離開。所述絲線卷繞在所述整經滾筒外周的末端部分。他們借助于傳輸帶或其他活動輸送表面平行于所述整經滾筒的軸線離開末端。因此,在所述末端形成來用于新卷繞絲線的空間。重復這一過程,直至到達所希望的經紗寬度。由于所述分經棒必須適應所有可能的經紗寬度,原則上,它們在所述整經滾筒的軸向長度上必須是連續的。因此,還適合在整經作業開始時沿徑向方向將它們固定在所述整經滾筒的整個長度上。如果所述經紗隨后 達到一定寬度,所述分經棒和整經滾筒之間的靠近所述末端的連接被解除,并且所述支撐臂徑向向內移動,其結果是它不再處于所述經紗進一步推進的路徑上。此時,所述分經棒通過所述經紗克服離心力沿徑向方向固定。附圖說明在以下說明中,將結合附圖通過一個優選的典型實施方案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說明,其中 單一的附圖表示花式整經機的透視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花式整經機I具有與示意性示出的卷繞驅動器3連接的整經滾筒2。在卷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花式整經機(1),具有一個與卷繞驅動器(3)連接的整經滾筒(2),至少一個能夠平行于整經滾筒(2)的軸線運動的導絲器(6),和多個固定在整經滾筒(2)上的分經棒(9),其特征在于提供了傳感器裝置(11),它檢測分經棒(9)在整經滾筒(2)圓周上的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M富爾,
申請(專利權)人:卡爾邁爾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