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樺褐孔菌干紅葡萄酒的制作,屬于葡萄酒釀造加工技術范疇。其方案就是將樺褐孔菌按比例浸泡于干紅葡萄原酒中,取其浸出液,再按比例與陳釀干紅葡萄酒勾兌,精制而成。所述藥酒包括:樺褐孔菌以及配制用的干紅葡萄酒。其中,樺褐孔菌的用量為100mg~3000mg/L。本發明專利技術具備了以下效果:1、擴展并增強了干紅葡萄酒的保健功能。2、保留并豐富了干紅葡萄酒特有的風味。3、延長了干紅葡萄酒保質期以及開瓶后的存放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樺褐孔菌干紅葡萄酒的制作,屬于葡萄酒釀造加工技術范疇。。
技術介紹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飲料之一,據考證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也有兩千多年的漫長史,它是以野生或人工培育的葡萄作為生產原料,經過酵母發酵、陳釀而成的低度飲料酒。由于其獨特的工藝,使得葡萄之中的大部分營養素得以保存,它們與發酵過程中產生的諸多物質相互融合、調和,從而構成了葡萄酒獨特的風味及較高的營養價值。其中所含成分有的是來自于原葡萄果粒中,如糖分、酒石酸、蘋果酸、花色素、單寧、礦物質 等,也有一些則來自于發酵與貯藏過程中,如乙醇、甘油、醋類等。葡萄酒中不僅具有人體生長發育所需的原料物質、產能物質,而且還含有調節人體生理機能的功能性物質,并具有抗 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防治腫瘤以及延緩老年癡呆等功效。葡萄酒的功效主要歸因于其中的多酚類物質,它們廣泛存在于葡萄籽、葡萄皮中,通過浸潰作用而進入葡萄汁。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功效,它們通過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減少過氧化損傷從而有效的延緩白內障等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多酚類物質可使動脈血管舒張程度增高、抑制心肌平滑肌細胞的增殖、降低血管內皮細胞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內皮粘附、減少低密度脂蛋白的過氧化、增加纖溶,減少血栓形成等來發揮心血管保護功能。此外,它們還具有抗癌、抑菌、抗炎等功效。多酚類物質中的白藜蘆醇(Resveratrol)是植物生長過程中對真菌侵染產生一種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它具有抗腫瘤活性,在腫瘤的起始、促進和發展三個階段均有抑制作用。多酹類物質中的花色苷(Anthocyanins)是葡萄酒的主要呈色物質,它具有促進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增殖、抗腫瘤血管生成、抗氧化、預防DNA斷裂及抗胰島素抵抗等功效(王允祥論葡萄酒的風味與營養價值,中國釀造,1988,(2) :8-10)(網絡出版時間:2012-05-28 08:37,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 cnki. net/kcms/detail/11. 1759. TS.20120528. 0837. 014. html)。雖然葡萄酒中的上述多種物質對人體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但是含量低微,不得不令人嘆息為“雖好卻少! ”。這也就是葡萄酒必須長期飲用才能獲得保健效果的原因所在,而過多的飲酒又會帶來對機體臟器尤其是肝臟的損傷。樺褐孔菌屬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非褐菌目多孔菌科褐臥孔菌屬。生于白樺、銀樺、榆樹、赤楊等活立木的樹皮下或砍伐后樹木的枯干上,其菌核可以在砍伐后的枯干上生存達6年之久。外表面呈黑色,像碳一般的硬度,內部呈黃褐色或茶褐色;是生長在寒帶的木腐菌。主要分布于俄羅斯北部、芬蘭、波蘭、中國黑龍江、吉林長白山、日本北海道等北緯40 50°的寒冷地區。16 17世紀以來,東歐、俄羅斯、波蘭、芬蘭等民間廣泛利用樺褐孔菌來防治各種疑難雜癥,如各種癌癥、心臟病、糖尿病等。俄羅斯北部人一直把它奉為上帝賜給苦難人類的一種神奇的禮物;日本的研究人員高度評價它為一種“萬能藥”;美國則把它列入“特殊的天然物質”,作為宇宙人的未來飲品。最早研究樺褐孔菌是在波蘭和俄羅斯,主要集中在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兩個方面。我國從1992年開始研究樺褐孔菌,日本1993年、韓國1995年開始研究。近年來,對于它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已經日益引起國內外研究人員的高度重視。近年來的研究證實樺褐孔菌的化學成分顯著不同于其他的多孔真菌。尤其是樺褐孔菌的灰分含量比其他菌高2 3倍,氮和纖維素含量少4 12倍。灰分含量為12% 15%,占主導地位的元素為鉀(50%)、鈉(9% 13%)和鎂(12%),另外還包括鈣、硅、鐵、鋅、銅、鋁、磷、硫。統計顯示,樺褐孔菌中氧含量大約為40% 45%,這就暗示樺褐孔菌中含氧化合物占主導地位。樺褐孔菌中含有15種氨基酸,主要有氨基乙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絲氨酸、蘇氨酸等;含有類黃酮(黃酮、黃烷醇、兒茶酚和花色糖苷)、三萜、類固醇、耐酸性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多糖和一些有機酸。數據顯示黃酮和單寧含量達15%。綜合國內外的文獻報道,目前樺褐孔菌的化學組成主要有羊毛脂烷型三萜類化 合物、木質素類、黑色素類、多酚類、生物堿類、單寧化合物、葉酸衍生物以及芳香的香草酸、丁香酸和Y-羥基苯甲酸等。其生物活性即藥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表現在抗腫瘤、抗氧化、降血糖、增強免疫力、抗艾滋病毒、抗突變、抗炎、降血脂等方面。樺褐孔菌在民間的廣泛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對樺褐孔菌的研究大致可分為20世紀60年代、20世紀80年代和21世紀3個階段。以往人們只是對其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進行探索性的研究,近十幾年來,在世界范圍內又掀起了對樺褐孔菌深入研究的熱潮。除了研究樺褐孔菌生物活性物質的提取分離及其功效以外,還重點關注了樺褐孔菌食品和保健品方面的開發。到目前為止,樺褐孔菌已經作為多種食品的輔助品,或是顏色深的食用色素原料,以及茶劑、面條制品、酸奶、保健飲料、膠囊以及針劑等產品也相繼問世(張麗雅等,樺褐孔菌的生物活性研究及應用現狀,食品科技,2008,7 ;125 - 127)。樺褐孔菌是一種藥用真菌,是21世紀的保健功能性食品,長期的動物實驗及臨床實驗表明食用樺褐孔菌無任何毒副作用。褐孔菌多糖作為天然食品添加劑應用于食品的加工與保鮮,不但對人體健康無害,同時不破壞食品的風味及營養成分。樺褐孔菌多糖對細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如對食品中8種常見菌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為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釀酒酵母>根霉> 曲霉,在相同時間內,樺褐孔菌多糖濃度越高,抑菌率越高,同一濃度的樺褐孔菌多糖溶液作用時間越長,抑菌率越高。另外,樺褐孔菌多糖保鮮液處理能夠延長蘋果的保藏期,樺褐孔菌多糖保鮮液處理的樣品,其菌落總數的數量級在保鮮期間均小于105,未發生腐爛現象(樊振江等,樺褐孔菌多糖食品特性研究及應用,國家科技成果數據庫2006-06 2011-0學科分類號550. 20)。我國學者近年發現樺褐孔菌多糖不但具有抑制肝癌細胞的作用,同時樺褐孔菌的乙醇提取物對急性肝損傷小鼠的肝臟起到保護作用(吳艷玲等,樺褐孔菌的乙醇提取物對急性肝損傷小鼠的肝臟的保護作用,延邊大學醫學學報,2008,31(1) 25 - 27)。綜上所述,一個是具有保肝作用的天然保健藥用菌;一個是營養豐富的葡萄酒,幾個世紀的生活和臨床實踐,卻沒有人將二者相互結合,互相補充,利用樺褐孔菌的豐富的天然成份將其制作成干紅葡萄酒,以供人們享用健康利好。截至目前,尚未見相關文獻報道和技術方案公布,令人遺憾。而詹躍勇等提供的201010588934. 3涉及了用樺褐孔菌浸泡于發酵酒(白酒+水)中制作保健酒。其中樺褐孔菌用量僅為0. 5-1. 5份;紅棗23-30份;當歸5-15份;山藥5-15份;白糖15-22份。這樣自然不可能制作出保有原風味的美味干紅葡萄酒來的。即便作為樺褐孔菌保健酒,僅從用量就明顯可以看出發揮保健作用的其實是其它幾味中藥。另外,其舉例4說明能夠“使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標恢復正?!?,結合其白糖用量占15-22%考慮,尚需深入商榷。因此,本申請的專利技術點在于利用樺褐孔菌本身自然的棕色無味特點,提供一套非常簡便易行的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樺褐孔菌干紅葡萄酒的制作,其特征在于,所述藥酒包括:樺褐孔菌以及配制用的酒劑;其中,樺褐孔菌為100mg~3000mg/L。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鎏楨,吳昊,
申請(專利權)人:吳鎏楨,吳昊,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