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穩定性好且升降高度高的六柱式鋁合金平臺。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包括:行走底盤,設置有電機、液壓站、液壓控制單元及電機控制箱;四組伸縮式桅柱,設置在底盤四周;第一剛性支架,設置在四組伸縮式桅柱的頂部一節桅柱上;二組伸縮式桅柱,設置第一剛性支架前后兩個表面;第二剛性支架,設置在二組伸縮式桅柱的頂部一節桅柱上;和作業平臺,設置在第二剛性支架上方;四組伸縮式桅柱及二組伸縮式桅柱的每組伸縮桅柱上均設置有一組桅柱升降傳動機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鋁合金平臺
,具體涉及一種六柱式鋁合金平臺。
技術介紹
現有的用于高空作業的升降平臺中鋁合金平臺有單桅柱鋁合金平臺、雙桅柱鋁合金平臺和四桅柱鋁合金平臺。其中單桅柱鋁合金平臺升起后呈懸臂狀,穩定性較差。雙桅柱鋁合金平臺高空平臺穩定性比單桅柱有所提高,但不是十分理想。四桅柱結構鋁合金平臺穩定性好,但是升降高度最大為16m,很難滿足更高升降高度的高空作業要求,且平臺空間有限導致作業的范圍受到很大限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穩定性好且升降高度高的六柱式鋁合金平臺。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包括行走底盤,設置有電機、液壓站、液壓控制單元及電機控制箱;四組伸縮式桅柱,設置在底盤四周;第一剛性支架,設置在四組伸縮式桅柱的頂部一節桅柱上;二組伸縮式桅柱,設置第一剛性支架前后兩個表面;第二剛性支架,設置在二組伸縮式桅柱的頂部一節桅柱上;和作業平臺,設置在第二剛性支架上方;四組伸縮式桅柱及二組伸縮式桅柱的每組伸縮桅柱上均設置有一組桅柱升降傳動機構。進一步地,作業平臺側面設置有可伸縮平臺,作業平臺與可伸縮平臺通過滑槽導軌結構連接為一體。進一步地,作業平臺兩側設置有外護欄,可伸縮平臺兩側設置有內護欄,且內護欄位于外護欄的內側。進一步地,四組伸縮式桅柱的側面設置有爬梯。進一步地,行走底盤為矩形框架結構,矩形框架結構下方設有多個移動輪。進一步地,矩形框架結構四周設置有防傾支腿和調平支腿。該專利技術有益效果 設置有四組伸縮式桅柱,結構合理、穩定性好;四組伸縮式桅柱上方還設置有兩組伸縮式桅柱,升降高度可達30米,滿足了更高升降高度的高空作業要求。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主視示意圖。圖中I、作業平臺,2、外護欄,3、內護欄,4、可伸縮平臺,5、第二剛性支架,6、二組伸縮式桅柱,7、第一剛性支架,8、四組伸縮式桅柱,9、液壓控制單元,10、液壓站,11、爬梯,12、電機,13、電機控制箱,14、行走底盤,15、防傾支腿,16、調平支腿,17、移動輪。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下述說明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參照說明書附圖1、2,一種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包括行走底盤14、四組伸縮式桅柱8、第一剛性支架7、二組伸縮式桅柱6、第二剛性支架5和作業平臺I ;行走底盤14上設置有電機12、液壓站10、液壓控制單元9及電機控制箱13 ;四組伸縮式桅柱8設置在底盤四周;第一剛性支架7設置在四組伸縮式桅柱8的頂部一節桅柱上;二組伸縮式桅柱6設置第一剛性支架7前后兩個表面;二剛性支架設置在二組伸縮式桅柱6的頂部一節桅柱上;作業平臺I設置在第二剛性支架5上方。四組伸縮式桅柱8及二組伸縮式桅柱6的每組伸縮桅柱上均設置有一組桅柱升降傳動機構,所述桅柱升降傳動機構是采用現有鋁合金平臺的伸縮結構。 作業平臺I側面設置有可伸縮平臺4,作業平臺I與可伸縮平臺4通過滑槽導軌結構連接為一體,采用此種結構可以擴大工作平臺的工作范圍。為了提高作業平臺的安全性能,作業平臺I兩側設置有外護欄2,可伸縮平臺4兩側設置有內護欄3,且內護欄3位于外護欄2的內側。考慮到操作方便,四組伸縮式桅柱8的側面設置有爬梯1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行走底盤14為矩形框架結構,矩形框架結構下方設有多個移動輪17,矩形框架結構四周設置有防傾支腿15和調平支腿16,當然也可以采用自動控制的行走底盤。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當六柱式鋁合金平臺上升時,通過操縱電機控制箱13上的按鈕,使液壓站10工作,產生壓力油,通過液壓控制單元9控制四組伸縮式桅柱8帶動負載、二組伸縮式桅柱6和作業平臺I 一起升,當四組伸縮式桅柱8升到最高時,二組伸縮式桅柱6再帶動負載及作業平臺I升;下降也是一樣;作業平臺I工作時,可根據工作范圍及需要,使可伸縮平臺4伸縮。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所屬領域人員應當能夠參照本專利技術的具體方式進行修改或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上述改動或等同替換應該屬于本專利技術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中。權利要求1.一種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底盤,設置有電機、液壓站、液壓控制單元及電機控制箱; 四組伸縮式桅柱,設置在底盤四周; 第一剛性支架,設置在四組伸縮式桅柱的頂部一節桅柱上; 二組伸縮式桅柱,設置第一剛性支架前后兩個表面; 第二剛性支架,設置在二組伸縮式桅柱的頂部一節桅柱上;和 作業平臺,設置在第二剛性支架上方; 四組伸縮式桅柱及二組伸縮式桅柱的每組伸縮桅柱上均設置有一組桅柱升降傳動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其特征在于作業平臺側面設置有可伸縮平臺,作業平臺與可伸縮平臺通過滑槽導軌結構連接為一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其特征在于作業平臺兩側設置有外護欄,可伸縮平臺兩側設置有內護欄,且內護欄位于外護欄的內側。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其特征在于四組伸縮式桅柱的側面設置有爬梯。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其特征在于行走底盤為矩形框架結構,矩形框架結構下方設有多個移動輪。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其特征在于矩形框架結構四周設置有防傾支腿和調平支腿。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穩定性好且升降高度高的六柱式鋁合金平臺。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包括行走底盤,設置有電機、液壓站、液壓控制單元及電機控制箱;四組伸縮式桅柱,設置在底盤四周;第一剛性支架,設置在四組伸縮式桅柱的頂部一節桅柱上;二組伸縮式桅柱,設置第一剛性支架前后兩個表面;第二剛性支架,設置在二組伸縮式桅柱的頂部一節桅柱上;和作業平臺,設置在第二剛性支架上方;四組伸縮式桅柱及二組伸縮式桅柱的每組伸縮桅柱上均設置有一組桅柱升降傳動機構。文檔編號B66F11/00GK102849658SQ20121036311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專利技術者羅殿華 申請人:濟南華北升降平臺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六柱式鋁合金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底盤,設置有電機、液壓站、液壓控制單元及電機控制箱;?四組伸縮式桅柱,設置在底盤四周;?第一剛性支架,設置在四組伸縮式桅柱的頂部一節桅柱上;?二組伸縮式桅柱,設置第一剛性支架前后兩個表面;第二剛性支架,設置在二組伸縮式桅柱的頂部一節桅柱上;和作業平臺,設置在第二剛性支架上方;四組伸縮式桅柱及二組伸縮式桅柱的每組伸縮桅柱上均設置有一組桅柱升降傳動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殿華,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華北升降平臺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