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動、定滑輪轉換的組合式滑輪組,包括固定裝置、定滑輪裝置、動滑輪裝置和繩端固定裝置,所述定滑輪裝置可通過固定軸孔和固定軸連接在固定裝置上,形成定滑輪組;亦可定滑輪裝置與動滑輪架上部的V型槽相配合,形成動滑輪組;所述繩端固定裝置包括鋼絲繩接頭和銷軸,銷軸連接鋼絲繩接頭與固定裝置或者動滑輪裝置;所述定滑輪裝置中的定滑輪裝置單元可以部分與固定裝置連接,其余部分與動滑輪裝置連接,不同的組合形成不同的倍率組合。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方便地將滑輪組在動滑輪組和定滑輪組之間轉換,而且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還可以實現倍率的變化,節省工時,方便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起重機械用滑輪組,尤其涉及一種可動、定滑輪轉換及倍率變換的滑輪組。
技術介紹
目前起重機械中定滑輪多為固定形式,不能實現自 由拆裝。變換倍率時,拆除的定滑輪不能與設備快速相連,導致工況更改時,就要反復安裝和拆除定滑輪,操作工序繁多,費工費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傳統滑輪組中定滑輪安裝和拆除工序復雜、費工費時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定滑輪與動滑輪可連接一體的組合滑輪裝置。為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動、定滑輪轉換的組合式滑輪組,包括固定裝置、定滑輪裝置、動滑輪裝置和繩端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架和固定軸,固定架下端設有軸孔,固定軸通過軸孔可固定在固定架上,其兩端使用止軸板鎖緊。所述定滑輪裝置包括定滑輪架、定滑輪軸和定滑輪,所述定滑輪架為兩片對稱板件,上方設有固定軸孔,下方設有定滑輪軸孔,定滑輪通過定滑輪軸固定在定滑輪架上,定滑輪軸的兩端使用止軸板鎖緊。所述動滑輪裝置包括動滑輪架、動滑輪、動滑輪軸,所述動滑輪架由沿水平面形成α角的動滑輪上架和動滑輪下架組成,所述動滑輪上架設有成對的“V”字形半圓孔槽,所述動滑輪下架設有動滑輪軸孔,動滑輪通過定滑輪軸固定在動滑輪下架上。所述定滑輪裝置可通過固定軸孔和固定軸連接在固定裝置上,形成定滑輪組;亦可定滑輪裝置與動滑輪架上部的V型槽相配合,形成動滑輪組。所述繩端固定裝置包括鋼絲繩接頭和銷軸,銷軸連接鋼絲繩接頭與固定裝置或者動滑輪裝置。所述固定裝置還包括銅套,所述銅套套在固定軸上。 所述定滑輪裝置還包括定位桿和擋繩桿,所述定位桿上設有凸臺,兩端設有螺紋,通過螺母鎖緊在定滑輪上方的定滑輪架上,所述擋繩桿設于定滑輪兩側的定滑輪架上。所述動滑輪架上部和動滑輪架下部沿水平面形成的α角為10°,動滑輪架上部和動滑輪架下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動滑輪裝置還包括擋繩裝置,該擋繩裝置通過螺母固定在動滑輪下架上。所述動滑輪上架對稱設置有防止定滑輪轉動后帶動定滑輪架旋轉的加勁肋。所述固定裝置、定滑輪裝置和動滑輪裝置均由4個定滑輪裝置單元組成。所述定滑輪裝置中的定滑輪裝置單元可以部分與固定裝置連接,其余部分與動滑輪裝置連接,不同的組合形成不同的倍率組合。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可以方便地將滑輪組在動滑輪組和定滑輪組之間轉換,而且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還可以實現倍率的變化,節省工時,方便操作。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固定裝置結構示意 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定滑輪裝置結構示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動滑輪裝置結構示意 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動滑輪架的結構示意俯視圖; 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固定裝置與定滑輪裝置組合示意 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定滑輪裝置與動滑輪裝置組合示意 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單倍率使用示意圖。圖中7固定裝置、2定滑輪裝置、3動滑輪裝置、6繩端固定裝置、7-1固定架、7_2銅套、7-3止軸板、7-4固定軸、2-1定滑輪、2-2定滑輪架、2_3定滑輪軸、2_5擋繩桿、2_6定位桿、3-1動滑輪、3-2動滑輪軸、3-3動滑輪上架、3-4動滑輪下架、3_5擋繩裝置、3_6螺栓。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具體描述。圖I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動、定滑輪轉換的組合式滑輪組,包括固定裝置7、定滑輪裝置2、動滑輪裝置3和繩端固定裝置6。所述繩端固定裝置6包括鋼絲繩接頭和銷軸,銷軸用來連接鋼絲繩接頭和固定裝置7,或者連接鋼絲繩接頭和動滑輪裝置2。圖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所述固定裝置7包括固定架7-1、固定軸7-4、銅套7_2和止軸板7_3。固定架7-1下端設有軸孔,固定軸7-4通過軸孔可固定在固定架7-1上,其兩端使用止軸板7-3鎖緊,防止固定軸7-4的軸向竄動。固定軸7-4用來固定和連接定滑輪裝置3。銅套7-2套在固定軸7-4上,銅套7_2外側連接定滑輪裝置3,當定滑輪裝置3繞固定軸7-4擺動后,銅套7-2可以減少二者之間的磨損。圖3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定滑輪裝置結構示意圖。所述定滑輪裝置2包括定滑輪2-1、定滑輪架2-2、定滑輪軸2_3、定位桿2_6和擋繩桿2-5。所述定滑輪架2-2為兩片對稱板件,上方設有固定軸孔,下方設有定滑輪軸孔,定滑輪2-1通過定滑輪軸2-3固定在定滑輪架2-2的下部,定滑輪軸2-3的兩端使用止軸板鎖緊。所述定位桿2-6上設有凸臺,兩端設有螺紋,通過螺母鎖緊在定滑輪2-1上方的定滑輪架2-2上。所述擋繩桿2-5設于定滑輪2-1兩側的定滑輪架2-2上,防止鋼絲繩跳出滑輪繩槽,具有擋繩和固定定滑輪架2-2的雙重作用。本裝置共有四件定滑輪裝置單元。圖4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動滑輪裝置結構示意圖。圖5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動滑輪架的結構示意俯視圖。所述動滑輪裝置3包括動滑輪架、動滑輪2-1、動滑輪軸3-2和擋繩裝置3_5。所述動滑輪架由兩部分組成,動滑輪上架3-3和動滑輪下架3-4。 所述動滑輪上架3-3和動滑輪下架3-4沿水平面形成的α角為10°,以保證鋼絲繩繞入繞出滑輪繩槽的角度滿足規范和使用要求(如圖5所示)。動滑輪上架3-3和動滑輪下架3-4通過螺栓3-6連接固定。所述動滑輪上架3-3設有成對的“V”字形半圓孔槽,可以引導定滑輪裝置2方便進入槽孔,與定滑輪軸3-2相配合,起到支撐定滑輪裝置2的作用。所述動滑輪上架3-3對稱設置有加勁肋,防止定滑輪2-1轉動后帶動定滑輪架2-2旋轉。所述動滑輪下架3-4設有動滑輪軸孔,動滑輪3-1通過定滑輪軸3-2固定在動滑輪下架3-4上。所述擋繩裝置3-5通過螺母固定在動滑輪下架3-4上。圖6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固定裝置與定滑輪裝置組合示意圖。所述定滑輪裝置2可通過固定軸孔和固定軸7-1連接在固定裝置7上,形成定滑輪組。圖7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定滑輪裝置與動滑輪裝置組合示意圖。所述定滑輪裝置2與動滑輪上架3-3的V型槽相配合,形成動滑輪組。圖8所不為本專利技術的單倍率使用不意圖。所述定滑輪裝置2由4個定滑輪裝置單元組成。所述定滑輪裝置2中的定滑輪裝置單元可以部分與固定裝置7連接,其余部分與動滑輪裝置3連接,定滑輪裝置單元在固定裝置7和動滑輪裝置3之間轉換后,就能夠實現滑輪組的倍率變換。本專利技術的動滑輪3-1比定滑輪2-1的直徑要大,以避免運動時相互干涉。本專利技術可以方便地將滑輪組在動滑輪組和定滑輪組之間轉換,而且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還可以實現倍率的變化,節省工時,方便操作。本專利技術上述實施方案,只是舉例說明,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或等同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專利技術包圍。權利要求1.一種動、定滑輪轉換的組合式滑輪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裝置(7)、定滑輪裝置(2 )、動滑輪裝置(3 )和繩端鎖定裝置(6 ); 所述固定裝置(7)包括固定架(7-1)和固定軸(7-4),固定架(7-1)下端設有軸孔,固定軸(7-4)通過軸孔可固定在固定架(7-1)上,其兩端使用止軸板(7-3)鎖緊; 所述定滑輪裝置(2 )包括定滑輪架(2-2 )、定滑輪軸(2-3 )和定滑輪(2-1),所述定滑輪架(2-2)為兩片對稱板件,上方設有固定軸孔,下方設有定滑輪軸孔,定滑輪(2-1)通過定滑輪軸(2-3)固定在定滑輪架(2-2)上,定滑輪軸(2-3)的兩端使用止軸板鎖緊; 所述動滑輪裝置(3)包括動滑輪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動、定滑輪轉換的組合式滑輪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裝置(7)、定滑輪裝置(2)、動滑輪裝置(3)和繩端鎖定裝置(6);所述固定裝置(7)包括固定架(7?1)和固定軸(7?4),固定架(7?1)下端設有軸孔,固定軸(7?4)通過軸孔可固定在固定架(7?1)上,其兩端使用止軸板(7?3)鎖緊;?所述定滑輪裝置(2)包括定滑輪架(2?2)、定滑輪軸(2?3)和定滑輪(2?1),所述定滑輪架(2?2)為兩片對稱板件,上方設有固定軸孔,下方設有定滑輪軸孔,定滑輪(2?1)通過定滑輪軸(2?3)固定在定滑輪架(2?2)上,定滑輪軸(2?3)的兩端使用止軸板鎖緊;所述動滑輪裝置(3)包括動滑輪架、動滑輪(3?1)、動滑輪軸(3?2),所述動滑輪架由沿水平面形成α角的動滑輪上架(3?3)和動滑輪下架(3?4)組成,所述動滑輪架上(3?3)設有成對的“V”字形半圓孔槽,所述動滑輪下架(3?4)設有動滑輪軸孔,動滑輪(3?1)通過定滑輪軸(3?2)固定在動滑輪下架(3?4)上;所述定滑輪裝置(2)可通過固定軸孔和固定軸(7?1)連接在固定裝置(7)上,形成定滑輪組;亦可定滑輪裝置(2)與動滑輪上架(3?3)的V型槽相配合,形成動滑輪組。...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鵬舉,韋清,李艷,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豐匯設備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