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二極管插裝設備,具體的說涉及二極管在自動化裝配過程中提供簡便、快速識別二極管的極性并矯正位置的裝置。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二極管插裝過程中極性的識別及位置矯正排序設備。一種二極管插裝過程中極性的識別及位置矯正排序設備,包括機械部分和電路部分,上述機械部分包括振動盤、導向槽、工作臺、電機固定板、第一、二夾板、由步進電機驅動的轉動平臺和步進電機,上述電路部分包括保護電阻、5V電源、24V電源、電機控制器和連接導線,上述第一、二觸點塊分別引出二根導線,一根導線通過保護電阻連接到5V電源,再接到控制器一端,另一根導線直接連接到控制器另一端,上述步進電機與控制器、24V電源電連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二極管插裝設備,具體的說涉及二極管在自動化裝配過程中提供簡便、快速識別二極管的極性并矯正位置的裝置。
技術介紹
二極管在工業應用中非常廣泛,外形各異的二極管對實現自動化裝配有很大的要求,大多數情況下二極管的焊接、裝配都是人工完 成的。已有的專利文獻極性的智能識別裝置CN 201464589U、二極管安裝極性測試工裝CN 201654181 U,上述文獻對二極管極性的檢查完后不能應用到二極管的自動化裝配線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要技術一種二極管插裝過程中極性的識別及位置矯正排序設備。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二極管插裝過程中極性的識別及位置矯正排序設備,包括機械部分和電路部分,上述機械部分包括振動盤、導向槽、工作臺、電機固定板、第一、二夾板、由步進電機驅動的轉動平臺和步進電機,上述振動盤與工作臺通過導向槽連接,電機固定板位于工作臺下方,上述第一、二夾板固定在轉動平臺上,第一、二夾板和轉動平臺之間設有用來與二極管的兩個引腳接觸的第一、二觸點塊;上述電路部分包括保護電阻、5V電源、24V電源、電機控制器和連接導線,上述第一、二觸點塊分別引出二根導線,一根導線通過保護電阻連接到5V電源,再接到控制器一端,另一根導線直接連接到控制器另一端,上述步進電機與控制器、24V電源電連接。上述第一、二夾板、轉動平臺均用選用絕緣材料制作,第一、二觸點塊采用導電材料。本技術的有點是提供的識別及位置矯正裝置,能夠實現二極管插裝的在線自動化作業;而且本技術裝置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制造成本低。附圖說明附圖I為二極管外觀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裝置示意圖。附圖3為控制電路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見圖I、圖2和圖3,本技術一種二極管插裝過程中極性的識別及位置矯正排序設備具有機械部分和電路部分。包括振動盤I、導向槽2、二極管3、工作臺4、電機固定板5、第一、二夾板6、6'、第一、二觸點塊7、7'、螺栓8、轉動平臺9、步進電機10、緊定螺釘11、保護電阻12、5V電源14、24V電源15、電機控制器16以及若干導線。上述振動盤I與工作臺4由導向槽2連接,第一、二夾板6、6'、第一、二觸點塊7、7'與轉動平臺9用螺栓8連接,步進電機10用螺栓固定在電機固定板5,通過螺栓8分別從第一、二觸點塊引出二根導線,一根導線連接保護電阻12然后連接5V電源14,再接到控制器16,另一根導線直接連接到控制器16中,上述步進電機同時與控制器和24V電源連接,形成控制回路。本技術裝置工作時,首先啟動振動盤1,二極管3會沿著導向槽2滑移到工作臺4上,并由第一、二夾板6W夾持,此時二級管3的兩個引腳分別與第一、二觸點塊7、T相接觸,通過螺栓8、導線將二極管引腳的電信號傳輸到控制器16中,如果檢測到該二極管3與插裝工位的位置不一致時,控制器16將信號傳遞給步進電機10,步進電機10由24V電源驅動旋轉180°,由此該待測中的二極管轉動180°,并在振動盤依次振出的后面二極管推動下,離開工作臺4 ;此時下一個二極管正好進入轉動平臺9上第一、二夾板之間,以進行下一個二級管的檢測矯正。若上述二極管經檢測其插裝工位正確,則控制器不將轉動信號傳給步進電機10,該二極管直接進入下一個工序,等待插裝。顯然,本技術的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技術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技術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容易的做出其它形式上的變化或者替代,而這些改變或者替代也將包含在本技術確定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二極管插裝過程中極性的識別及位置矯正排序設備,包括機械部分和電路部分,其特征在于上述機械部分包括振動盤(I)、導向槽(2)、工作臺(4)、電機固定板(5)、第一、二夾板出、6')、由步進電機驅動的轉動平臺(9)和步進電機(10),上述振動盤與工作臺通過導向槽連接,電機固定板位于工作臺下方,上述第一、二夾板固定在轉動平臺上,第一、二夾板和轉動平臺之間設有用來與二極管(3)的兩個引腳接觸的第一、二觸點塊(7、V );上述電路部分包括保護電阻(12)、5V電源(14)、24V電源(15)、電機控制器(16)和連接導線,上述第一、二觸點塊分別引出二根導線,一根導線通過保護電阻連接到5V電源,再接到控制器一端,另一根導線直接連接到控制器另一端,上述步進電機與控制器(16)、24V電源電連接。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二極管插裝過程中極性的識別及位置矯正排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二夾板出、6')、轉動平臺(9)均用選用絕緣材料制作,第一、二觸點塊(j、r )采用導電材料。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二極管插裝設備,具體的說涉及二極管在自動化裝配過程中提供簡便、快速識別二極管的極性并矯正位置的裝置。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二極管插裝過程中極性的識別及位置矯正排序設備。一種二極管插裝過程中極性的識別及位置矯正排序設備,包括機械部分和電路部分,上述機械部分包括振動盤、導向槽、工作臺、電機固定板、第一、二夾板、由步進電機驅動的轉動平臺和步進電機,上述電路部分包括保護電阻、5V電源、24V電源、電機控制器和連接導線,上述第一、二觸點塊分別引出二根導線,一根導線通過保護電阻連接到5V電源,再接到控制器一端,另一根導線直接連接到控制器另一端,上述步進電機與控制器、24V電源電連接。文檔編號H01L21/50GK202633242SQ20122015700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專利技術者趙海彬, 李露, 趙賢相, 馮寶林, 張麗華, 章小建 申請人:常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二極管插裝過程中極性的識別及位置矯正排序設備,包括機械部分和電路部分,其特征在于:上述機械部分包括振動盤(1)、導向槽(2)、工作臺(4)、電機固定板(5)、第一、二夾板(6、6′)、由步進電機驅動的轉動平臺(9)和步進電機(10),上述振動盤與工作臺通過導向槽連接,電機固定板位于工作臺下方,上述第一、二夾板固定在轉動平臺上,第一、二夾板和轉動平臺之間設有用來與二極管(3)的兩個引腳接觸的第一、二觸點塊(7、7′);上述電路部分包括保護電阻(12)、5V電源(14)、24V電源(15)、電機控制器(16)和連接導線,上述第一、二觸點塊分別引出二根導線,一根導線通過保護電阻連接到5V電源,再接到控制器一端,另一根導線直接連接到控制器另一端,上述步進電機與控制器(16)、24V電源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海彬,李露,趙賢相,馮寶林,張麗華,章小建,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