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電路領域,提供了一種待機功率控制電路及電子設備,所述電路包括:電容;與所述電容連接,對所述電容充電的降壓轉換器;與所述降壓轉換器連接,向所述降壓轉換器輸出直流電的AC-DC適配器;與所述降壓轉換器、電容連接,監測所述電容的供電電壓,并控制所述電壓轉換器對所述電容充電的MCU。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的待機功率控制電路短時間給電容充電,利用電容給MCU供電,可以大大降低設備待機時的平均功耗,滿足節能要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電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待機功率控制電路及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現有的待機控制方案能夠外部喚醒,可以是按鍵或遠程遙控,還可能有實時時鐘(Real-Time Clock,RTC)功能,狀態指示功能。為了實現整機的多樣化待機,必須采用微控制單元(Micro Control Unit,MCU)控制。常見的做法是各路電源受控于MCU,待機時都被關斷,只剩下電源適配器和MCU工作。電源適配器的直流輸出一般是12、9V或5V,甚至更低。而MCU最常見的是5V或3. 3V供電,所以還需要增加直流降壓供電,一般采用線性穩壓電源LDO或DC-DC。在負載電 流很小時,不僅適配器電源而且直流降壓電路工作的效率都較低。為了滿足能源節能規范要求,例如歐盟市場要求待機低于O. 5W,現有的方案無法滿足要求,電源適配器自身就有O. 2-0. 3W的功耗,低電流情況下,適配器效率極低,MCU工作時也容易達到O. 4W。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待機功率控制電路,旨在解決現有設備的待機功耗較高,無法滿足節能要求的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待機功率控制電路,所述電路包括電容;與所述電容連接,對所述電容充電的降壓轉換器;與所述降壓轉換器連接,向所述降壓轉換器輸出直流電的AC-DC適配器;與所述降壓轉換器、電容連接,監測所述電容的供電電壓,并控制所述電壓轉換器對所述電容充電的MCU。進一步地,所述降壓轉換器采用集成DC-DC方式。進一步地,所述降壓轉換器支持同步方式、非同步方式兩種工作模式。進一步地,所述降壓轉換器采用脈沖頻率調變PFM工作模式。進一步地,所述MCU在待機模式下的中斷響應采用按鍵響應方式。進一步地,所述MCU集成有欠壓復位保護模塊。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含上述待機功率控制電路。本技術實施例中的待機功率控制電路短時間給電容充電,利用電容給MCU供電,可以大大降低設備待機時的平均功耗,滿足節能要求。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待機功率控制電路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本技術實施例中,待機功率控制電路短時間給電容充電,利用電容給MCU供電,可以大大降低設備待機時的平均功耗。圖I示出了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待機功率控制電路的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技術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該待機功率控制電路適用于帶外置適配器的各種電子產品中,例如電視或機頂盒,包括AC-DC適配器I、降壓轉換器2、電容3和MCU 4。AC-DC適配器I與降壓轉換器2連接,向降壓轉換器2輸出直流電。降壓轉換器 2與電容3連接,為電容3充電。MCU 4降壓轉換器2、電容3連接,電容3為MCU 4供電。MCU 4監測電容3的供電電壓,并控制電壓轉換器2為電容3充電。AC-DC適配器I為降壓轉換器2提供直流電。大部分AC-DC適配器效率都能達到8(Γ90%,但這是在負載設備正常工作電流情況下達到的。而當負載設備處于待機較低電流情況下,AC-DC適配器的效率會嚴重降低。作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為提高AC-DC適配器I的工作效率,在滿足常規規格條件下,AC-DC適配器I選擇在一定負載范圍內,特別是在輕負載時,效率盡量高的電源。降壓轉換器2采用集成DC-DC方式,工作在PWM開關控制的電流連續模式。DC-DC開關轉換器有靜態損耗和動態損耗兩類電源損耗。靜態損耗是不變的,與負載電流沒有關系;相反,動態損耗會隨著負載的加重而增加。動態損耗分為導通損耗和開關損耗。導通損耗在較高輸出電流時占據支配地位;而開關損耗在較低輸出電流時占據支配地位。導通損耗由負載決定,包括由電源的功率MOSFET和電感器兩端的壓降引起的損耗。負載電流越大,導致的導通損耗就越高。開關損耗,包括MOSFET的開關損耗、門驅動損耗和每一個開關周期都出現的體二極管損耗。上述這些損耗都正比于開關頻率。這些損耗大多數也都由負載決定。降壓轉換器2支持同步方式和非同步方式兩種工作模式,兩者的主要不同在于同步方式中使用Low-side MOS管代替了非同步方式的續流二極管。由于MOS管的導通壓降更低,可達到O. IV以下,因此采用同步方式可以降低二極管導通壓降的損耗,在一般情況下比非同步方式的效率高。但如果在輕負載的情況下,采用同步工作方式容易造成電感電流反向,增加導通損耗。而非同步方式采用二極管續流方式,阻止電感器電流改變方向,在電感器和電源開關時減少不必要的導通損耗,可以達到提高效率的效果。在本技術實施例中,降壓轉換器2采用脈沖頻率調變(Pulse FrequencyModulation,PFM)工作模式,PFM工作模式的降壓轉換器2以短的突發模式開關。當輸出電壓跌落到一定電壓時,降壓轉換器2開始開關,輸出電壓上升。當輸出電壓上升到調整閥值時,降壓轉換器2停止開關。輸出電壓隨著電容3為負載電流供電而下降。在降壓轉換器2未做開關期間,沒有開關損耗。負載使用大容量的電容3,短時間為MCU 4提供待機供電。當MCU 4監控到電源電壓下降到閾值電壓時,打開前置的電源給電容3充電。例如,假設使用470uF電容時,設待機電流為20mA,則C*dV=I*dt從3. 3V 下降到 2. 2V,470uF*l. lV=20mA*t得到dt=25. 85ms。 同理,電源200mA的充電,則充電時間tc=2. 580ms。當MCU 4檢測到充電完成,則關掉前置電源,MCU 4處于低功耗待機模式,只保留電源監控和待機喚醒模式,或者RTC和狀態指示。處于低功耗的待機模式MCU 4由外部中斷事件或內部中斷事件來喚醒,中斷響采用按鍵響應方式實現。本技術實施例中,可以使用遙控方式實現中斷響應,遙控信號可以作為中斷源。一旦MCU 4接收到遙控信號,就會產生中斷,退出待機模式,然后MCU 4判斷是否為待機喚醒的碼值,如果是,待機喚醒鍵碼則打開其他模塊電源,如果不是,則重新進入待機。本技術實施例中,MCU 4為低功耗應用設計的MCU。同時,在程序機制上盡量使用低功耗模式,降低工作頻率并且減少模塊設備的使用,比如配置靈活的時鐘系統、多種低功耗模式、喚醒等,并提供比較器,可以實現簡單的低電量檢測。作文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在MCU 4中可以集成欠壓復位保護模塊,從而具有欠壓復位保護功能,當電壓低于安全操作范圍時,MCU 4對電路執行完全的復位,并打開前置電源供電,保證MCU 4不會停止工作。如果使用LED指示燈,可以使用PWM方式增大指示燈閃爍之間的間隔,以進一步降低功耗。本技術實施例中的待機功率控制電路短時間給電容充電,利用電容給MCU供電,可以大大降低設備待機時的平均功耗,滿足節能要求。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待機功率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包括 電容; 與所述電容連接,對所述電容充電的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待機功率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包括:電容;與所述電容連接,對所述電容充電的降壓轉換器;與所述降壓轉換器連接,向所述降壓轉換器輸出直流電的AC?DC適配器;與所述降壓轉換器、電容連接,監測所述電容的供電電壓,并控制所述電壓轉換器對所述電容充電的MCU。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仲滔,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九洲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