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動力電池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氦質普檢漏儀、連接在質普檢漏儀和電池注液孔之間的工裝夾具、用于提供氦氣的氦氣源和與氦氣源連接的噴氦槍。該裝置是針對半成品電池進行氣密性檢測的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對成品電池進行氣密性檢測的裝置。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利用氦氣作為示蹤氣體對動力電池進行檢漏比以往的檢測更精確,可以更直觀地觀測到電池的實際漏率,從而能更好的評估電池的使用壽命。而且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對動力電池的氣密性進行檢測,不僅能夠準確地檢測半成品電池的氣密性,也能準確地檢測成品電池的氣密性,能夠滿足實際的產線要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動力電池生產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J-U ρ α裝直。技術背景新能源是未來能源的發展趨勢,而新能源汽車也將是主導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動向,因此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核心一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及安全性能顯得尤其重要。動力電池一般包括金屬殼、容納于金屬殼內的電芯和電解液,以及焊接于金屬殼上的頂蓋。在動力電池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電池的安全,一般需要進行氣密性檢測。一般而言,金屬殼(主要為鋼殼)和頂蓋的供應商會采用氣泡法檢測鋼殼和頂蓋的氣密性,但這種方法的精度只能達到10_5mbar. L/s,而且這種方法只是對鋼殼和頂蓋本身的氣密性進行檢測,不涉及將鋼殼和頂蓋焊接為一體后的電池的檢測。而原有的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是對半成品采用壓差法法進行檢測,其精度只能達到10_3mbar. L/s,對于更細微的漏孔則無法檢測。若是要對成品電池進行檢測則只能采用壓差法,采用壓差法則需要破壞電池的防爆孔進行檢測,因此屬于破壞性檢測,只能抽檢,不能全檢,而且數量不能太大,否則會影響生產線的優率。另外,由于動力電池體積較大,極片層數較多,使用壓差法檢測時,在對電池內部抽真空的時候必須要有足夠長的時間把極片之間的氣體也抽走,否則會嚴重影響測試精度。因此,使用該種方法檢測時需要的時間較長,遠遠滿足不了實際的產線需求。此外,由于該方法是將電池整體都放在大氣中進行檢測,因此如果電池檢測接口處發生泄漏將無法被監測到,從而會造成誤判。因此,壓差法已經滿足不了動力電池檢漏的要求。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滿足實際的產線需求的能夠準確檢測動力電池氣密性的檢測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能夠滿足實際的產線需求的能夠準確檢測動力電池氣密性的檢測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氦質普檢漏儀、連接在所述質普檢漏儀和電池注液孔之間的工裝夾具、用于提供氦氣的氦氣源和與所述氦氣源連接的噴氦槍。本裝置是針對半成品電池(即鋼殼與頂蓋焊接好后、注液前留有未封口的注液孔的電池)進行氣密性檢測的裝置,主要是利用氦氣作為示蹤氣體,其檢測步驟如下第一步,清洗未封口的注液孔表面,將連接氦質普檢漏儀的工裝夾具與動力電池未封的注液孔連接。第二步,啟動氦質普檢漏儀,使電池內部真空度達到要求的數值,并使其保持。第三步,用噴氦槍對著電池表面的焊縫或其它可能存在泄漏的位置進行噴氦,如果發現泄漏儀器將會顯示該處的漏率。若是漏率值超過設定的報警范圍,儀器將自行報警,操作員可寫下記號。其中,氦氣的純度應該大于等于99. 99%。所述的工裝夾具是針對相應的動力電池的大小專門設計的,與注液孔連接時其本底值< 10_6mbar. L/s,本底值是指工裝夾具本身的漏率大小。一種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電池注氦裝置、用于放置注氦后的電池的檢氦罐和氦質普檢漏儀,所述質普檢漏儀和檢氦罐之間連接有導管。作為本技術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電池注氦裝置包括用于放置電池的壓氦罐、連接在所述壓氦罐上的壓力表、氦氣源和真空源,所述氦氣源和壓氦罐之間設有第一閥門,所述真空源和壓氦罐之間設有第二閥門。作為本技術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電池注氦裝置包括用 于放置電池的壓氦罐、連接在所述壓氦罐上的壓力表、氦氣源和真空源,所述氦氣源和真空源及壓氦罐之間設有三通閥。作為本技術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檢氦罐的外形為圓形,且內壁需拋光不吸附氦氣,檢測時漏率本底值彡10^9mbar. L/s。本裝置是針對成品電池的氣密性進行檢測的裝置,采用該裝置進行氣密性檢測時,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將電池放入壓氦罐,同時需保證電池兩電極朝上。將壓氦罐關閉并抽真空后,充入一定壓力氦氣使其與電池內部形成壓力差,氦氣將因存在壓力差的原因進入電池內部。第二步,電池壓氦氣2小時后,將電池從壓氦罐取出,使用氮氣清洗電池表面殘留的氦氣。第三步,將清洗后的電池放入與氦質普檢漏儀檢測口相連接的檢氦罐。第四步,在氦質普檢漏儀預熱后打開測試按鈕,直到儀器的精檢閥打開,保持20s后,儀器所顯示的數值即為該電池的總漏率大小。其中,所述一定壓力的氦氣是指壓氦罐內部注入氦氣的壓力不能使電池外形發生變形或損壞電池相關組成部件。以上兩種裝置中使用的氦質普檢漏儀是根據質譜學原理,利用儀器內部的電離燈絲發射出來的電子在電離室內來回的振蕩,與電離室內氣體和經被檢件漏孔進入電離室的氦氣相互碰撞使其電離成正離子,這些離子在加速電場作用下進入磁場,由于洛倫茲力作用產生偏轉,形成圓弧形軌道,改變加速電壓可使不同質量的離子通過磁場和接收縫到達接收極而被檢測。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利用氦氣作為示蹤氣體對動力電池進行檢漏比以往的檢測更精確,精度可達到10_12mbar. L/s,可以更直觀地觀測到電池的實際漏率,從而能更好的評估電池的使用壽命。而且采用本技術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對動力電池的氣密性進行檢測,不僅能夠準確地檢測半成品電池的氣密性,也能準確地檢測成品電池的氣密性,操作方便,能夠滿足實際的產線要求。因此,本技術不僅能更好的表征動力電池的漏率大小,發現電池注液前或成品電池的泄漏壞品,而且更有利于在產線上實現自動化檢測。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及其有益技術效果進行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I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2中注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2中檢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技術及其有益效果進行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具體實施方式I如圖I所示,本技術一種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氦質普檢漏儀I、連接在所述質普檢漏儀I和電池3注液孔之間的工裝夾具2、用于提供氦氣的氦氣源5和與所述氦氣源5連接的噴氦槍4。本裝置是針對半成品電池(即鋼殼與頂蓋焊接好后、注液前留有未封口的注液孔的電池)進行氣密性檢測的裝置,主要是利用氦氣作為示蹤氣體,其檢測步驟如下檢測前先清洗電池3上未封口的注液孔表面,然后用工裝夾具2把電池3與氦質普檢漏儀I進行連接,在檢測時氦質普檢漏儀I先啟動對電池3進行抽真空,當其真空度滿足檢測要求時,利用連接著氦氣源5的噴氦槍4首先對電池3注液孔的連接處進行噴氦以檢測連接處是否發生泄漏,若發生泄漏應重新檢查其連接處,如果沒生泄漏則進行下一步的操作,對著電池3外壁的焊縫或可能泄漏的位置進行噴氦,在噴氦氣時留意檢漏儀讀數,若儀器讀數發生變化表明此處附件有漏孔,但由于氦氣從進入到電池再被儀器檢測到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發現漏孔后需對附件區域進行進一步的確認。具體實施方式2如圖2和圖3所示,本技術一種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電池注氦裝置(如圖2所示)和檢氦裝置(如圖3所示),檢氦裝置包括用于放置注氦后的電池3的檢氦罐11和氦質普檢漏儀1,所述質普檢漏儀I和檢氦罐11之間連接有導管12。其中,所述電池注氦裝置包括用于放置電池3的壓氦罐6、連接在所述壓氦罐6上的壓力表10、氦氣源5和真空源9,所述氦氣源5和壓氦罐6之間設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動力電池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氦質普檢漏儀、連接在所述質普檢漏儀和電池注液孔之間的工裝夾具、用于提供氦氣的氦氣源和與所述氦氣源連接的噴氦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雄成,莫肇福,
申請(專利權)人: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