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節能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段換熱裝置和預熱段換熱裝置,冷卻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入口連接第一冷水管路,冷卻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一熱水管路,第一熱水管路連接流量控制裝置,流量控制裝置連接第二熱水管路,第二熱水管路連接預熱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入口,預熱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二熱水管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在保證隧道烘箱達到基本的工藝要求前提下,對冷卻段中的熱能進行回收利用,節能環保。同時在管道中增加相應的控制裝置,對預熱段中預熱風的溫度進行控制,真正達到GMP中所要求的過程可控的要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層流滅菌隧道烘箱的節能換熱裝置,用來將冷卻段中收集到的熱能對預熱段空氣進行預熱,從而達到對進入烘箱中的藥瓶進行預熱的目的。技術背景急速增長的醫藥市場給制藥設備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大的機遇,而干熱滅菌隧道烘箱是制藥企業粉針劑生產線中一個涉及藥品質量和安全的重要設備,是藥品灌裝前的一種重要滅菌設備,所有藥瓶經過洗瓶機清洗后必須經過干燥滅菌后才能灌裝。而經過清洗后的藥瓶首先要在預熱段中進行預熱到一定溫度以防止在高溫段中遭受熱沖擊而發生爆裂,同時經過高溫滅菌后的藥瓶必須要經過冷卻段進行冷卻后才能進入灌裝工序。目前對藥瓶的預熱主要依靠從高溫段所流動過來的熱能,該部分能量無法進行實時控制,預熱段中的溫度也無法進行調節。同時,冷卻段中的藥瓶在進行冷卻時,無論采用何種冷卻方式,其經過換熱后形成的熱風或者熱水等熱物質一般都是直接排出,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浪費,也加大了藥廠生產后續處理的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將冷卻段中收集到的熱能再次利用、并對該過程進行控制的換熱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節能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段換熱裝置和預熱段換熱裝置,所述的冷卻段換熱裝置和預熱段換熱裝置分別設置在干熱滅菌隧道烘箱的冷卻段和預熱段上,冷卻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入口連接第一冷水管路,冷卻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一熱水管路,第一熱水管路連接流量控制裝置,流量控制裝置連接第二熱水管路,第二熱水管路連接預熱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入口,預熱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二熱水管路。優選地,冷卻段換熱裝置的第二介質入口連接熱循環風管路,冷卻段換熱裝置的第二介質出口連接冷循環風管路,預熱段換熱裝置的第二介質入口連接冷風管路,預熱段換熱裝置的第二介質出口連接熱風管路。本技術的優點是在保證隧道烘箱達到基本的工藝要求前提下,對冷卻段中的熱能進行回收利用,節能環保。同時在管道中增加相應的控制裝置,對預熱段中預熱風的溫度進行控制,真正達到GMP中所要求的過程可控的要求。附圖說明圖I為節能換熱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技術。實施例如圖I所示,為節能換熱裝置結構示意圖,所述的節能換熱裝置包括冷卻段換熱裝置I和預熱段換熱裝置2,冷卻段換熱裝置I的第一介質入口連接第一冷水管路11,冷卻段換熱裝置I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一熱水管路12,第一熱水管路12連接流量控制裝置3,流量控制裝置3連接第二熱水管路13,第二熱水管路13連接預熱段換熱裝置2的第一介質入口,預熱段換熱裝置2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二熱水管路14。冷卻段換熱裝置I的第二介質入口連接熱循環風管路15,冷卻段換熱裝置I的第二介質出口連接冷循環風管路16,預熱段換熱裝置2的第二介質入口連接冷風管路17,預熱段換熱裝置2的第二介質出口連接熱風管路18。所述的冷卻段換熱裝置I和預熱段換熱裝置2分別設置在干熱滅菌隧道烘箱的冷卻段和預熱段上。使用時,冷凍水從第一冷水管路11進入冷卻段換熱裝置I,對冷卻藥瓶后的熱循環風進行冷卻,經過換熱后熱水從第一熱水管路12流出,從冷卻段換熱裝置I中流出的熱 水通過第二熱水管路13進入預熱段換熱裝置2,在預熱段換熱裝置2中對冷風進行熱交換,使之溫度升高,形成熱風后對進入烘箱中的藥瓶進行預熱。流量控制裝置3通過預熱段中的溫度反饋對管路中的流量進行控制,當預熱段中熱風溫度過高時,流量控制裝置3將降低第二熱水管路13中的流向預熱段換熱裝置2中的熱水流量,從而降低預熱段中熱風的溫度,而反之,可以通過增大第二熱水管路13中的流量升高熱風的溫度。權利要求1.一種節能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段換熱裝置(I)和預熱段換熱裝置(2),所述的冷卻段換熱裝置(I)和預熱段換熱裝置(2)分別設置在干熱滅菌隧道烘箱的冷卻段和預熱段上,冷卻段換熱裝置(I)的第一介質入口連接第一冷水管路(11),冷卻段換熱裝置(I)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一熱水管路(12),第一熱水管路(12)連接流量控制裝置(3),流量控制裝置(3)連接第二熱水管路(13),第二熱水管路(13)連接預熱段換熱裝置(2)的第一介質入口,預熱段換熱裝置(2)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二熱水管路(14)。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節能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段換熱裝置(I)的第二介質入口連接熱循環風管路(15),冷卻段換熱裝置(I)的第二介質出口連接冷循環風管路(16),預熱段換熱裝置(2)的第二介質入口連接冷風管路(17),預熱段換熱裝置(2)的第二介質出口連接熱風管路(18)。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節能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段換熱裝置和預熱段換熱裝置,冷卻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入口連接第一冷水管路,冷卻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一熱水管路,第一熱水管路連接流量控制裝置,流量控制裝置連接第二熱水管路,第二熱水管路連接預熱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入口,預熱段換熱裝置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二熱水管路。本技術的優點是在保證隧道烘箱達到基本的工藝要求前提下,對冷卻段中的熱能進行回收利用,節能環保。同時在管道中增加相應的控制裝置,對預熱段中預熱風的溫度進行控制,真正達到GMP中所要求的過程可控的要求。文檔編號F26B21/00GK202630631SQ20122024478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專利技術者鄭效東 申請人: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節能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段換熱裝置(1)和預熱段換熱裝置(2),所述的冷卻段換熱裝置(1)和預熱段換熱裝置(2)分別設置在干熱滅菌隧道烘箱的冷卻段和預熱段上,冷卻段換熱裝置(1)的第一介質入口連接第一冷水管路(11),冷卻段換熱裝置(1)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一熱水管路(12),第一熱水管路(12)連接流量控制裝置(3),流量控制裝置(3)連接第二熱水管路(13),第二熱水管路(13)連接預熱段換熱裝置(2)的第一介質入口,預熱段換熱裝置(2)的第一介質出口連接第二熱水管路(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效東,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