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技術涉及一種離心式霧化扇,通過水的霧化、蒸發、吸熱而降溫的風扇,其應用領域通常是在廣場、露天會場、農業大棚、礦區等范圍大且不適合裝空調的地方。所述霧化扇包括空氣倍增器、離心式霧化器,儲水箱,射流器,高壓風機,均衡器,所高壓風機連接均衡器,均衡器連接兩條支路,一條支路連接空氣倍增器,另一條支路連接霧化器,連接霧化器的支路中設有射流器,射流器旁路連接儲水箱出口,儲水箱設有水源進口;空氣倍增器設有吸風口、出風口和進風口,空氣倍增器進風口連接高壓風機,霧化器設置在空氣倍增器的吸風口處。本霧化扇屬節能產品,效率高,體積小,沒有安全隱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技術涉及一種離心式霧化扇,通過水的霧化、蒸發、吸熱而降溫的風扇,其應用領域通常是在廣場、露天會場、農業大棚、礦區等范圍大且不適合裝空調的地方。所屬
為霧化降溫、加濕
技術介紹
無論是離心式霧化或者是高壓噴嘴式霧化,要達到降溫效果好,降溫面積大的目的,核心問題是強力風扇的風,要將霧化后的霧滴吹得足夠遠,使霧滴得到充分的蒸發,從而在更大的范圍內吸收熱量、降低環境溫度。但是,從現有的離心霧化風扇的結構和原理上看,它尚存在以下幾個缺點 I、耗能高。因為離心式霧化旋轉碟的直徑通常都在200mm以上,再加上霧化盤的直徑在300mm以上,并且位于強力風扇的前面,所以強力風扇的風力至少被旋轉蝶和霧化盤擋住。這一部分風扇的風量被霧化盤擋了回去,沒起到任何作用,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費。2、效率低。同樣因為霧化盤的遮擋,在其前面3. 14 * r2這樣一個面積范圍內的霧滴基本上得不到強力風扇的風吹動,所以其加快分子擴散提高水的蒸發量的效率相對較低。(只有大于霧化盤直徑外的四周,才能有風扇的風力達到和吹過。而有相當部分的霧滴因為風力無法達到,而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形成水滴掉入回收槽中)。3、體積大。取強力風扇在霧化器后面吹的方式,中心部分被擋住了 3. 14 * r2這樣一個面積,因此風扇的直徑必須大于霧化盤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整個霧化扇的體積就小不了。而四周的風力,因為是隨著扇葉的增大而向四周外擴散。真正能吹到霧滴起到吹遠霧滴,加大水的蒸發量和加大霧滴分布范圍的目的是很難實現的。并且因為強力風扇吹出的風,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吹到霧滴起蒸發作用的。雖然風扇的體積巨大,但有效的工作部分卻很少。4、噪聲大。因為風扇的扇葉是對空氣的切割產生風,所以為了加大吹動霧滴的風量,必然會造成大的噪聲。5、結構復雜故障率高。因為高速旋轉霧化碟需要一個高速電機,強力風扇也需要一個大功率電機,而對旋轉碟供水還需要一個潛水泵和電機,所以此種方式結構比較復雜、故障率高,設備價格較高。6、強力風扇扇葉大,轉速高,相對危險性較大,即使加了網罩也會給周圍的小孩和行人帶來危險。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以上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離心式霧化扇,所述霧化扇為效率更高的節能產品,體積小,噪音低,結構簡單,也沒有強力風扇扇葉,不會對周圍的小孩和行人帶來安全隱患。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離心式霧化扇,所述霧化扇包括空氣倍增器、離心式霧化器,儲水箱,射流器,高壓風機,均衡器,所述高壓風機連接均衡器,均衡器連接兩條支路,一條支路連接空氣倍增器,另一條支路連接霧化器,連接霧化器的支路中設有射流器,所述射流器旁路連接儲水箱出口,所述儲水箱設有水源進口 ;所述設有吸風口、出風口和進風口,所述空氣倍增器設置在離心式霧化器的前面并同心,正對霧化器,進風口連接高壓風機,所述霧化器設置在空氣倍增器的吸風口處。進一步地,所述空氣倍增器進風口處設有擋風板和迂回導向結構,擋風板和迂回導向結構之間留有狹窄的風口。進一步地,所述霧化器包括旋轉碟、霧化盤、高速電機與回收槽,電機軸穿過霧化盤帶動旋轉碟,霧化盤固定在霧化器的框架上,正面面向射流器管路出水口,電機設置在霧化盤的背面,電機連接旋轉軸,旋轉軸端連接旋轉碟。進一步地,所述射流器出口端連接給水管,給水管端部設有噴頭,噴頭設在霧化器的旋轉碟與空氣倍增器吸風口之間,并靠近旋轉碟的中部位置。進一步地,所述空氣倍增器為筒形結構,迂回導向結構與擋風板為圍繞空氣倍增器內圓周設置的環形結構。進一步地,所述霧化器底部連接回收槽,回水槽連接回收水管,回收水管連接儲水箱。本技術涉及的這種離心式霧化扇,其工作原理如下當啟動信號給出時,霧化器高速電機和高壓風機同時工作,高壓風機通過均衡器同時向空氣倍增器和射流器提供高壓氣流,因此射流器將儲水箱中的水抽吸供給霧化器的旋轉蝶和霧化盤,而旋轉蝶在高速電機的帶動下將水霧化成為霧滴;同時空氣倍增器也在高壓氣流的作用下將氣流從空氣倍增器的桶狀型風洞周邊的窄縫中噴出,從而將吸入和噴出的空氣量放大,達到將其入口處的霧滴最大化地吸入和最充分地噴出,噴遠的效果,最終高效地實現了蒸發降溫的目的。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離心式霧化扇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霧化器的結構示意圖;I-空氣倍增器;2_霧化器;3_儲水箱;4_射流器;5_高壓風機;6_均衡器;7_擋風板;8_迂回導向結構;21_旋轉碟;22_霧化盤;23_高速電機;24_旋轉軸;25_回收槽;26-回收水管;27_給水管;28_噴頭。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離心式霧化扇的結構示意圖,霧化扇包括空氣倍增器I、離心式霧化器2,儲水箱3,射流器4,高壓風機5,均衡器6,高壓風機5連接均衡器6,均衡器6連接兩條支路,一條支路連接空氣倍增器I,另一條支路連接霧化器2,連接霧化器2的支路中設有射流器4,所述射流器4旁路連接儲水箱3出口,儲水箱3設有水源進口 ;空氣倍增器I設有吸風口、出風口和進風口,空氣倍增器I進風口連接高壓風機5,霧化器2設置在空氣倍增器I的吸風口處。空氣倍增器I進風口處設有擋風板7和迂回導向結構8,擋風板7和迂回導向結構8之間留有狹窄的風口。如圖2所示,為霧化器結構示意圖,霧化器2包括旋轉碟21、霧化盤22、高速電機23與回收槽25,電機軸穿過霧化盤22,霧化盤22固定在霧化器2的框架上,凹面面向射流器4管路出水口,電機設置在霧化盤22的背面,電機連接旋轉軸24,旋轉軸24端連接旋轉碟。射流器4出口端連接給水管27,給水管27端部設有噴頭28,噴頭28設在霧化器的旋轉碟21與空氣倍增器I吸風口之間,并靠近旋轉碟21的中部位置。所述空氣倍增器I為筒形結構,迂回導向結構8與擋風板7為圍繞空氣倍增器I內圓周設置的環形結構。霧化器2底部連接回收槽25,回收槽25連接回收水管26,回收水管26連接 儲水箱3。本技術提供的這種離心式霧化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原技術是用強力風扇從后向前吹向霧化盤,必然會被霧化盤擋住。而我們的新技術則采用空氣倍增器在霧化器的前面吸的方式將霧化器產生的霧滴吸入空氣倍增器的風道內并隨著倍增后的空氣向前面噴射出去,從而達到霧滴與空氣充分接觸摩擦,在更大的范圍內形成霧滴蒸發降溫的目的。由于旋轉碟與供水的出水口均設在霧化盤的前面,直接被空氣倍增器的負壓吸入,水與風均沒有遮擋物體,耗能低,效率高,效果也更好。2、采用射流技術的射流器配合高壓氣流來向霧化盤供水,省去了潛水泵和電機,因此結構更簡單,減少噪音,更省電和減少了故障的可能性,同時,本技術涉及的這種霧化扇體積可以更小。3、在離心式霧化器的前面放置的一個根據科恩達原理和“戴森空氣倍增器”原理制成的空氣倍增器,它的壓力空氣從圖示空腔內通過扁型窄縫向前噴出時,具有吸入并噴出10-25倍于沿科恩達表面吹入的壓縮空氣的能力,從而實現用最小的能量,從離心式霧化器前面吸入最大量的霧滴并將其噴射到最遠距離的目的,能耗更低,效率更高。又由于本設備沒有扇葉,減少了安全隱患。本技術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申請范圍的限制,凡是在本技術構思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本領域的專業人員能夠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離心式霧化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扇包括空氣倍增器、離心式霧化器,儲水箱,射流器,高壓風機,均衡器,所述空氣倍增器設置在離心式霧化器的前面并同心,高壓風機連接均衡器,均衡器連接兩條支路,一條支路連接空氣倍增器,另一條支路連接霧化器,連接霧化器的支路中設有射流器,所述射流器旁路連接儲水箱出口,所述儲水箱設有水源進口;所述空氣倍增器設有正對霧化器的吸風口、出風口和進風口,所述空氣倍增器進風口連接高壓風機,所述霧化器設置在空氣倍增器的吸風口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曉晶,
申請(專利權)人:宋曉晶,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