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冰水風扇結構,包括:一主體,其組設有一高壓造霧泵;一入水裝置,其包括有一儲水容器,該儲水容器組設于主體,且儲水容器設有一與高壓造霧泵相連通的抽取管路;一致冷裝置,其組設于主體,且致冷裝置包括有一位于儲水容器內的吸熱單元;一風扇,其組設于主體上,且風扇前端組設有數個霧化噴頭,且霧化噴頭與高壓造霧泵之間另以一高壓管路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噴發低溫且呈霧化的水分子,并經風扇的風力吹送進行周圍環境的降溫,還具有冷藏物品的功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有關于可降低環境溫度的冰水風扇結構,其可噴發低溫且呈霧化的水分子,經風扇風カ穿送來進行周圍環境的降溫,同時具有冷藏物品的功效。
技術介紹
近年來由于溫室效應的影響,造成全球氣溫逐年升高,每到夏季氣候即酷熱難以忍受,超過攝氏35°C以上的高溫時常可見。此種炎熱氣候的情況更是越趨強烈,也因此各式各樣能讓民眾感到較為涼爽舒適的散熱、降溫用品,可說是民眾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物品之O一般用來散熱、降溫的電器設備而言,不外乎冷氣或風扇。冷氣于使用上極為耗費電カ,對使用者來說電費的支出上為ー極大的負擔。至于風扇于使用上,僅由扇葉風カ吹送進行散熱、降溫,并無法有效將周圍環境的溫度大幅降低,因此其單獨使用效果較為不佳,尤其在高溫酷熱的環境中使用效果相當有限。目前有一種水霧結合風扇,利用高壓噴發霧化水分子,并以風扇吹送散布在空氣中,利用水的蒸發原理做為吸收環境熱能以達降溫效果。如中國臺灣技術專利M397440號ー種水霧風扇結構,是由ー風扇主體、一水霧裝置、一泵及ー供水裝置組成,其中風扇主體包含一扇葉組件與一馬達;泵結合該馬達,一水霧裝置組設在風扇主體上并結合泵,且水霧裝置的微霧化組件位在扇葉組件前方;供水裝置結合泵;是以借微霧化組件產生水霧,且搭配扇葉組件將水霧吹出。上述水霧風扇結構雖具有降低環境溫度的效果,但其在實際使用上仍有不足之處,特別是使用在戶外場合,如活動棚架因長時間受到陽光的曝曬,使得常溫的水霧無法有效降低活動棚架下的環境周圍溫度。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為了解決以往降溫效果不佳,憑借于該項產業多年的實務與經驗,進行相關產品的開發與設計,而終于創作出ー種冰水風扇結構,并具有實用性效果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ー種冰水風扇結構,其可噴發低溫且呈霧化的水分子,并經風扇的風カ吹送進行周圍環境的降溫,還具有冷藏物品的功效。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冰水風扇結構,包括一主體,其組設有一高壓造霧泵;一入水裝置,具包括有ー儲水容器,該儲水容器組設于主體,且儲水容器設有一與高壓造霧泵相連通的抽取管路;一致冷裝置,其組設于主體,且致冷裝置包括有一位于儲水容器內的吸熱單元;ー風扇,其組設于主體上,且風扇前端組設有數個霧化噴頭,且霧化噴頭與高壓造霧泵之間另以一高壓管路連通。據此,以該吸熱單元吸取儲水容器內水的熱量,且由高壓造霧泵以抽取管路抽取低溫水,并加壓后經高壓管路輸送至霧化噴頭噴出低溫且霧化的水分子,同時由風扇吹送低溫霧化水分子降低環境溫度。本技術冰水風扇結構進一歩包括有下列技術特征I.該主體組設有一控制單元,且控制単元與致冷裝置電性連接,另于儲水容器內組設有ー感應偵測儲水量的液位計,且液位計與控制単元電性連接,借由該液位計偵測儲水量提供感應偵測訊號于該控制単元,而適時補充至儲水容器的儲水量,且控制単元并控制致冷裝置其吸熱單元的吸收熱量大小。2.該儲水容器包括有一與內部連通的進水管路,且該進水管路與控制單元電性連接。·3.該儲水容器具有一可掀起的上蓋。4.該儲水容器內組設有一具數個孔洞的隔板。5.該主體周側組設有數個轉輪,以利移動冰水風扇結構。6.該主體上設有ー拱狀的曲柄,而控制單元組配于該曲柄,該曲柄以利推移冰水風扇結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其可噴發低溫且呈霧化的水分子,并經風扇的風カ吹送進行周圍環境的降溫,還具有冷藏物品的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回路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運作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掀起儲水容器的上蓋并放置有物品的示意圖。圖中標號說陰I主體10高壓造霧泵11轉輪12曲柄2入水裝置21儲水容器211抽取管路22上蓋23孔洞24隔板25物品26進水管路27液位計3致冷裝置31吸熱單元32壓縮機33冷凝器34過濾干燥器4風扇41霧化噴頭42高壓管路5控制單元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與功效,本技術于下列舉ー實施例,對于其各組件的結構以及彼此之間的組配關系請見下列說明,并一同配合參閱圖I至圖3所示。本技術冰水風扇結構包括有一主體I、一入水裝置2、一致冷裝置3以及ー風扇4,其中于主體I內其組設有一高壓造霧泵10 ;該入水裝置2,其包括有ー儲水容器21,該儲水容器21組設于主體I上,該儲水容器21設有一與高壓造霧泵10相連通的抽取管路211 ;該致冷裝置3,其組設于主體I內,且致冷裝置3包括有一位于儲水容器21內的吸熱單元31 ; 該風扇4,其組設于主體I上,且風扇4前端組設有數個霧化噴頭41,且霧化噴頭41與高壓造霧泵10之間另以一高壓管路42連通。關于本技術「冰水風扇結構」運作方式,請見圖I至圖3所示;儲放于儲水容器21內的水得以由該吸熱單元31吸取熱量(即獲得低溫水),并由高壓造霧泵10以抽取管路211抽取儲水容器21內的低溫水并進行加壓,而得以將高壓低溫水經高壓管路42傳送至霧化噴頭41噴出低溫霧化水分子,并以風扇4吹送低溫霧化水分子與空氣結合后,而能在有效范圍內降低周圍環境溫度,提升外在環境的舒適度;據此,本技術以低溫霧化分子經風扇4吹送,以達迅速、確實的降低周圍環境溫度,完成本技術的目的與功效,成為ー種實用性極佳的技術。上述致冷裝置3即為冷凍循環,請參閱圖2所示,其包括有一壓縮機32、冷凝器33、過濾干燥器34、毛細管及蒸發器(即為本技術吸熱單元31),通過上述冷凍循環得以將儲水容器21內的水降溫為低溫水,以利后續低溫霧化作業。請參閱圖I與圖4,本技術儲水容器21具有一可掀起的上蓋22,另于儲水容器21內組設有一具數個孔洞23的隔板24,且該隔板24間隔儲水容器21分成上、下兩個區域,下方為吸熱単元31儲放處,而上方區域則供物品25置放,使用者可適時掀起上蓋22放置物品25于隔板24上,或直接拿取事先放置于隔板24上的物品25,該物品25在附圖中以飲料瓶為例,如此達成本技術冷藏物品25的另ー主要目的。該儲水容器21包括有一與內部連通的進水管路26,該進水管路26可連接水源,如水龍頭開關,借以補充足夠水量于儲水容器21內,利于后續進行降溫作業。值得ー提的是,在主體I周側組設有數個轉輪11,以利使用者移動冰水風扇結構于適當位置或搬運場所。另于主體I上設有ー拱狀的曲柄12,以利使用者握持并推移冰水風扇結構至適當位置或搬運場所。該主體I組設有一控制單元5并位于曲柄12上,另于儲水容器21內組設有ー感應偵測儲水量的液位計27,且液位計27與控制單元5電性連接,借由該液位計27偵測儲水量提供感應偵測訊號于該控制単元5,而適時將水經進水管路26補充至儲水容器21,使其達到適當的儲水量,且控制単元5另控制致冷裝置3其吸熱單元31的吸收熱量大小(即控制低溫水的溫度)。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綜上所述,本技術在結構設計、使用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產業發展 所需,且所掲示的結構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冰水風扇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體,其組設有一高壓造霧泵;一入水裝置,其包括有一儲水容器,該儲水容器組設于主體,且儲水容器設有一與高壓造霧泵相連通的抽取管路;一致冷裝置,其組設于主體,且致冷裝置包括有一位于儲水容器內的吸熱單元;一風扇,其組設于主體上,且風扇前端組設有數個霧化噴頭,且霧化噴頭與高壓造霧泵之間另以一高壓管路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三助,
申請(專利權)人:許三助,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