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包括有底座,、法蘭盤、擴風口、發火盤,擴風口和發火盤之間形成混合倉,點火芯依次穿過底座、法蘭盤、擴風口、發火盤,點火芯外套設套管,點火芯上端延伸至套管外,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苗火套和苗火蓋,苗火套外套設于點火芯,且內套設于套管,苗火套凸臺的下端面與套管頂端端面相接觸,苗火套內部與套管內部相貫通;苗火蓋蓋在苗火套頂端,苗火蓋的底端端面與苗火套凸臺的上端面相接觸,苗火蓋內壁和苗火套外壁形成一空間,同時在苗火套側壁和苗火蓋側壁上分別開設有通孔。由于設置了苗火套和苗火蓋,鍋體不會與點火芯發生接觸,因此不會將點火芯折斷,增加了爐頭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飯店廚房用爐頭,特別涉及一種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爐頭包括有點火芯,點火芯外套有套管用以保護點火芯。點火芯通常用采用陶瓷外殼和金屬芯制成,由于爐頭使用時,其點火芯上端沒有保護,點火芯的陶瓷外殼上端容易和鍋體下端相接觸。由于陶瓷材質不耐撞擊,因此鍋體會將陶瓷撞碎,將點火芯上端折斷,從而減少爐頭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問題,該爐頭中的點火芯上端加設苗火套和苗火蓋,可以防止爐頭內的點火芯被折斷。本技術解決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包括有底座,底座上架設一法蘭盤,法蘭盤內依次架設有擴風口、發火盤,擴風口和發火盤之間形成混合倉,由金屬芯和陶瓷外殼構成的點火芯依次穿過底座、擴風口、法蘭盤、發火盤,點火芯外套設套管,其點火芯上端延伸至套管外,還包括有苗火套和苗火蓋,苗火套外套設于點火芯,同時內套設于套管,苗火套中部具有一凸臺,其苗火套凸臺的下端面與套管頂端端面相接觸,使苗火套內部與套管內部形成一個相貫通且密閉的空間;苗火蓋蓋在苗火套頂端,其苗火蓋的底端端面與苗火套凸臺的上端面相接觸,苗火蓋內壁和苗火套外壁形成一空間;在苗火套上部側壁和苗火蓋下部側壁上分別開設有數個通孔,使外部空氣環境與套管內部相通。苗火套下部外壁設有外螺紋,該外螺紋與套管上部設有的內螺紋相配合。所述通孔分別沿苗火套和苗火蓋的側壁一周開設。所述通孔分別沿苗火套和苗火蓋的側壁一周均勻開設。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點火芯的上部外套設苗火套和苗火蓋,在不影響爐頭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加強了對點火芯的保護,防止點火芯容易被折斷,從而增強了爐頭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爐頭的剖視圖;圖2是苗火套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苗火套的剖視圖;圖4是苗火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苗火蓋的剖視圖。圖中1.點火芯、2.套管、20.頂端端面、3.苗火套、30.通孔、31.凸臺、32.上端面、33.下端面、4.苗火蓋、40.通孔、41.底端端面、5.外螺紋、6.空間、7.苗火蓋內壁、8.苗火套外壁、9.底座、10.法蘭盤、11.擴風口、12.發火盤、13.混合倉。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至圖5中所示的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包括有底座9,底座10上架設一法蘭盤10,法蘭盤10內依次架設有擴風口 11、發火盤12,擴風口 11和發火盤12之間形成混合倉13,由金屬芯和陶瓷外殼構成的點火芯I依次穿過底座9、法蘭盤10、擴風口 11、發火盤12,點火芯I外套設套管2,其點火芯I上端延伸至套管2外。還包括有苗火套3和苗火蓋4,苗火套3外套設于點火芯1,同時內套設于套管2。苗火套3中部具有一凸臺3,其苗火套凸臺31的下端面33與套管頂端端面20相接觸,使苗火套3內部與套管2內部形成一個相貫通且密閉的空間,目的是防止通入套管內的燃氣泄漏。苗火蓋4蓋在苗火套3頂端,其苗火蓋4的底端端面41與苗火套凸臺31的上端面32相接觸,苗火蓋內壁7和苗火套外壁8 形成一空間6。其中苗火套3和套管2的套設方式有多種,可將苗火套3直接架設在套管2內,為了使苗火套3和套管2的連接牢固,也可以將兩者通過卡扣方式卡設在一起。本實施例中采用將兩者螺設在一起的方式套設在一起,在苗火套3下部外壁設有外螺紋5,該外螺紋5與套管2上部設有的內螺紋(圖中未示)相配合。為了使通入套管內部的燃氣與外界空氣環境相接觸從而點燃,在苗火套3上部側壁開設有數個通孔30,在苗火蓋4下部側壁上開設有數個通孔40,由于在苗火蓋內壁7和苗火套外壁8之間具有空間6,因此通孔30和通孔40可以不必——相對應,套管2內通入的燃氣可以通過通孔30、空間6、通孔40至苗火蓋4外。上述通孔30和通孔40即為點火芯I的點火口。當點火芯I點火時,套管2內通入的燃氣在通孔30、40處點燃,點燃的火苗迅速使發火盤點燃。為了能更好的快速的使發火盤點燃,通孔30、通孔40分別沿苗火套3和苗火蓋4的側壁一周均勻開設。當空間6與苗火套內部、套管內部均相貫通時,也可以僅在苗火蓋4的側壁上開設通孔40.由于在點火芯I上端設置了苗火套3和苗火蓋4,鍋體不會與點火芯I發生接觸,將點火芯I的陶瓷外套撞碎,因此不會使點火芯I發生折斷,增加了爐頭的使用壽命。權利要求1.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包括有底座,底座上架設一法蘭盤,法蘭盤內依次架設有擴風口、發火盤,擴風口和發火盤之間形成混合倉,由金屬芯和陶瓷外殼構成的點火芯依次穿過底座、法蘭盤、擴風口、發火盤,點火芯外套設套管,其點火芯上端延伸至套管外,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苗火套和苗火蓋,苗火套外套設于點火芯,同時內套設于套管,苗火套中部具有一凸臺,其苗火套凸臺的下端面與套管頂端端面相接觸,苗火套內部與套管內部相貫通;苗火蓋蓋在苗火套頂端,其苗火蓋的底端端面與苗火套凸臺的上端面相接觸,苗火蓋內壁和苗火套外壁形成一空間;在苗火套上部側壁和苗火蓋下部側壁上分別開設有數個通孔,苗火套通孔與苗火蓋通孔相互貫通,并與套管內部相通。2.如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其特征在于苗火套下部外壁設有外螺紋,該外螺紋與套管上部設有的內螺紋相配合。3.如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分別沿苗火套和苗火蓋的側壁一周開設。4.如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分別沿苗火套和苗火蓋的側壁一周均勻開設。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包括有底座,、法蘭盤、擴風口、發火盤,擴風口和發火盤之間形成混合倉,點火芯依次穿過底座、法蘭盤、擴風口、發火盤,點火芯外套設套管,點火芯上端延伸至套管外,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苗火套和苗火蓋,苗火套外套設于點火芯,且內套設于套管,苗火套凸臺的下端面與套管頂端端面相接觸,苗火套內部與套管內部相貫通;苗火蓋蓋在苗火套頂端,苗火蓋的底端端面與苗火套凸臺的上端面相接觸,苗火蓋內壁和苗火套外壁形成一空間,同時在苗火套側壁和苗火蓋側壁上分別開設有通孔。由于設置了苗火套和苗火蓋,鍋體不會與點火芯發生接觸,因此不會將點火芯折斷,增加了爐頭的使用壽命。文檔編號F24C3/10GK202630146SQ20122018347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專利技術者黃建東 申請人:無錫利邦廚具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雙預混電子噴射爐頭,包括有底座,底座上架設一法蘭盤,法蘭盤內依次架設有擴風口、發火盤,擴風口和發火盤之間形成混合倉,由金屬芯和陶瓷外殼構成的點火芯依次穿過底座、法蘭盤、擴風口、發火盤,點火芯外套設套管,其點火芯上端延伸至套管外,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苗火套和苗火蓋,苗火套外套設于點火芯,同時內套設于套管,苗火套中部具有一凸臺,其苗火套凸臺的下端面與套管頂端端面相接觸,苗火套內部與套管內部相貫通;苗火蓋蓋在苗火套頂端,其苗火蓋的底端端面與苗火套凸臺的上端面相接觸,苗火蓋內壁和苗火套外壁形成一空間;在苗火套上部側壁和苗火蓋下部側壁上分別開設有數個通孔,苗火套通孔與苗火蓋通孔相互貫通,并與套管內部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建東,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利邦廚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