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本技術提供一種在土建結構工程中采用冷壓工藝連接鋼筋所使用的金屬套筒。將兩根鋼筋端部插入套筒,通過擠壓機使套筒變形與鋼筋握裹在一起的連接方式在土建結構工程中已被廣泛應用。這種連接方式的缺點在于鋼筋橫肋和套筒之間會產生剪切破壞,鋼筋和套筒滑脫。為防止滑脫,只好采用較長的套筒(目前常用7倍鋼筋名義直徑的長度)和較多的壓接箍道。以Ф32毫米帶肋鋼筋為例,套筒外徑56毫米,內徑38毫米,長度要取220毫米,每端壓接6箍道。另外,現用的套筒,無法用來連接不帶肋的光面鋼筋。本技術的目的是對上述套筒進行改進,增加套筒與鋼筋之間的咬合強度,便于縮短套筒長度,減少壓接箍道數,提高壓接效率,同時也便于使用連接光面鋼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內壁的中央部位是一段光面,從兩端到光面之間均勻分布著尖齒。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作詳細說明。附圖為連接兩根鋼筋的套筒在壓接前的結構縱向剖面圖。附圖所示的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其內壁的中央部位是一段光面1,兩根鋼筋的端部在此自由相接。從兩端到光面1之間的內壁上均勻分布著尖齒2。為增強套筒和鋼筋之間的抗拉力,尖齒2均向光面段傾斜,其傾角θ即為尖齒中心線與套筒母線所夾的銳角,一般取5至70度。尖齒2可采用切削加工成形,也可采用失臘澆鑄成形,然后經過熱處理硬化,尖齒表面硬度高于鋼筋表面的硬度。尖齒的高度一般在2至5毫米。將如圖連接好的套筒和鋼筋經擠壓機加壓,鋼筋和套筒緊密地壓合成一體,尖齒深深地咬入鋼筋的母材中,增強了接頭的抗剪力的抗拉力。以前述Ф32毫米帶肋鋼筋為例,所用套筒外徑、內徑相同,長度只需160毫米,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1.一種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內壁的中央部位是一段光面(1),從兩端到光面(1)之間均勻分布著尖齒(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郁,徐立眾,胡菁華,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鋼鐵工藝技術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