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的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水箱、矢量水泵、矢量電機和矢量變頻控制器,所述水箱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與市政管網相連,所述出水口與矢量水泵的進水端相連接,包括有穩流補償器、增壓泵、匯流總管、供水管和進水氣壓罐,所述增壓泵和穩流補償器依次設置在水箱的出水口上,所述進水氣壓罐與穩流補償器相連,所述穩流補償器分別與水箱的進水口和匯流總管相連通,兩個矢量水泵的出水端分別與供水管相連,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配備矢量泵,在供水設備中代替傳統的水泵,可以綜合節能高達20%以上,尤其是解決了傳統水泵在低頻時偏離高效區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機電一體化設計,易于控制,結構緊湊、簡單、美觀,運行供水可靠,并且方便維護,占地面積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無負壓供水設備,更具體地說,關于一種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
技術介紹
現有的傳統變頻供水設備由水箱、普通泵組及控制柜組成,水箱一般按用戶的最大的小時流量進行設計,從而經常是水箱的體積過大,安裝困難,占地空間大,傳統的水泵機組效率低,在變頻エ況下效率更低,造成能源的極大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通過本技術方案,可以大大的減少占地面積,矢量泵本身是ー種高效節能的泵,應用于供水設備中,大大節省了電能,而且解決了傳統的水泵在低頻下偏離高效區的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水箱、矢量水泵、矢量電機和矢量變頻控制器,所述矢量水泵固定在矢量電機的下方,變頻控制器設置在矢量電機上,所述水箱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ロ,所述進水ロ與市政管網相連,所述出水ロ與矢量水泵的進水端相連接,包括有穩流補償器、增壓泵、匯流總管、供水管和進水氣壓罐,所述增壓泵和穩流補償器依次設置在水箱的出水口上,所述進水氣壓罐與穩流補償器相連,所述穩流補償器分別與水箱的進水口和匯流總管相連通,兩個矢量水泵的進水端分別與匯流總管相連通,兩個矢量水泵的出水端分別與供水管相連,供水管與用戶管網相連。所述供水管上設置有供水隔膜式氣壓罐。所述穩流補償器與水箱的進水口相連通的支路上設置有電動控制閥、穩壓調節器和壓カ傳感器。所述水箱進水口上設置有水箱浮球閥,在水箱浮球閥的進水端和市政管網之間設置有防倒流器,所述穩流補償器與水箱的進水ロ相連通的支路中的電動控制閥與水箱浮球閥的進水端相連通。所述兩個矢量泵的出水端上設置有單向截止閥。所述增壓泵、壓カ傳感器和電動控制閥,通過控制柜和變頻控制器相電連。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配備矢量泵,在供水設備中代替傳統的水泵,可以綜合節能高達20%以上,尤其是解決了傳統水泵在低頻時偏離高效區的問題,本技術采用機電一體化設計,易于控制,結構緊湊、簡單、美觀,運行供水可靠,并且方便維護,占地面積小。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圖I的側視圖。圖中 ,I水箱、2矢量水泵、3矢量電機、4矢量變頻控制器、5進水口、6出水ロ、7穩流補償器、8增壓泵、9匯流總管、10供水管、11進水氣壓罐、12用戶管網、13供水氣壓罐、14電動控制閥、15穩壓調節器、16壓カ傳感器、17水箱浮球閥、18防倒流器、19單向截止閥、20控制柜、21市政管網。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ー步詳述。本技術涉及的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水箱I、矢量水泵2、矢量電機3和矢量變頻控制器4,所述矢量水泵2固定在矢量電機3的下方,矢量變頻控制器4設置在矢量電機3上,所述水箱I設置有進水ロ 5和出水ロ 6,所述進水ロ 5與市政管網相連,所述出水ロ 6與矢量水泵2的進水端相連接,包括有穩流補償器7、增壓泵8、匯流總管9、供水管10和進水氣壓罐11,所述增壓泵8和穩流補償器7依次設置在水箱I的出水ロ 6上,所述進水氣壓罐11與穩流補償器7相連,所述穩流補償器7分別與水箱I的進水口 5和匯流總管9相連通,兩個矢量水泵2的進水端分別與匯流總管9相連通,兩個矢量水泵2的出水端分別與供水管10相連,供水管10與用戶管網12相連。所述供水管10上設置有供水氣壓罐13。所述穩流補償器7與水箱I的進水口 5相連通的支路上設置有電動控制閥14、穩壓調節器15和壓カ傳感器16。所述水箱I進水口 5上設置有水箱浮球閥17,在水箱浮球閥17的進水端和市政管網21之間設置有防倒流器18,所述穩流補償器7與水箱I的進水口 5相連通的支路中的電動控制閥14與水箱浮球閥17的進水端相連通。所述兩個矢量泵2的出水端上設置有單向截止閥19。所述增壓泵8、壓カ傳感器16和電動控制閥14,通過控制柜20和變頻控制器4相電連。如圖所示,在工作時,市政管網21來水經由倒流防止器18接通,并連接水箱浮球閥17接入到水箱I中,水箱I的出水ロ 6經增壓泵8連接穩流補償器7,穩流補償器7通過匯流總管、矢量水泵2和單向截止閥19連通供水管10,送水到用戶管網12。使用中,當市政管網21供水量能夠滿足正常用水要求吋,市政管網21直接由開通的電動控制閥14經過穩壓調節器15進入到穩流補償器7,進水氣壓罐11進行壓カ調節,然后由矢量水泵2加壓后經供水管進入到用戶管網12,滿足用戶用水需要。本技術的實施例中,所述氣壓罐11為隔膜式壓カ罐,所述隔膜式壓カ罐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詳細贅述。當市政管網21不能滿足用水要求時,壓カ傳感器16檢測到市政管網來水壓カ下降,當信號反饋到控制柜20,控制柜20調節穩壓調節器15,用以改變電動控制閥14的開度,以不對市政管網21產生負壓影響,由于矢量水泵2前供水流量不能滿足用戶管網12要求,增壓泵8啟動,將水箱I內的水加壓至與市政管網21壓カ相同的水壓,流入穩流補償器7,與市政管網21來水匯合,經進水氣壓罐11穩壓保壓后,由兩個矢量水泵疊加增壓向用戶管網12供水,以彌補市政管網在供水不足時,還可以保證用戶管網12的正常供水需求。當用戶管網12用水量小或者停止用水時,矢量水泵2進入休眠,由供水氣壓罐保持一定的高壓水對用戶管網12進行穩壓保壓,當用戶管網12出現少量用水時,矢量水泵2不用再啟動,僅靠供水氣壓罐13的保壓作用向用戶管網12進行供水,大大節約了電能,延 長了矢量水泵2的使用壽命。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水箱、矢量水泵、矢量電機和矢量變頻控制器,所述矢量水泵固定在矢量電機的下方,矢量變頻控制器設置在矢量電機上,所述水箱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ロ,所述進水口與市政管網相連,所述出水ロ與矢量水泵的進水端相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穩流補償器、增壓泵、匯流總管、供水管和進水氣壓罐,所述增壓泵和穩流補償器依次設置在水箱的出水口上,所述進水氣壓罐與穩流補償器相連,所述穩流補償器分別與水箱的進水口和匯流總管相連通,兩個矢量水泵的進水端分別與匯流總管相連通,兩個矢量水泵的出水端分別與供水管相連,供水管與用戶管網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上設置有供水隔膜式氣壓罐。3.根據權利要求所述的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流補償器與水箱的進水口相連通的支路上設置有電動控制閥、穩壓調節器和壓カ傳感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進水口上設置有水箱浮球閥,在水箱浮球閥的進水端和市政管網之間設置有防倒流器,所述穩流補償器與水箱的進水口相連通的支路中的電動控制閥與水箱浮球閥的進水端相連通。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矢量泵的出水端上設置有單向截止閥。6.根據權利要求I或3中所述的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泵、壓カ傳感器和電動控制閥,通過控制柜和矢量變頻控制器相電連。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的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水箱、矢量水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箱式矢量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水箱、矢量水泵、矢量電機和矢量變頻控制器,所述矢量水泵固定在矢量電機的下方,矢量變頻控制器設置在矢量電機上,所述水箱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與市政管網相連,所述出水口與矢量水泵的進水端相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穩流補償器、增壓泵、匯流總管、供水管和進水氣壓罐,所述增壓泵和穩流補償器依次設置在水箱的出水口上,所述進水氣壓罐與穩流補償器相連,所述穩流補償器分別與水箱的進水口和匯流總管相連通,兩個矢量水泵的進水端分別與匯流總管相連通,兩個矢量水泵的出水端分別與供水管相連,供水管與用戶管網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龍,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沃德水泵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