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梁體有可靠的橫向穩定性,無需采用抗拉拔支座,而且梁體簡潔、方便施工,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它包括梁體(10)和設置于橋墩(30)頂部的支座(20),所述梁體(10)按直線布置,其截面采用由頂板(13)、底板(14)和兩側腹板(11、12)構成的矩形箱型截面,在梁體(10)兩端與支座(20)相對應的底部各設置鋼筋混凝土底座(15),鋼筋混凝土底座(15)沿梁體(10)橫向向兩側腹板(11、12)外延伸且與梁體(10)構成整體結構。(*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軌道梁,特別涉及一種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
技術介紹
在磁浮軌道交通中,車輛需要“抱梁”運行,梁體通常較窄,橫向穩定性較差。目前常用的軌道梁結構形式主要有梯形箱梁和U形小箱梁兩種結構形式。梯形箱梁,截面為“上小下大”的梯形,底板較寬并帶有翼緣,該種結構形式雖然能夠拉開底板支座橫向布置間距、增加梁體的橫向穩定性,但是底板設置翼緣并加寬底板,導致梁體的工程量增加;同時底板翼緣通長設置,混凝土澆筑及振搗都比較困難,梁體模板拆除也極易造成混凝土的剝離,很難保證施工質量。U形小箱梁結構是中低速磁浮軌道交通中常用的橋梁結構形式,該梁沿梁長方向全截面都為“U”形,僅在支座位置處取消梁底倒圓處理,做成矩形。由于梁體較窄,底板支座間距較小,為了保持梁體的橫向穩定性,軌道梁支座必須采用抗拉拔支座。當軌道梁位于縱坡上是,梁體傾斜,必須采用不同支座預埋鋼板,來調整軌道梁的縱坡,給支座安裝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梁體有可靠的橫向穩定性,無需采用抗拉拔支座,而且梁體簡潔、方便施工,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的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包括梁體和設置于橋墩頂部的支座,其特征是所述梁體按直線布置,其截面采用由頂板、底板(14)和兩側腹板構成的矩形箱型截面,在梁體兩端與支座相對應的底部各設置鋼筋混凝土底座,鋼筋混凝土底座沿梁體橫向向兩側腹板外延伸且與梁體構成整體結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梁體簡潔、方便施工,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支座橫向布置間距大,梁體有可靠的橫向穩定性,無需采用抗拉拔支座,便于支座的選用與安裝;軌道梁對線路縱坡適應能力強,受力合理,方便調整梁體傾角,線路縱坡地段支座選用與安裝無特殊要求。附圖說明本說明書包括如下三幅附圖圖I是本技術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沿圖I中A-A線的剖面圖;圖3是沿圖I中B-B線的剖面圖。圖中示出構件、部位名稱及所對應的標記梁體10、腹板11、腹板12、頂板13、底板14、鋼筋混凝土底座15、支座20、橋墩30。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參照圖I和圖3,本技術的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包括梁體10和設置于橋墩30頂部的支座20,所述梁體10按直線布置,其截面采用由頂板13、底板14和兩側腹板11、12構成的矩形箱型截面,在梁體10兩端與支座20相對應的底部各設置鋼筋混凝土 15,鋼筋混凝土底座15沿梁體10橫向向兩側腹板11、12外延伸且與梁體10構成整體結構,即鋼筋混凝土底座15與梁體10鋼筋整體綁扎,混凝土整體澆注。梁端設置鋼筋混凝土底座15,便于拉開支座20布置橫向間距,無需采用抗拉拔支座的前提下提高了梁體10的橫向穩定性。通過調整梁端混凝土底座的高度Ah,可以方便調整梁體10的傾斜角度.梁體10傾斜后的梁端截面與梁體上下面仍然保持垂直關系,避免設置豎直梁縫在梁端形成銳角結構,受力更加合理。鋼筋混凝土底座15下表面相對于梁體10水平,支座20安裝方便。參照圖2和圖3,為確保梁端梁體10向鋼筋混凝土底座15傳力的可靠性,所述梁 體10在梁端鋼筋混凝土底座設置部位處,其頂板13、底板14和兩側腹板11、12的厚度加厚。參照圖2,為使梁體10截面簡潔,方便施工,所述梁體10兩端兩鋼筋混凝土底座15之間,兩側腹板11、12與底板14的交匯部位圓滑過渡。以上所述只是用圖解說明本技術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將本技術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體結構和適用范圍內,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于本技術所申請的專利范圍。權利要求1.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包括梁體(10)和設置于橋墩(30)頂部的支座(20),其特征是所述梁體(10)按直線布置,其截面采用由頂板(13)、底板(14)和兩側腹板(11、12)構成的矩形箱型截面,在梁體(10)兩端與支座(20)相對應的底部各設置鋼筋混凝土底座(15),鋼筋混凝土底座(15)沿梁體(10)橫向向兩側腹板(11、12)外延伸且與梁體(10)構成整體結構。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其特征是所述梁體(10)在兩端鋼筋混凝土底座(15)設置部位處,其頂板(13)、底板(14)和兩側腹板(11、12)的厚度加厚。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其特征是所述梁體(10)兩端鋼筋混凝土底座(15)之間,兩側腹板(11、12)與底板(14)的交匯部位圓滑過渡。專利摘要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梁體有可靠的橫向穩定性,無需采用抗拉拔支座,而且梁體簡潔、方便施工,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它包括梁體(10)和設置于橋墩(30)頂部的支座(20),所述梁體(10)按直線布置,其截面采用由頂板(13)、底板(14)和兩側腹板(11、12)構成的矩形箱型截面,在梁體(10)兩端與支座(20)相對應的底部各設置鋼筋混凝土底座(15),鋼筋混凝土底座(15)沿梁體(10)橫向向兩側腹板(11、12)外延伸且與梁體(10)構成整體結構。文檔編號E01D19/00GK202626818SQ201220229068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專利技術者周永禮, 許志艷, 陳列, 楊平, 繆慶華, 許敏 申請人: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中低速磁浮直線軌道梁,包括梁體(10)和設置于橋墩(30)頂部的支座(20),其特征是:所述梁體(10)按直線布置,其截面采用由頂板(13)、底板(14)和兩側腹板(11、12)構成的矩形箱型截面,在梁體(10)兩端與支座(20)相對應的底部各設置鋼筋混凝土底座(15),鋼筋混凝土底座(15)沿梁體(10)橫向向兩側腹板(11、12)外延伸且與梁體(10)構成整體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永禮,許志艷,陳列,楊平,繆慶華,許敏,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