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各道路設置如下:由西至東方向設置地面機車直行道、地面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地面機車左轉道、高架機車右轉道;由東至西方向設置高架機車直行道、高架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高架機車左轉道、地面機車右轉道;由南向北方向設置地下機車直行道、地下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高架機車右轉道、高架機車左轉道、一段高架機車直行道、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由北向南方向設置地下機車直行道、地下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地面機車左轉道、地面機車右轉道、有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用性強,設置合理,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通過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流,極大的提高車輛的運行速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十字路口的交通通行立體交通架構,特別是一種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立交橋,體積巨大,形態繁瑣,建筑成本高,功能不齊全,還需要使用紅綠燈進行輔助,且不能很好地實現機車左轉及掉頭的功能,沒有解決行人及非機車暢快通過馬路的問題,導致交通不暢快,影響居民生活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置更為合 理、通行方便快捷的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技術是一種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其特點是,該立交橋的各道路設置如下(I)由西至東方向設置地面機車(指機動車輛)直行道,地面非機車(指非機動車輛)與行人直行道,~■者相鄰;設置地面機車左轉道,該地面機車左轉道從地面向左轉彎后連接一段由南向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設置高架機車右轉道,該高架機車右轉道向右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北向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2)由東至西方向設置高架機車直行道,高架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二者相鄰;設置高架機車左轉道,該高架機車左轉道向左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北向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該高架機車直行道的末端延伸至地面自北向南直行,并從由南向北方向的高架機車左轉道下穿過;設置地面機車右轉道,該地面機車右轉道向右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南向北的地面機車直行道;(3)由南向北方向設置地下機車直行道,地下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二者相鄰;設置高架機車右轉道,該高架機車右轉道向右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西向東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設置高架機車左轉道,該高架機車左轉道向左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東向西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設置一段高架機車直行道,該高架機車直行道與由西至東方向的地面機車左轉道相接;設置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該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調頭后切換至由北向南方向的地下機車直行道;(4)由北向南方向設置地下機車直行道,地下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二者相鄰;設置地面機車左轉道,該地面機車左轉道從由南向北方向的高架機車直行道下穿過;設置地面機車右轉道;設置有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該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調頭后切換至由南向北方向的地下機車直行道。本技術一種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中,優選的技術方案是由南向北方向設置的高架機車右轉道與由東向西方向的高架機車左轉道相鄰;由南向北方向設置的高架機車左轉道與由西向東方向的高架機車右轉道相鄰。本技術一種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中還可以在各地下通道與地面之間,地面與高架之間設置行人階梯,供行人從東西路轉到南北,或者從南北轉到東西路。本技術一種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中,還可以在在地面上還設有供南北方向的非機動車左轉、東西方向的非機動車右轉、南北方向的非機動車右轉、以及東西方向的非機動車左轉的4條非機動車道。本技術非機動車道可以供行人或非機動車雙向行走。本技術中所述的地面是相對于高架和地下而言的,各高架、地下道路的起始端和末端都是與地面道路相接的。本技術中所述的東西、南北方向屬于相對概念,在設置時可以互換。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及技術效果I、本技術實用性強,設置合理,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尤其適合道路交叉密集的城市街道。可以在原有的紅綠燈路面可以直接改造,不需要新增一寸土地。本立交橋最高部分不足6米,不影響城市規劃。2、本技術通過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流,極大的提高車輛的運行速度。通過地下及地面右轉相結合,徹底解決了機動車右轉與非機動車,行人交匯的現象,極大地提高了機動車的通行效率。3、本技術構思巧妙,功能全,可以實現機動車、非機動車各個方向的直行、左轉、右轉、通過道路之間的人性階梯可以實現行人在交叉路口的自由通行。可以實現部分掉頭。通行效率高,各個方向的機動車非機動車都有專用車道,無交織點、無沖突點、無交匯點,且不需要使用紅綠燈,節約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進一步描述本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技術,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實施例I,參照圖I,一種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該立交橋的各道路設置如下(I)由西至東方向設置地面機車直行道2,地面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1,二者相鄰;設置地面機車左轉道4,該地面機車左轉道4從地面向左轉彎后連接一段由南向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18 ;設置高架機車右轉道3,該高架機車右轉道3向右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北向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2)由東至西方向設置高架機車直行道11,高架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10,二者相鄰;設置高架機車左轉道13,該高架機車左轉道13向左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北向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該高架機車直行道的末端延伸至地面自北向南直行,并從由南向北方向的高架機車左轉道19下穿過;設置地面機車右轉道12,該地面機車右轉道12向右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南向北的地面機車直行道;(3)由南向北方向設置地下機車直行道16,地下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15,二者相鄰;設置高架機車右轉道14,該高架機車右轉道20向右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西向東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設置高架機車左轉道19,該高架機車左轉道19向左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東向西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設置一段高架機車直行道18,該高架機車直行道18與由西至東方向的地面機車左轉道4相接;設置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17,該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17調頭后切換至由北向南方向的地下機車直行道6;(4)由北向南方向設置地下機車直行道6,地下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5,二者相鄰;設置地面機車左轉道8,該地面機車左轉道8從由南向北方向的高架機車直行道18下穿過;設置地面機車右轉道7 ;設置有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20,該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20調頭后切換至由南向北方向的地下機車直行道16。實施例2,實施例I所述的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中由南向北方向設置的高架機車右轉道14與由東向西方向的高架機車左轉道13相鄰;由南向北方向設置的高架機車左轉道19與由西向東方向的高架機車右轉道3相鄰。實施例3,實施例I或2所述的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中在各地下通道與地面之間,地面與高架之間設置行人階梯,供行人從東西路轉到南北,或者從南北轉到東西路。實施例4,實施例I或2或3所述的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中在地面上還設有供南北方向的非機動車左轉、東西方向的非機動車右轉、南北方向的非機動車右轉、以及東西方向的非機動車左轉的4條非機動車道9。權利要求1.一種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其特征在于,該立交橋的各道路設置如下 (1)由西至東方向 設置地面機車直行道,地面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二者相鄰; 設置地面機車左轉道,該地面機車左轉道從地面向左轉彎后連接一段由南向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 設置高架機車右轉道,該高架機車右轉道向右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北向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 (2)由東至西方向 設置高架機車直行道,高架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二者相鄰; 設置高架機車左轉道,該高架機車左轉道向左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北向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該高架機車直行道的末端延伸至地面自北向南直行,并從由南向北方向的高架機車左轉道下穿過; 設置地面機車右轉道,該地面機車右轉道向右轉彎后繼續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十字路口免紅綠燈立交橋,其特征在于,該立交橋的各道路設置如下:(1)由西至東方向:設置地面機車直行道,地面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二者相鄰;設置地面機車左轉道,該地面機車左轉道從地面向左轉彎后連接一段由南向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設置高架機車右轉道,該高架機車右轉道向右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北向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2)由東至西方向:設置高架機車直行道,高架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二者相鄰;設置高架機車左轉道,該高架機車左轉道向左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北向南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該高架機車直行道的末端延伸至地面自北向南直行,并從由南向北方向的高架機車左轉道下穿過;設置地面機車右轉道,該地面機車右轉道向右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南向北的地面機車直行道;(3)由南向北方向:設置地下機車直行道,地下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二者相鄰;設置高架機車右轉道,該高架機車右轉道向右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西向東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設置高架機車左轉道,該高架機車左轉道向左轉彎后繼續延伸出一段由東向西的高架機車直行道;設置一段高架機車直行道,該高架機車直行道與由西至東方向的地面機車左轉道相接;設置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該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調頭后切換至由北向南方向的地下機車直行道;(4)由北向南方向:設置地下機車直行道,地下非機車與行人直行道,二者相鄰;設置地面機車左轉道,該地面機車左轉道從由南向北方向的高架機車直行道下穿過;設置地面機車右轉道;設置有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該地下機車左轉調頭道調頭后切換至由南向北方向的地下機車直行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洪兵,
申請(專利權)人:周洪兵,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