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防粘料回轉式干燥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防粘料污泥回轉式干燥機,該干燥機內部依次分為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和第六區;第一區內部設有螺旋導料槽;第二區和第四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揚料板,第一揚料板端部設置有第一起重鏈條;第三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揚料板,揚料板端部設置有第二起重鏈條;第五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抄板;第六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抄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針對污泥干燥過程中粘度變化不同選擇不同的揚料板,并利用起重鏈條清理,保證了干燥機內壁清潔且不沾料。(*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干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粘料回轉式干燥機,其適用于造紙、沼渣、城廢廠污泥、化纖、煉油等產生的污泥的干燥。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用于污泥脫水的設備主要是板框式壓濾機,該機能夠將污泥脫水到干度50%,但是50%干度的污泥體積仍然濕度很高、體積很大,不能作為最終產品。滾筒類設備也有應用,但由于粘料嚴重不能正常開車,現有干燥機粘料的原因是污泥等漿狀物質在干燥時由濕到干的過程中其粘性在不斷變化,達到一定干度時粘性反而增強,揚料板和筒體由于得不到及時清理而粘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內壁清潔且不沾料的防粘料回轉式干燥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防粘料污泥回轉式干燥機,該干燥機內部依次分為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和第六區;第一區內部設有螺旋導料槽;第二區和第四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揚料板,第一揚料板端部設置有第一起重鏈條;第三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揚料板,揚料板端部設置有第二起重鏈條;第五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抄板;第六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抄板。上述防粘料污泥回轉式干燥機中,第一揚料板包括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的固定部和位于固定部前端的朝向揚料方向的折彎部,第一起重鏈條固定在折彎部的端部,且第一起重鏈條長度大于固定部與折彎部長度和。上述防粘料污泥回轉式干燥機中,第二揚料板包括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的小弧形部和大弧形部,小弧形部內弧面與揚料方向相反,大弧形部內弧面與揚料方向相同,第二起重鏈條固定在大弧形部的端部。上述防粘料污泥回轉式干燥機中,第一抄板包括連接部、第一折彎部及第二折彎部,連接部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第一折彎部與連接部的端部相連,第二折彎部與第一折彎部的端部相連,且第一折彎部及第二折彎部折彎方向均朝向抄料方向,且第二折彎部與干燥機筒壁軸向之間的夾角大于第一折彎部與干燥機筒壁軸向之間的夾角。上述防粘料污泥回轉式干燥機中,第二抄板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且截面為拱形結構。本技術有益效果I、針對污泥干燥過程中粘度變化不同選擇不同的揚料板,并利用起重鏈條清理,保證了干燥機內壁清潔且不沾料。2、借用現有回轉式干燥機成熟主體設備,保證設備制造過程不需要新的工裝、模具,只在內件構造加以改進。3、適應性強,能夠用于造紙、沼渣、城肥廠污泥、化纖、煉油等產生的污泥,也能用于煤泥干燥。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選定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第二區和第四區干燥機筒體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第三區干燥機筒體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第五區干燥機筒體內部結構示意圖。圖5為第六區干燥機筒體內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下述說明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參考附圖1,一種防粘料污泥回轉式干燥機,該干燥機內部依次分為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和第六區;第一區內部設有螺旋導料槽I;第二區和第四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揚料板2,第一揚料板端部設置有第一起重鏈條3 ;第三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揚料板4,揚料板端部設置有第二起重鏈條5 ;第五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抄板6 ;第六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抄板7。此種劃分主要依據為第一區為進料端,污泥濕度大,粘性小,設置螺旋導料槽I可以讓物料快速推進,第二區為分散區,將污泥預熱并分散成小塊;第三區物料濕度減小、粘度增加,必須將反粘料功能發揮到極致;第四區為造粒區,繼續干燥并把污泥造成小顆粒,污泥形成顆粒后能夠減少揚塵,利于尾氣處理;第五區和第六區為不同階段的強化干燥區。參考附圖2,第二區干燥機內部結構第一揚料板2包括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的固定部21和位于固定部前端的朝向揚料方向的折彎部22,第一起重鏈條3固定在折彎部22的端部,且第一起重鏈條3長度大于固定部與折彎部長度和。此種結構第一起重鏈條3可以清理第一揚料板2,同時還能將污泥分解為小顆粒,提高換熱效率。參考附圖3,第三區干燥機內部結構第二揚料板4包括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的小弧形部41和大弧形部42,小弧形部41內弧面與揚料方向相反,大弧形部42內弧面與揚料方向相同,第二起重鏈條5固定在大弧形部的端部。第二起重鏈條5可以清理第二揚料板4的各個面,這樣干燥機內就沒有了死角,徹底避免了粘料。第四區干燥機內部結構與第二區基本相同,第一揚料板2數量比第二區多,且高度高,這樣增加了揚料此時和料幕密度參考附圖4,第五區干燥機內部結構第一抄板6包括連接部61、第一折彎部62及第二折彎部63,連接部61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第一折彎部62與連接部61的端部相連,第二折彎部63與第一折彎部62的端部相連,且第一折彎部62及第二折彎部63折彎方向均朝向抄料方向,且第二折彎部63與干燥機筒壁軸向之間的夾角大于第一折彎部62與干燥機筒壁軸向之間的夾角。此結構增加了風阻,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熱風。參考附圖5,第六區干燥機內部結構第二抄板7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且截面為拱形結構。此結構可以橫向揚料,讓水分最低的物料與含濕量最低、濕度最高的新鮮熱風進行交換,可以強化干燥。通過此干燥機的熱交換,糊狀污泥體積減少了 70%且全部形成IOmm以下的顆粒,水分降到30%以下,可以直接加到鍋爐里燃燒,實現了資源化處理。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做任何形式的限制,雖然本技術已經通過上述實施例披露了,但是不能用于限定本技術,本領域人員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作出許多變化或改進的等效實施例,這些等效實施例應屬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防粘料回轉式干燥機,其特征在于該干燥機內部依次分為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和第六區;第一區內部設有螺旋導料槽;第二區和第四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揚料板,第一揚料板端部設置有第一起重鏈條;第三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揚料板,揚料板端部設置有第二起重鏈條;第五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抄板;第六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抄板。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防粘料回轉式干燥機,其特征在于第一揚料板包括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的固定部和位于固定部前端的朝向揚料方向的折彎部,第一起重鏈條固定在折彎部的端部,且第一起重鏈條長度大于固定部與折彎部長度和。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防粘料回轉式干燥機,其特征在于第二揚料板包括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的小弧形部和大弧形部,小弧形部內弧面與揚料方向相反,大弧形部內弧面與揚料方向相同,第二起重鏈條固定在大弧形部的端部。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防粘料回轉式干燥機,其特征在于第一抄板包括連接部、第一折彎部及第二折彎部,連接部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第一折彎部與連接部的端部相連,第二折彎部與第一折彎部的端部相連,且第一折彎部及第二折彎部折彎方向均朝向抄料方向,且第二折彎部與干燥機筒壁軸向之間的夾角大于第一折彎部與干燥機筒壁軸向之間的夾角。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任一項所述防粘料回轉式干燥機,其特征在于第二抄板沿干燥機筒壁軸向設置,且截面為拱形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防粘料回轉式干燥機。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防粘料污泥回轉式干燥機,該干燥機內部依次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粘料回轉式干燥機,其特征在于:該干燥機內部依次分為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和第六區;第一區內部設有螺旋導料槽;第二區和第四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揚料板,第一揚料板端部設置有第一起重鏈條;第三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揚料板,揚料板端部設置有第二起重鏈條;第五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抄板;第六區中干燥機內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抄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緒波,周洪亮,韓迎生,盛振成,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華屹重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