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織物芯管狀輸送帶,具體是一種軟搭接織物芯管狀輸送帶。
技術介紹
目前,輸送帶廠家生產的織物芯管狀輸送帶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織物芯管狀輸送帶搭接部位的反彈力對托輥過大時,會增加搭接部位和托輥的摩擦力,同時也會增加了織物芯管狀輸送帶邊部張力,導致織物芯管狀輸送帶搭接部位外側邊部出現磨損、開口、脫落的現象;織物芯管狀輸送帶搭接部位的反彈力對托輥過小時,就會出現因其剛性不足而造成塌管或成管保持性比較差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軟搭接織物芯管狀輸送帶。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軟搭接織物芯管狀輸送帶,包括內覆蓋膠和外覆蓋膠,在所述的內覆蓋膠與外覆蓋膠之間設置有若干層橫向平行分布的織物芯骨架,相鄰兩層的織物芯骨架間通過黏貼膠粘合,各層織物芯骨架的寬度由內覆蓋膠到外覆蓋膠的方向逐層減小,并且各層織物芯骨架同側端部的連線方向與輸送帶表面垂線方向之間的夾角為30° 60°。本技術織物芯管狀輸送帶骨架從上到下各層織物芯骨架寬度逐層遞減,各層織物芯骨架同側端部的連線方向與輸送帶表面垂線方向成30° 60°的角,這樣的設置在輸送帶搭接成管時,每層受力逐漸降低,經過反復的曲撓測試發現其不僅剛性保持率較高,成管性好,保證了長時間的運行后不會出現塌管,而且降低了搭接部位對托輥的反彈力和搭接部位的張力,同時增大了邊部與織物芯骨架的接觸面積,避免了織物芯管狀輸送帶在運輸過程中出現邊部磨損、開口、脫落的現象。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成管保持性能優異,避免了塌管和輸送帶邊部磨損、開口、脫落等問題,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經濟性。附圖說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軟搭接織物芯管狀輸送帶,包括內覆蓋膠(1)和外覆蓋膠(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內覆蓋膠(1)與外覆蓋膠(2)之間設置有若干層橫向平行分布的織物芯骨架(3),相鄰兩層的織物芯骨架(3)間通過黏貼膠(4)粘合,各層織物芯骨架(3)的寬度由內覆蓋膠(1)到外覆蓋膠(2)的方向逐層減小,并且各層織物芯骨架(3)同側端部的連線方向與輸送帶表面垂線方向之間的夾角為30°~6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強,李志剛,馬向東,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鳳凰膠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