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它包括立管、中管、頭管、五通及后扶手,所述頭管下方連接有前輪架,所述中管包括上管和下管,所述立管通過上管和下管與頭管連接,所述五通設在立管的下端,所述后扶手的一端的側面連接在五通上,所述后扶手連接五通的一端設有第一轉盤,所述第一轉盤與后扶手同軸固定,所述頭管的下端設有第二轉盤,所述第二轉盤與頭管同軸固定,所述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之間設有用于使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聯動的傳動帶。這種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可以通過后扶手控制自行車方向,使用比較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童車領域,具體講是ー種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技術背景兒童自行車車架一般包括立管、頭管、中管、五通、后叉片、后平叉及立叉,頭管下方設有用于安裝自行車前輪的前輪架,立管的上端用于安裝車座,中管連接在頭管和立管之間作為自行車橫梁,五通裝在立管下端,用于連接立管、中管以及后平叉,立叉的一端裝在立管的上部,后平叉的一端與五通連接,后平叉和立叉的另一端均與后叉片連接。為了讓兒童在騎車時起保護作用,一般會在兒童自行車車架上安裝有扶手,所述扶手一般設在立管的靠近后叉片的ー側,并連接在五通上。采用這種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大人可以在后面通過扶手扶著自行車,防止兒童騎車時跌倒受傷,但是這種結構,大人無法通過后扶·手控制自行車的方向,倘若兒童不會通過前把掌握方向時,大人只能再控制前把掌握方向,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可以通過后扶手控制自行車方向,使用比較方便的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提供一種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它包括立管、中管、頭管、五通及后扶手,所述頭管下方連接有前輪架,所述中管包括上管和下管,所述立管通過上管和下管與頭管連接,所述五通設在立管的下端,所述后扶手的一端的側面連接在五通上,所述后扶手連接五通的一端設有第一轉盤,所述第一轉盤與后扶手同軸固定,所述頭管的下端設有第二轉盤,所述第二轉盤與頭管同軸固定,所述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之間設有用于使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聯動的傳動帶。采用上述結構,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在后扶手的下端以及頭管的下端各設ー個轉盤,然后通過傳動帶使這兩個轉盤聯動,即轉動后扶手帶動第一轉盤轉動,從而通過轉動帶帶動第二轉盤轉動,即可帶動頭管轉動,從而帶動設在頭管下方的前輪架轉動,完成方向的調節,這樣大人可通過后扶手直接掌握自行車的方向,不再需要同時控制前把,使用比較方便。作為優選,所述傳動帶為ー頭尾連接成環的鋼絲繩,所述鋼絲繩緊箍在第一轉盤及第ニ轉盤的側面。鋼絲繩的中間部分扣在下管的下側,采用鋼絲繩作為傳動帶,成本低,不易磨損,而且強度高,壽命長。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的結構示意圖之ー;附圖2為本技術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的結構示意圖之ニ ;如圖所示1、后扶手,2、立管,3、上管,4、下管,5、頭管,6、五通,7、第一轉盤,8、第ニ轉盤,9、傳動帶,10、前輪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詳細說明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它包括立管2、中管、頭管5、五通6及后扶手I,所述頭管5下方連接有前輪架10,所述中管包括上管3和下管4,所述立管2通過上管3和下管4與頭管5連接,所述五通6設在立管2的下端,所述后扶手I的一端的側面連接在五通6上,所述后扶手I連接五通6的一端設有第一轉盤7,所述第一轉盤7與后扶手I同軸固定,所述頭管5的下端設有第二轉盤8,所述第二轉盤8與頭管5同軸固定,所述第一轉盤7和第二轉盤8之間設有用于使第一轉盤7和第二轉盤8聯動的傳動帶9。 所述傳動帶9為ー頭尾連接成環的鋼絲繩,所述鋼絲繩緊箍在第一轉盤7及第ニ轉盤8的側面。鋼絲繩的中間部分扣在下管4的下側,采用鋼絲繩作為傳動帶,成本低,不易磨損,而且強度高,壽命長。本實施例中鋼絲繩露在外界的部分還設有包著鋼絲繩的繩套。可以更好的保護鋼絲繩。本技術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在后扶手的下端以及頭管的下端各設ー個轉盤,然后通過傳動帶使這兩個轉盤聯動,即轉動后扶手帶動第一轉盤轉動,從而通過轉動帶帶動第二轉盤轉動,即可帶動頭管轉動,從而帶動設在頭管下方的前輪架轉動,完成方向的調節,這樣大人可通過后扶手直接掌握自行車的方向,不再需要同時控制前把,使用比較方便。權利要求1.一種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它包括立管(2)、中管、頭管(5)、五通(6)及后扶手(1),所述頭管(5)下方連接有前輪架(10),所述中管包括上管(3)和下管(4),所述立管(2)通過上管(3)和下管(4)與頭管(5)連接,所述五通(6)設在立管(2)的下端,所述后扶手(I)的一端的側面連接在五通(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扶手(I)連接五通(6)的一端設有第一轉盤(7),所述第一轉盤(7)與后扶手(I)同軸固定,所述頭管(5)的下端設有第二轉盤(8),所述第二轉盤(8)與頭管(5)同軸固定,所述第一轉盤(7)和第二轉盤(8)之間設有用于使第一轉盤(7 )和第二轉盤(8 )聯動的傳動帶(9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帶(9)為一頭尾連接成環的鋼絲繩,所述鋼絲繩緊箍在第一轉盤(7)及第二轉盤(8)的側面。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它包括立管、中管、頭管、五通及后扶手,所述頭管下方連接有前輪架,所述中管包括上管和下管,所述立管通過上管和下管與頭管連接,所述五通設在立管的下端,所述后扶手的一端的側面連接在五通上,所述后扶手連接五通的一端設有第一轉盤,所述第一轉盤與后扶手同軸固定,所述頭管的下端設有第二轉盤,所述第二轉盤與頭管同軸固定,所述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之間設有用于使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聯動的傳動帶。這種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可以通過后扶手控制自行車方向,使用比較方便。文檔編號B62K9/00GK202624495SQ201220327840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專利技術者李賢成 申請人:寧波小星星車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后扶手的兒童自行車車架,它包括立管(2)、中管、頭管(5)、五通(6)及后扶手(1),所述頭管(5)下方連接有前輪架(10),所述中管包括上管(3)和下管(4),所述立管(2)通過上管(3)和下管(4)與頭管(5)連接,所述五通(6)設在立管(2)的下端,所述后扶手(1)的一端的側面連接在五通(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扶手(1)連接五通(6)的一端設有第一轉盤(7),所述第一轉盤(7)與后扶手(1)同軸固定,所述頭管(5)的下端設有第二轉盤(8),所述第二轉盤(8)與頭管(5)同軸固定,所述第一轉盤(7)和第二轉盤(8)之間設有用于使第一轉盤(7)和第二轉盤(8)聯動的傳動帶(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賢成,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小星星車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