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動汽車前縱向受力的獨立懸掛裝置,包括汽車前梁,汽車前梁上設置有槽鋼,槽鋼倒扣在汽車前梁上,獨立搖臂的一端插入槽鋼的槽內,并通過螺栓與汽車前梁固定,獨立搖臂的另一端與前輪連接,獨立搖臂為“h”型,兩個獨立搖臂分別連接兩個前輪,兩個獨立搖臂上分別設置有兩個減震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受力方向是縱向受力的,其前輪受到碰撞后不易變形,車輪的運動方向為上下運動,因而不會出現吃胎現象。結構簡單,耐用,可靠,易駕駛,維修保養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節能、提高了車速、加長了續行里程,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實用價值。(*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電動汽車
,具體涉及一種電動汽車前縱向受力的獨立懸掛裝置。
技術介紹
環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們正在探索、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來驅動汽車。現已發現和開發的如風力汽車、磁動力汽車、太陽能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但這些新能源汽車結構復雜,體型笨拙,效率低下,且不適合長途運行,因此這些新能源汽車實際用途不大,因此沒能夠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應用。為解決現有的環境問題及能源問題,人們研發并推廣了電動汽車,電動汽車以其 零排放逐漸的被人們所接受,而且,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其原有的不能夠長途使用及充電問題逐漸得到解決,因此,電動汽車的用戶越來越多,但是,目前市場上的電動汽車,其前置懸掛裝置仍然采用的是常規的汽車懸掛裝置,即老式的、麥弗遜多連桿側向受力的懸掛裝置,電動汽車其能夠攜帶的能源本就有限,因此,應該盡可能的減少車身自重,減少不必要能能源浪費,使有限的能源盡可能的用在供汽車行駛上,但傳統的汽車懸掛裝置結構復雜笨重,導致整個電動汽車重量重,而且傳統汽車懸掛裝置是側向受力的,前輪受到碰撞后極易發生側向變形,吃胎現象嚴重,因此傳統的汽車玄關裝置已經不能滿足電動汽車發展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綜上所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前縱向受力的獨立懸掛裝置,它的受力方向是縱向受力的,其前輪受到碰撞后不易變形,車輪的運動方向為上下運動,因而不會出現吃胎現象。結構簡單,耐用,可靠,易駕駛,維修保養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節能、提高了車速、加長了續行里程,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實用價值。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動汽車前縱向受力的獨立懸掛裝置,包括汽車前梁,其中所述的汽車前梁上設置有槽鋼,槽鋼倒扣在汽車前梁上,獨立搖臂的一端插入槽鋼的槽內,并通過螺栓與汽車前梁固定,獨立搖臂的另一端與前輪連接,獨立搖臂為“h”型,兩個獨立搖臂分別連接兩個前輪,兩個獨立搖臂上分別設置有兩個減震器。進一步,所述的兩個減震器外均套有彈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I、本技術的受力方向是縱向受力的,其前輪受到碰撞后不易變形,車輪的運動方向為上下運動,因而不會出現吃胎現象。結構簡單,耐用,可靠,易駕駛,維修保養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節能、提高了車速、加長了續行里程,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實用價值。2、本技術結構簡單,安裝維修維護方便,可有效的降低電動汽車底盤的重量,從而減少電動汽車的整體重量,減少汽車行駛過程中的阻力,從而提高車速,降低能耗,使電動汽車攜帶的有限的能源盡可能的用在供汽車行駛上。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電動汽車前縱向受力的獨立懸掛裝置,包括汽車前梁1,汽車前梁I上設置有槽鋼3,槽鋼3倒扣在汽車前梁I上,獨立搖臂2的一端插入槽鋼3的槽內,并通過螺栓4與汽車前梁I固定,獨立搖臂2的另一端與前 輪7連接,獨立搖臂2為“h”型,兩個獨立搖臂2分別連接兩個前輪7,兩個獨立搖臂2上分別設置有兩個減震器5,兩個減震器5外均套有彈簧6。組裝時,先在汽車前梁I的上端面上焊接四個槽鋼3,槽鋼3倒扣焊接,然后將獨立搖臂2插入槽鋼3與汽車前梁形成的槽內,然后通過螺栓4將獨立搖臂2與汽車前梁I固定之后,在獨立搖臂2上安裝減震器5及彈簧6,最后將獨立搖臂2與汽車前輪7連接即可。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是對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說明而非限制,所屬
普通技術人員的等同替換或者根據現有技術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沒超出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思路和范圍,均應包含在本技術所要求的權利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汽車前縱向受力的獨立懸掛裝置,包括汽車前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車前梁(I)上設置有槽鋼(3),槽鋼(3)倒扣在汽車前梁(I)上,獨立搖臂(2)的一端插入槽鋼(3)的槽內,并通過螺栓(4)與汽車前梁(I)固定,獨立搖臂(2)的另一端與前輪(7)連接,獨立搖臂(2)為“h”型,兩個獨立搖臂(2)分別連接兩個前輪(7),兩個獨立搖臂(2)上分別設置有兩個減震器(5)。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汽車前縱向受力的獨立懸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減震器(5 )外均套有彈簧(6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動汽車前縱向受力的獨立懸掛裝置,包括汽車前梁,汽車前梁上設置有槽鋼,槽鋼倒扣在汽車前梁上,獨立搖臂的一端插入槽鋼的槽內,并通過螺栓與汽車前梁固定,獨立搖臂的另一端與前輪連接,獨立搖臂為“h”型,兩個獨立搖臂分別連接兩個前輪,兩個獨立搖臂上分別設置有兩個減震器。本技術的受力方向是縱向受力的,其前輪受到碰撞后不易變形,車輪的運動方向為上下運動,因而不會出現吃胎現象。結構簡單,耐用,可靠,易駕駛,維修保養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節能、提高了車速、加長了續行里程,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實用價值。文檔編號B60G21/05GK202623844SQ20122019623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4日專利技術者李復活 申請人: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汽車前縱向受力的獨立懸掛裝置,包括汽車前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車前梁(1)上設置有槽鋼(3),槽鋼(3)倒扣在汽車前梁(1)上,獨立搖臂(2)的一端插入槽鋼(3)的槽內,并通過螺栓(4)與汽車前梁(1)固定,獨立搖臂(2)的另一端與前輪(7)連接,獨立搖臂(2)為“h”型,兩個獨立搖臂(2)分別連接兩個前輪(7),兩個獨立搖臂(2)上分別設置有兩個減震器(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復活,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