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表面帶肋鋼筋的矯直設備。目前,建筑行業正大量使用冷軋帶肋鋼筋,而國內生產的這類鋼筋均是以盤條的形式向用戶提供,用戶為了在中小預應力混凝土構件中使用冷軋帶肋鋼筋,需對其進行矯直,而國內現有的鋼筋矯直機(如回轉式矯直機)均未很好地考慮在矯直過程中模塊對鋼筋表面橫肋的損傷問題,模塊與鋼筋表面相對滑動時造成有害的徑向和橫向磨損,因此用這類矯直機矯直帶肋鋼筋時,將造成鋼筋表面橫肋的嚴重損傷,從而降低了鋼筋的機械性能。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已知技術存在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可減少鋼筋表面損傷的矯直機。本技術的目的是用如下方式實現的矯直機上帶有回轉體(1)、壓下量調整機構(2)、Y形托架(3)和輥子(4),其中輥子(4)為雙曲線形,其軸為定軸,輥子(4)的自轉軸線與鋼筋軸線成一個角度,輥子支撐軸固定在可旋轉的Y形托架(3)上,Y形托架(3)固定在回轉體(1)頂端。在輥子(4)的上方通過Y形支架連接壓下量調整機構(2),輥子(4)在回轉體上為奇數交錯分布。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矯直輥的軸線與鋼筋軸線成一角度,矯直輥隨回轉體繞鋼筋的公轉也自轉,將鋼筋的滑動摩擦改為滾輪對鋼筋的滾動摩擦,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帶肋鋼筋表面的損傷。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俯視圖在圖1中(1)回轉體;(2)壓下量調整機構;(3)Y形托架;(4)輥子。圖1、圖2是本技術的實施例壓下量調整裝置(2)通過螺栓和墊片調整Y形支架的高低和角度,回轉體上帶有五個輥子,上下交錯分布。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肋鋼筋矯直機,其上帶有回轉體(1)、壓下量調整機構(2)、Y形托架(3)和輥子(4),其特征在于:輥子(4)為雙曲線形,其軸為定軸,輥子(4)的自轉軸線與鋼筋軸線成一個角度,輥子支撐軸固定在可旋轉的Y形托架(3)上,Y形托架(3)固定在回轉體(1)頂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肋鋼筋矯直機,其上帶有回轉體(1)、壓下量調整機構(2)、Y形托架(3)和輥子(4),其特征在于輥子(4)為雙曲線形,其軸為定軸,輥子(4)的自轉軸線與鋼筋軸線成一個角度,輥子支撐軸固定在可旋轉的Y形托架(3)上,Y...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平,張強,馮京躍,林成平,張戰波,
申請(專利權)人:冶金工業部北京冶金設備研究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