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密封部件以及液體噴射頭和液體噴射裝置,其能夠充分滿足密封部件的定位精度和密封性的雙方。其中,密封部件(60)被配置在,設置有第一液體流道的第一部件、和設置有與第一液體流道連通的第二液體流道的第二部件之間,并具備:多個連通口(61(61A~61D));加固部(64),在所述加固部(64)上設置有各個連通口(61(61A~61D));至少兩個第一基準孔(62(62A~62C));脆弱部(65),其被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62(62A~62C))之間,并且與所述加固部64相比更脆弱;第二基準孔(63(63A、63B)),其被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62(62A~62C))之間。(*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密封部件以及液體噴射頭和液體噴射裝置。
技術介紹
作為噴出液滴的液體噴射頭的典型示例,可列舉出噴出油墨滴的噴墨式記錄頭。作為這種噴墨式記錄頭,例如提出了如下的記錄頭,即,具備從噴嘴開口噴出油墨滴的頭主體以及頭支架,且在頭主體與頭支架之間設置了對各個流道間進行密封的密封部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3)。這些密封部件需要在頭主體與頭支架之間以比較高的精度進行定位。具體而言,需要對頭主體以及頭支架的液體流道、和密封部件的連通口以比較高的精度進行定位。在這種密封部件的高精度的定位中,通過在密封部件上設置用于插入定位銷的基準孔,并將 定位銷定位在頭支架或頭主體上,且利用定位銷而將密封部件定位在頭支架或頭主體上,從而使密封部件在平面上的方向被固定。但是,密封部件的連通口越遠離基準孔,越會由密封部件的彎曲等原因而導致位置精度和形狀的維持精度降低,從而存在無法實施密封部件相對于其他部件的高精度的定位的問題。而且,如果密封部件的連通口從其他部件的液體流道偏移,則還會出現對與連通口連通的液體流道的密封性降低,從而有可能發生液體泄漏等的問題。此外,當連通口從液體流道偏移時,在偏移的密封部件處容易存留氣泡,從而存留并變大了的氣泡將從噴嘴被排出而成為漏點的原因。此外,由于連通口的位置偏移,有可能會導致在液體流道中流動的液體的流道阻力發生變化,從而成為發生噴出不良的原因。此外,設置有多個連通口的密封部件,在對各個連通口進行定位時,需要對密封部件進行拉伸,但在該種情況下,由于對密封部件的拉伸,將會導致連通口發生變形、或者連通口相對于定位銷(基準孔)的位置發生偏移等,從而會產生與上述問題相同的狀況。另外,這種問題不僅存在于噴墨式記錄頭上,還同樣存在于噴射油墨以外的液體的液體噴射裝置上。另外,并不限定于噴墨式記錄頭中所使用的密封部件,對于介于任意的部件之間的密封部件,一般都存在同樣的問題。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8-238752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9-214368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10-079649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這種情況,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充分滿足密封部件的定位精度和密封性這雙方的密封部件以及液體噴射頭和液體噴射裝置。用于解決上述課題的本技術的方式為一種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其被配置在設置有第一液體流道的第一部件、與設置有第二液體流道的第二部件之間,其中,所述第二液體流道連通于所述第一液體流道,并且,所述密封部件具備多個連通口 ;加固部,在所述加固部上設置有各個連通口 ;至少兩個第一基準孔;脆弱部,其被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之間,且與所述加固部相比更脆弱;第二基準孔,其被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之間。在所涉及的方式中,能夠通過兩個第一基準孔而實施對多個連通口的定位,并且能夠通過脆弱部的拉伸,來吸收由于插入至兩個第一基準孔中的基準銷的公差而產生的位置偏移,進而抑制加固部的拉伸,并抑制連通口的變形和位置偏移,從而高精度地對連通口進行定位。此外,通過在兩個第一基準孔之間設置第二基準孔,從而能夠抑制由于兩個第一基準孔之間的密封部件的彎曲而導致的連通口的位置偏移,從而能夠高精度地對連通口進行定位。在此,優選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連通口被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之間。根據此方式,能夠高精度地實施對設置在兩個第一基準孔之間的連通口的定位。此外,優選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第一基準孔被設置在每個連通口上。根據此方式,能夠通過第一基準孔而高精度地實施對連通口的定位。·此外,優選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二基準孔被設置在所述脆弱部上。根據此方式,通過第二基準孔而進一步減少了脆弱部的截面面積,從而使脆弱部變得易于拉伸。此外,優選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連通口被配置在連接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的直線上。根據此方式,尤其能夠高精度地實施對設置在連接兩個第一基準孔的直線上的連通口的定位。此外,優選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第二基準孔被配置在連接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的直線上。根據此方式,能夠有效地實施通過第二基準孔對位置偏移的抑制。此外,優選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第一基準孔的直徑為,被插入至該第一基準孔中的基準銷的最大直徑以下。根據此方式,能夠抑制由于第一基準孔與基準銷之間的間隙而產生的位置偏移。另外,本技術的其他方式為一種液體噴射頭,其特征在于,具備液體噴射頭主體,其形成有使液體流過的第一液體流道,并通過壓力產生單元而從噴嘴開口噴射液體;頭支架,其具有第二液體流道,所述第二液體流道的一端側連通于貯留液體的貯留部件,并且另一端側連通于所述第一液體流道;密封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液體噴射頭主體與所述頭支架之間,并且,所述密封部件具備多個連通口 ;加固部,在所述加固部上設置有各個連通口 ;至少兩個第一基準孔;脆弱部,其被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之間,且與所述加固部相比更脆弱;第二基準孔,其被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之間。在所涉及的方式中,能夠通過兩個第一基準孔而實施對多個連通口的定位,并且能夠通過脆弱部的拉伸,來吸收由于插入至兩個第一基準孔中的基準銷(頭主體和頭支架)的公差而產生的位置偏移,進而抑制加固部的拉伸,并抑制連通口的變形和位置偏移,從而對連通口高精度地進行定位。此外,通過在兩個第一基準孔之間設置第二基準孔,從而能夠抑制由于兩個第一基準孔之間的、密封部件的彎曲而導致的連通口的位置偏移,從而能夠高精度地對連通口進行定位。此外,本技術的其他方式為一種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上述方式的液體噴射頭。在所涉及的方式中,能夠實現抑制了液體的泄漏和液滴的噴出不良等的、穩定性較高的液體噴射裝置。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體噴射裝置的模式圖。圖2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頭的分解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頭的主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頭主體的剖視 圖。圖5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立體圖。圖6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俯視圖。圖7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剖視圖。圖8(a)和圖8(b)為表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定位狀態的、密封部件的俯視圖。圖9為表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定位狀態的、密封部件的剖視圖。圖10為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立體圖。圖11為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根據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方式一根據圖I對噴墨式記錄裝置進行說明。如該圖所示,作為液體噴射裝置的噴墨式記錄裝置I具有作為液體噴射頭的噴墨式記錄頭(以下,又稱為頭)10。頭10被固定在搭載有墨盒2的滑架3上。滑架3呈上部開放的箱型,并以使頭10的噴嘴面暴露在滑架3的與記錄紙S相對的面(下表面)上的方式被安裝,并且收納有作為貯留部件的墨盒2。而且,來自該墨盒2的油墨被供給至頭10。滑架3經由正時皮帶4而被連接在步進電機5上,并在記錄紙S的紙寬方向(主掃描方向)上往復移動。由此,在使滑架3進行移動的同時,將油墨滴噴出到記錄紙S的上表面上,從而通過點陣將圖像和文字印刷在記錄紙S上。另外,雖然在圖I的示例中,列舉出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被配置在設置有第一液體流道的第一部件、與設置有第二液體流道的第二部件之間,其中,所述第二液體流道連通于第一液體流道,所述密封部件具備:多個連通口;加固部,在所述加固部上設置有各個連通口;至少兩個第一基準孔;脆弱部,其被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之間,且與所述加固部相比更脆弱;第二基準孔,其被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基準孔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渡邊峻介,
申請(專利權)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