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尤其涉及ー種魚池。
技術介紹
目前室內養魚池結構一般為長方形或橢圓形,這些養魚池大多由鋼筋混凝土或磚砌構成。水泥池設有進出水設施,池子大多為平底結構,池頂設塑料網或鐵絲網防逃。在高密度飼養的情況下,魚類的糞便、殘料及其他有機碎屑沉積量很大,現有的排污裝置中有些 排污ロ設置不合理,難以將污物排盡,排污時需要反復沖水,浪費大量人力物力。污物沉積影響水質,容易引起魚類疾病。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結構簡單,高效排污的ー種隔板沉淀式魚池,包括魚池主體、進水管、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魚池主體下部設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置有圓孔,所述魚池主體底面設有向下呈45度角的梯形池底,所述池底上安置有ー排污泵,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設置在魚池主體邊側,所述出水管與所述排污泵連接。所述的圓孔直徑為0. 8 I. 5厘米,圓孔間距為0. 8 I. 5厘米。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為ー種隔板沉淀式魚池能實現高效排污,魚池主體下部裝有隔板,魚糞與殘料可通過隔板上的圓孔沉積到梯形池底,方便魚糞與殘料的匯集,排污泵能把匯集在池底的污物通過出水管抽到魚池外部,排污泵具有吸力,能最大限度的去除污物,高效方便。而魚類因隔板阻隔只能棲息在水質較好的上層,不會接觸底部的污物,為魚類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歩的解釋說明,如圖,I-魚池主體、2-池底、3-隔板、4-排污泵、5-出水管、6-進水管、7-圓孔。如圖I所示,ー種隔板沉淀式魚池,包括魚池主體I、池底2、隔板3、排污泵4、進水管6、出水管5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隔板沉淀式魚池,包括魚池主體(1)、進水管(6)、出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魚池主體(1)下部設有隔板(3),所述隔板上設置有圓孔(7),所述魚池主體(1)底面設有向下呈45度角的梯形池底(2),所述池底(2)上安置有一排污泵(4),所述進水管(6)和出水管(5)設置在魚池主體(1)邊側,所述出水管(5)與所述排污泵(4)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隔板沉淀式魚池,包括魚池主體(I)、進水管出)、出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魚池主體(I)下部設有隔板(3),所述隔板上設置有圓孔(7),所述魚池主體(I)底面設有向下呈45度角的梯形池底(2),所述池底(2)上安置有一排污泵(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毛永剛,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金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