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內燃機和一種用于運行內燃機的方法,該內燃機具有內部的間歇式燃燒,并包括由至少一個壓縮缸構成的壓縮器組、至少一個由至少兩個膨脹缸構成的膨脹器組,以及布置在壓縮器組和膨脹器組之間的熱交換器,其中,熱交換器的冷流室具有由壓縮器組流出的且流入到膨脹器組中的工作氣流,并且熱交換器的熱流室具有由膨脹器組流出的廢氣流。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用于運行具有內部的間歇式燃燒且帶有熱交換器的內燃機的方法,其中熱量借助于熱交換器傳遞到在壓縮器組中被壓縮的工作氣體處。另外,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至少一個氣缸、至少一個進氣側的氣體交換閥以及至少一個排氣側的氣體交換閥的內燃機。此外,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內燃機和一種用于運行內燃機的方法,該內燃機具有至少一個氣缸和至少一個燃料管。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充分已知了由壓縮缸和與之分離的膨脹缸構成并由此可實現在兩個空間上分開的氣缸中的四沖程循環的內燃機。例如在US 5,857,436中描述了一種具有壓縮缸、膨脹缸以及布置在其之間的熱交換器的內燃機,其中,未被供應給工作過程的廢氣的熱量經熱交換器又被注入到循環過程中。然而這種構造型的不利之處是,對于熱交換器而言僅有有限的結構空間可供使用。由此可以得到,由于在熱交換器中因氣體交換所引起的不穩定流動,以及由于將熱交換器集成到內燃機的氣缸蓋中的相當大的成本,導致內燃機的效率受到了限制。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基于如下目的,即在內燃機中獲得較高的效率。為了實現該目的,建議了一種具有內部的間歇式燃燒的內燃機,其包括由至少一個壓縮缸、優選至少兩個壓縮缸構成的壓縮器組,至少一個由至少兩個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2.26 DE 1020100096067;2010.10.01 DE 102010041.具有內部的間歇式燃燒的內燃機(10),包括由至少一個壓縮缸(12)構成的壓縮器組(11)、至少一個由至少兩個膨脹缸(14)構成的膨脹器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壓縮器組(11)和所述膨脹器組(13)之間的熱交換器(20),其中,所述熱交換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壓縮器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脹器組(13)中的工作氣流,并且所述熱交換器(20)的熱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脹器組(13)流出的廢氣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燃機(10)在所述冷流室(22)的下游具有帶有至少兩個出口的工作氣體分配器,其中,所述工作氣體分配器的出口相應地與所述膨脹缸(14)的入口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缸(14)的至少一個出口與所述熱流室(24)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引導所述工作氣體(15)的供應管在所述膨脹器組(13)與所述熱交換器(20)之間是隔熱的。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器組(11)具有比所述膨脹器組(13)更小的工作容積。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器組(13)具有比所述壓縮器組(11)更多的缸數。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器組(13)具有進氣閥組和排氣閥組,其中所述進氣閥組具有比所述排氣閥組更小的流動橫截面。7.根據權利要求I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器組(13)具有進氣閥組和排氣閥組,其中所述進氣閥組的兩個氣體交換閥串聯。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閥組的兩個串聯的氣體交換閥具有彼此不同的開啟方向。9.具有內部的間歇式燃燒的內燃機(10),包括由至少一個壓縮缸(12)構成的壓縮器組(11)、至少一個由至少兩個膨脹缸(14)構成的膨脹器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壓縮器組(11)和所述膨脹器組(13)之間的熱交換器(20),其中,所述熱交換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壓縮器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脹器組(13)中的工作氣流,并且所述熱交換器(20)的熱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脹器組(13)流出的廢氣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器組(11)具有至少一個自動開啟且自動關閉的氣體交換閥。10.具有內部的間歇式燃燒的內燃機(10),包括由至少一個壓縮缸(12)構成的壓縮器組(11)、至少一個由至少兩個膨脹缸(14)構成的膨脹器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壓縮器組(11)和所述膨脹器組(13)之間的熱交換器(20),其中,所述熱交換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壓縮器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脹器組(13)中的工作氣流,并且所述熱交換器(20)的熱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脹器組(13)流出的廢氣流,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20)構造成逆流-叉流式熱交換器。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20)構造成板式熱交換器。12.具有內部的間歇式燃燒的內燃機(10),包括由至少一個壓縮缸(12)構成的壓縮器組(11)、至少一個由至少兩個膨脹缸(14)構成的膨脹器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壓縮器組(11)和所述膨脹器組(13)之間的熱交換器(20),其中,所述熱交換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壓縮器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脹器組(13)中的工作氣流,并且所述熱交換器(20)的熱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脹器組(13)流出的廢氣流,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流室(24)在入口側相比于在出口側具有更多數量的聯接凸緣。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流室(24)在入口側具有至少兩個聯接凸緣(25),并且在出口側具有一個聯接凸緣(25)。14.具有內部的間歇式燃燒的內燃機(10),包括由至少一個壓縮缸(12)構成的壓縮器組(11)、至少一個由至少兩個膨脹缸(14)構成的膨脹器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壓縮器組(11)和所述膨脹器組(13)之間的熱交換器(20),其中,所述熱交換器(20)的冷流室(22)具有由所述壓縮器組(11)流出的且流入到所述膨脹器組(13)中的工作氣流,并且所述熱交換器(20)的熱流室(24)具有由所述膨脹器組(13)流出的廢氣流,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20)在結構上布置在氣缸蓋(50)之外。1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20)在結構上布置在所述內燃機(10)之外。1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20)在包封表面(27,28)處是隔熱的。1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20)具有與第一包封表面(27)間隔開的第二包封表面(28)。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20)在所述第一包封表面(27)與所述第二包封表面(28)之間包含至少一種隔熱的材料(30)。19.根據權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20)在所述第一包封表面(27)與所述第二包封表面(28)之間具有廢氣。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20)在所述第一包封表面(27)與所述第二包封表面(28)之間具有由所述熱交換器(20)的內部流出的廢氣。2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內燃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20)具有平行于所述內燃機的氣缸組的主流動方向。22.具有內部的間歇式燃燒的內燃機(10),包括由至少一個壓縮缸(12)構成的壓縮器組(11)、至少一個由至少兩個膨脹缸(14)構成的膨脹器組(13),以及布置在所述壓縮器組(11)和所述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迪特爾·沃伊特,烏利齊·若斯,
申請(專利權)人:GETAS熱力驅動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