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近地太空數據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CCSDS近地通信系統中QC-LDPC碼編碼器的并行實現方法。
技術介紹
由于在傳輸信道中存在的各種失真和噪聲會對發送信號產生干擾,接收端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數字信號產生誤碼的情況。為了降低誤碼率,需要采用信道編碼技術。低密度奇偶校驗(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碼以其逼近Shannon限的優異性能成為信道編碼領域的研究熱點。準循環LDPC碼(Quasic-LDPC,QC-LDPC)碼是一種 特殊的LDPC碼,其編碼可采用移位寄存器加累加器(Shift-Register-Adder-Accumulator,SRAA)加以實現。SRAA法是利用生成矩陣G進行編碼。QC-LDPC碼的生成矩陣G是由aXt個bXb階循環矩陣Gi^ (I彡i彡a, I彡j彡t)構成的陣列,t=a+c。與信息向量對應的一部分生成矩陣是單位矩陣,與校驗向量對應的其余部分生成矩陣是高密度矩陣。并行SRAA法完成一次編碼需要b+t個時鐘周期,需要(ac+t)b個寄存器、acb個二輸入與門和acb個二輸入異或門。CCSDS 近地通信系統推薦了一種 QC-LDPC 碼,其中,a=14,c=2,t=16,b=511。CCSDS近地通信系統中QC-LDPC高速編碼的現有解決方案是采用并行SRAA法,所需的編碼時間是527個時鐘周期,邏輯資源需要22484個寄存器、14308個二輸入與門和14308個二輸入異或門。當采用硬件實現時,如此多的資源需求意味著功耗大、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CCSDS近地通信系統QC-LDPC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合于CCSDS近地通信系統采用的QC?LDPC碼的并行編碼器,QC?LDPC碼的生成矩陣G是由a×t個b×b階循環矩陣Gi,j構成的陣列,其中,a=14,t=16,b=511,c=t?a=2,1≤i≤a,1≤j≤t,生成矩陣G對應碼字v=(s,p),G的前a塊列對應的是信息向量s,后c塊列對應的是校驗向量p,以b比特為一段,信息向量s被等分為a段,即s=(s1,s2,…,sa),第i段信息向量si=(si,1,si,2,…,si,b),校驗向量p被等分為c=2段,即p=(p1,p2),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碼器包括以下部件:寄存器R1~Ra+2,寄存器R1~Ra用于緩存信息向量s=(s1,s2,…,sa),寄存器Ra+1和Ra+2用于計算和存儲校驗向量p=(p1,p2);求和陣列,對并行輸入a位信息比特s1,k,s2,k,…,sa,k進行組合求和,其中,1≤k≤b;選擇器M1和M2,在求和陣列運算結果的基礎上,完成向量(s1,k,s2,k,…,sa,k)與塊首行矩陣F的并行乘法;b位二輸入異或門A1和A2,Al將向量(s1,k,s2,k,…,sa,k)與塊首行矩陣F乘積的第l段b比特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合于CCSDS近地通信系統采用的QC-LDPC碼的并行編碼器,QC-LDPC碼的生成矩陣G是由aXt個bXb階循環矩陣G^j構成的陣列,其中,a=14, t=16,b=511, c=t_a=2,I≤i≤a,I≤j≤t,生成矩陣G對應碼字V= (S,P),G的前a塊列對應的是信息向量S,后c塊列對應的是校驗向量P,以b比特為一段,信息向量s被等分為a段,即S=(Sl,S2,…,sa),第i段信息向量Si= (Si,P si;2,…,SiJ ,校驗向量P被等分為c=2段,即P= (P1, P2),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碼器包括以下部件 寄存器R1 Ra+2,寄存器R1 Ra用于緩存信息向量S= (Sl,S2,-, sa),寄存器Ra+1和Ra+2用于計算和存儲校驗向量P= (P1, P2); 求和陣列,對并行輸入a位信息比特Su,s2; k,…,sa,k進行組合求和,其中,I ^ k ^ b ; 選擇器札和仏,在求和陣列運算結果的基礎上,完成向量(Sl,k,S2,k,- ,sa,k)與塊首行矩陣F的并行乘法; b位二輸入異或門A1和A2, A1將向量(Sl,k,s2’k,…,sa,k)與塊首行矩陣F乘積的第I段b比特累加到寄存器Ra+1中,其中,I≤I≤C。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并行編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塊首行矩陣F是由生成矩陣G前c塊列中所有循環矩陣的首行構成的。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并行編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求和陣列有a個輸入端和995個輸出端,求和陣列對并行輸入的a位信息比特si,k,s2,k,…,sa,k進行組合求和,塊首行矩陣F有995個不同的非零列向量,它們與向量(si,k,s2,k,…,sa,...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鵬,蔡超時,陳晉倫,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威士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