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線纜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線纜連接器,包括提供一絕緣本體;將一端子裝入絕緣本體內,端子具有一收容部;在一線纜上開設至少一凹槽,線纜具有插入絕緣本體內的一第一部分和伸出絕緣本體的一第二部分,凹槽設于所述第一部分;按壓線纜,使所述收容部的側邊刺破凹槽處的線纜,端子與線纜的內導體導接,凹槽的設置既可使端子能夠較容易的刺破線纜,實現所述內導體與所述端子的良好導接,又可在線纜的延伸方向上擋止線纜,防止線纜退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線纜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線纜連接器,尤指一種可穩固連接線纜與端子的線纜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線纜連接器。
技術介紹
目前業界常用的射頻類線纜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所述絕緣本體設有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一側設有一絕緣蓋,一端子設于所述絕緣本體內,一遮蔽殼體包覆所述絕緣本體,以及一同軸線纜設于所述收容槽內,且所述同軸線纜的內導體與所述端子導接。為了保證所述內導體與所述端子可靠的導接,習用的一種方式是將所述同軸線纜剝線,使所述內導體裸露出來而與所述端子焊接,但這種方式制造過程需要焊接,會增加整·個制造過程的流程步驟,對于制造及組裝過程中的便捷性會帶來不便,增加了成本支出。另一種方式是所述端子具有一平板狀的主體部,所述主體部一側彎折向上延伸一壓接部,整個所述端子彎折形成夾持式端子,所述內導體放置于所述主體部上,所述絕緣蓋蓋設于所述壓接部,當所述遮蔽殼體壓緊所述絕緣蓋,所述絕緣蓋壓接所述壓接部,從而使所述壓接部將所述內導體壓緊至所述主體部上,實現所述內導體與所述端子的導接,這種采用直接壓接的方式制造過程簡單,但所述內導體僅通過壓接來定位,所述主體部和所述壓接部之間很難實現完全無間隙,所述內導體會在兩者之間移動,影響導接性能。且移動所述線纜連接器時有可能會拉動所述同軸線纜,由于遮蔽殼體夾持所述同軸線纜的外徑,所述線纜的徑向并無固持,所述同軸線纜可能會沿其延伸方向脫出所述絕緣本體,而與所述端子斷開連接。還有一種方式是采用刺破型端子,當線纜裝入所述絕緣本體時,按壓所述線纜,所述端子的刺破部會刺破所述線纜的內絕緣層而與內導體接觸,當施力按壓所述線纜時,所述刺破部需刺破所述內絕緣層,若施力太小,所述刺破部很難刺破所述內絕緣層,導致所述端子與所述線纜接觸不到,若施力太大,較大的外力會損壞端子。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更好的線纜連接器,以克服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
技術介紹
所面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穩固連接線纜與端子的線纜連接器及其制造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手段一種線纜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絕緣本體;將一端子裝入所述絕緣本體內,所述端子具有一收容部;在一線纜上開設至少一凹槽,所述線纜具有插入所述絕緣本體內的一第一部分和伸出所述絕緣本體的一第二部分,所述凹槽設于所述第一部分;按壓所述線纜,使所述收容部的側邊刺破所述凹槽處的所述線纜,所述端子與所述線纜的內導體導接。進一步,在所述線纜上開設所述凹槽前對所述線纜進行剝線,使所述線纜的內絕緣層露出于外導體和外絕緣層。進一步,在開設所述凹槽前,將所述線纜壓平形成至少一平面。進一步,提供一遮蔽殼體,所述遮蔽殼體具有一筒狀部及連接于所述筒狀部的一板狀部,所述絕緣本體裝入所述筒狀部內,當上述步驟完成時,彎折所述板狀部使所述板狀部覆蓋所述筒狀部的一開口。進一步,所述板狀部兩側分別設有至少一鎖持片,當上述步驟均完成時,鉚壓所述鎖持片使其包裹所述第二部分。一種采上述制造方法的線纜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設有一收容槽;一端子設于所述絕緣本體內,其具有一收容部;一線纜,具有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收容槽內,所述第二部分伸出所述絕緣本體外,至少一凹槽設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所述凹槽與所述收容部對應設置,且于所述凹槽處所述端子與所述線纜的內導體導接。進一步,所述線纜是同軸線纜,包括從內到外設置的內導體,內絕緣層,外導體以及外絕緣層,所述凹槽設于所述內絕緣層上。進一步,所述凹槽處的所述內絕緣層露出于所述外導體和所述外絕緣層。進一步,還包括一遮蔽殼體,所述遮蔽殼體包括一筒狀部及連接于所述筒狀部的一板狀部,所述絕緣本體容置于所述筒狀部內,所述板狀部覆蓋所述筒狀部的一開口。進一步,所述板狀部兩側設有至少一鎖持片,所述鎖持片包裹所述線纜以將所述線纜固定。進一步,所述筒狀部沿所述線纜的延伸方向設有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設有凹痕,所述鎖持片上設有凸肋與所述凹痕配合定位。進一步,所述絕緣本體一側凸設至少一凸塊,所述筒狀部的邊緣對應設有至少一凹入部,所述凸塊擋止于所述凹入部內,防止所述絕緣本體自所述筒狀部內掉落。進一步,還包括一第二凹槽設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絕緣本體設有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凹槽扣持所述限位部,防止所述線纜脫出。進一步,所述收容槽的側壁設有至少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擋止所述線纜,防止所述線纜背離其插入方向脫出。進一步,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所述收容部設于所述基部以及兩卡持部位于所述收容部兩側,當裝設所述線纜時,所述凹槽與所述收容部對應,所述卡持部進入所述凹槽,且所述卡持部與所述凹槽的邊緣具有一間隙。一種線纜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所述絕緣本體具有一限位部;一端子設于所述絕緣本體內,所述端子具有一收容部;一線纜,具有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絕緣本體內,所述第二部分伸出所述絕緣本體外,至少二凹槽設于所述線纜上,其中至少一所述凹槽與所述限位部對應扣持,以將所述線纜保持于所述絕緣本體內,至少一所述凹槽與所述收容部對應設置,且于所述凹槽處所述端子與所述線纜的內導體導接。進一步,所述絕緣本體沿所述線纜的延伸方向開設一收容槽,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收容槽內,所述收容槽的側面設有至少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擋止所述線纜,防止所述線纜背離其插入方向脫出。進一步,還包括一遮蔽殼體,所述遮蔽殼體包括一筒狀部及連接于所述筒狀部的一板狀部,所述絕緣本體位于所述筒狀部內,所述板狀部覆蓋所述筒狀部的一開口。進一步,所述板狀部兩側設有至少一鎖持片,所述鎖持片包裹所述線纜以將所述線纜固定。進一步,所述筒狀部沿所述線纜的延伸方向設有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設有凹痕,所述鎖持片上設有凸肋與所述凹痕配合定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線纜上開設凹槽,當按壓所述線纜時,所述端子的所述收容部的側邊會刺破所述凹槽處的所述線纜,所述端子與所述線纜的內導體導接,所述凹槽的設置既可使所述端子能夠較容易的刺破所述線纜,實現所述內導體與所述端子的良好導接,又可在線纜的延伸方向上擋止所述線纜,防止所述線纜退出。 附圖說明 圖I為本專利技術線纜連接器的立體分解 圖2為本專利技術線纜連接器絕緣本體裝入筒狀部的立體分解 圖3為本專利技術線纜連接器的蓋體未彎折時的立體 圖4為本專利技術線纜連接器的立體組合 圖5為本專利技術線纜連接器的局部剖的俯視 圖6為本專利技術線纜連接器的局部剖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的附圖標號說明線纜連接器100遮蔽殼體I筒狀部11板狀部12連接部13第一開口 111第二開口 112凹入部14延伸部15凹痕151夾持部152鎖持片16第一鎖持片161凸肋1611第二鎖持片162肋條17絕緣本體2第一主體部21第二主體部22第一收容槽211第二收容槽221收容槽23凸塊24限位部25擋止部26通孔27固持槽28凸出部29端子3基部31收容部32卡持部33固持部34彈性臂35接觸部36線纜4內導體41內絕緣層42外導體43外絕緣層44第一部分45第二部分46第一凹槽47第二凹槽48 平面49 具體實施方式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結構、特征以及功效等,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本專利技術線纜連接器100包括一遮蔽殼體1,一絕緣本體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線纜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絕緣本體;???將一端子裝入所述絕緣本體內,所述端子具有一收容部;???在一線纜上開設至少一凹槽,所述線纜具有插入所述絕緣本體內的一第一部分和伸出所述絕緣本體的一第二部分,所述凹槽設于所述第一部分;???按壓所述線纜,使所述收容部的側邊刺破所述凹槽處的所述線纜,所述端子與所述線纜的內導體導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線纜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絕緣本體; 將一端子裝入所述絕緣本體內,所述端子具有一收容部; 在一線纜上開設至少一凹槽,所述線纜具有插入所述絕緣本體內的一第一部分和伸出所述絕緣本體的一第二部分,所述凹槽設于所述第一部分;按壓所述線纜,使所述收容部的側邊刺破所述凹槽處的所述線纜,所述端子與所述線纜的內導體導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線纜上開設所述凹槽前對所述線纜進行剝線,使所述線纜的內絕緣層露出于外導體和外絕緣層。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開設所述凹槽前,將所述線纜壓平形成至少一平面。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遮蔽殼體,所述遮蔽殼體具有一筒狀部及連接于所述筒狀部的一板狀部,所述絕緣本體裝入所述筒狀部內,當上述步驟完成時,彎折所述板狀部使所述板狀部覆蓋所述筒狀部的一開口。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狀部兩側分別設有至少一鎖持片,當上述步驟均完成時,鉚壓所述鎖持片使其包裹所述第二部分。6.一種采用權利要求I所述的制造方法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絕緣本體,設有一收容槽; 一端子設于所述絕緣本體內,其具有一收容部; 一線纜,具有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收容槽內,所述第二部分伸出所述絕緣本體外,至少一凹槽設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凹槽與所述收容部對應設置,且于所述凹槽處所述端子與所述線纜的內導體導接。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是同軸線纜,包括從內到外設置的內導體,內絕緣層,外導體以及外絕緣層,所述凹槽設于所述內絕緣層上。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處的所述內絕緣層露出于所述外導體和所述外絕緣層。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遮蔽殼體,所述遮蔽殼體包括一筒狀部及連接于所述筒狀部的一板狀部,所述絕緣本體容置于所述筒狀部內,所述板狀部覆蓋所述筒狀部的一開口。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狀部兩側設有至少一鎖持片,所述鎖持片包裹所述線纜以將所述線纜固定。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狀部沿所述線纜的延伸方向設有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設有凹痕,所述鎖持片上設有凸肋與所述凹痕配合定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尚儒,袁延顯,李垚,
申請(專利權)人:番禺得意精密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