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單元(15)取得擁塞預測數據,該擁塞預測數據按每個要素、每個節點、以及與該節點對應的進入/退出路段的每個組合,包括作為該進入路段的各種擁塞度的結果而產生的各種預測擁塞度。預測單元(17)基于擁塞預測數據,預測多個路段的擁塞度。范圍限定單元(105)限定對擁塞度進行預測的路段的對象范圍即擁塞預測范圍。預測擁塞度取得單元(120~145)從外部取得第1路段的第1時刻的實際的擁塞度,將適于第1時刻的要素、與第1路段相應的進入路段、以及所取得的第1路段的第1時刻的實際的擁塞度應用于擁塞預測數據,取得從第1路段經過第1節點進入擁塞預測范圍中的第2路段的第2時刻時的第2路段的預測擁塞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以往,在專利文獻1、2中記載了預測道路的擁塞度(擁擠程度)的技術。在專利文獻I中,事先存儲通過統計性地處理過去的交通信息來制作的每個時刻的各道路的擁塞預測數據,基于該擁塞預測信息,預測遠離當前位置的地點的未來的擁塞度。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對某個路段設定一定的交通量,在道路的分支部分配該交通量,一邊在路段中使一部分交通量消失ー邊模擬行駛,由此計算各路段中的通過交通量。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7-232727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2-049984號公報但是,在專利文獻I的技術中,如圖11所示,在特定的年月日時間,只能著眼于某個路段在統計上空缺等對象的路段進行預測,而無法考慮鄰近的路段中當前正發生的暫時性的、突發性的交通狀況來預測擁塞度。因此,如果由于與該路段連接的其他路段附近舉行特別的活動等理由,大量的預想數量以上的車輛流入該路段,則有時該路段超出統計信息的預測而發生擁擠。即,在專利文獻I的方法中,無法考慮當前正發生的暫時性的、突發性的交通狀況來預測擁塞度。另外,在專利文獻2的技術中,雖然考慮了當前正發生的暫時性的、突發性的交通量,但根據專利技術人的研究,存在由于交通量與擁塞度不一定一致的擔心。即使交通量相同,也會由于道路的坡度和紅綠燈等外在要素,而引起道路擁塞或不擁塞。例如,如圖12所示,即使每単位時間的交通量一定,在某個閾值以上的交通量的情況下,由于上坡或紅綠燈等條件而造成擁塞。因此,為了利用通過交通量來正確地進行擁塞預測,需要適當地利用外部參數來運算坡度和紅綠燈等信息,推測值的準確度較低,計算量也非常大。專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技術,在預測路段的擁塞度的擁塞預測裝置中,能夠反映當前正發生的暫時性的、突發性的交通狀況,并且能夠使交通量以外的影響也容易地反映在擁塞度中。根據本專利技術的ー個方式,擁塞預測裝置具備取得単元,該取得単元用于取得擁塞預測數據,該擁塞預測數據按每個要素、每個節點以及與該節點對應的全部進入路段和退出路段的每個組合,包括該進入路段的各種擁塞度的結果產生的該退出路段的各種預測擁塞度。擁塞預測裝置還具備預測單元,該預測単元基于所述取得単元所取得的所述擁塞預測數據,預測多個路段的擁塞度。所述預測単元具有范圍限定単元,該范圍限定単元限定擁塞預測范圍,該擁塞預測范圍是預測擁塞度的路段的對象范圍。所述預測單元還具有預測擁塞度取得単元,該預測擁塞度取得單元從外部取得第I路段的第I時刻的實際擁塞度,將適合所述第I時刻的要素、與所述第I路段對應的進入路段、以及所取得的所述第I路段的所述第I時刻的實際擁塞度應用于所述擁塞預測數據,由此取得從所述第I路段經過第I節點進入所述擁塞預測范圍中的第2路段的第2時刻的、所述第2路段的預測擁塞度。附圖說明上述內容以及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對象、特征和優點將通過參照附圖說明的以下具體描述變得更加明確。在附圖中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導航裝置I的結構圖。圖2是表示擁塞預測數據的結構例的圖。圖3是擁塞預測處理的流程圖。 圖4是從出發地Po到目的地Pd的路段LI L6的圖。圖5是表示時刻Tl、節點NI的進入路段LI和退出路段L2、L5的擁塞度的關系的表。圖6是表示時刻T1+T2、節點N2的進入路段L2和退出路段L3的擁塞度的關系的表。圖7是表示節點N2的進入路段L4和退出路段L3的擁塞度的關系的表。圖8是表示時刻T1+T2、節點N3的進入路段L5和退出路段L6的擁塞度的關系的表。圖9是表示時刻T1+T2+T3、節點N3的進入路段L3和退出路段L6的擁塞度的關系的表。圖10是表示計算出的最佳路徑的圖。圖11是表示專利文獻I中使用的擁塞預測數據的圖。圖12是例示交通量與擁擠度的差異的圖。圖13是表示在計算出的路徑中行駛而遭遇擁塞的例子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在圖I中,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導航裝置I (相當于擁塞預測裝置的一例)的一例。該導航裝置既可以搭載于車輛,也可以能夠由用戶拿到車外。該導航裝置I具備位置檢測器11、圖像顯示裝置12、操作部13、揚聲器14、通信部15、控制電路17。位置檢測器11是GPS接收機、車速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等、將用于確定車輛的當前位置的信號輸出至控制電路17的傳感器。圖像顯示裝置12是按照控制電路17的控制將字符或圖像顯示給用戶的液晶顯示器等裝置。操作部13是接受用戶的操作、并將與接受的操作相應的信號輸出至控制電路17的裝置。通信部15與外部的擁塞預測數據分發服務器進行無線通信,從擁塞預測數據分發服務器接收擁塞預測數據。接收的擁塞預測數據記錄在導航裝置I的存儲介質中。該擁塞預測數據的詳情留待后述。另外,通信部15從車輛外部的交通信息分發裝置(例如VICS發送站、VICS信標、探測車輛信息分發服務器),接收包括表示當前的各路段的擁擠程度的擁塞度的交通信息數據。地圖數據取得部16是按照控制電路17的控制而取得地圖數據并輸出至控制電路17的裝置。地圖數據的取得方法既可以是從導航裝置I所具有的存儲介質(HDD、閃存器、DVD介質等)讀出地圖數據的方法,也可以是通過使用通信部15的無線通信從車輛I外部的地圖提供服務器下載地圖數據的方法。地圖數據取得部16所取得的地圖數據包括地圖顯示用的道路形狀數據、目的地檢索用的設施數據、以及導引路徑計算用的道路網絡數據等。道路網絡數據包括路段與節點的連接關系、路段的成本等信息。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道路網絡數據為具有路段構造的詳細度不同的多個階層的階層構造。在多個階層之中的最下層的階層的數據中,包括關于全部道路的路段、節點的數據,階層越靠上層,該階層的數據所包括的路段以及節點的數據越稀疏。例如,在道路網絡數據具有上層和下層這兩個階層的情況下,在下層的數據中,包括關于主要道路以及非主要道路雙方的道路的路段、節點的數據,而在上層的數據中,只包括僅構成主要道路和非主要道路之中的主要道路的路段、節點的數據。控制電路17是具備CPU、RAM、ROM、閃存器等的裝置(例如微控制器),通過由CPU 執行ROM或者閃存器中記錄的程序,實現各種處理。作為控制電路17通過執行程序來進行的具體處理,有當前位置確定處理、地圖顯示處理、導引路徑計算處理、路徑引導處理等。當前位置確定處理是基于來自位置檢測器11的信號、利用公知的地圖映射等技術來確定車輛的當前位置和朝向的處理。地圖顯示處理是將車輛的當前位置的周邊等的特定區域的地圖顯示在圖像顯示裝置12上的處理。這時,用于地圖顯示的信息從道路形狀數據取得。導引路徑計算處理是從操作部13接受用戶所進行的目的地的輸入、并計算從當前位置到該目的地的最佳導引路徑的處理。路徑引導處理是引導沿著計算出的導引路徑的行駛的處理,是以下處理依次監視導引路徑與本車位置的位置關系,在本車輛快要到達導引路徑上的左右轉路ロ等引導地點時,使指示右轉、左轉等的引導聲音從揚聲器14輸出,并使該引導地點的擴大圖顯示在圖像顯示裝置12上,由此引導車輛沿著導引路徑行駛。以下,詳細說明導引路徑計算處理。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導引路徑計算處理中,首先通過執行擁塞預測處理來預測各路段的擁塞度,將與該擁塞度相應的成本分配至各路段,然后通過使用道路網絡數據的迪杰斯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擁塞預測裝置,具備:取得單元(15),用于取得擁塞預測數據,該擁塞預測數據按每個要素、每個節點、以及與該節點對應的全部進入路段以及退出路段的每個組合,包括作為該進入路段的各種擁塞度的結果而產生的該退出路段的各種預測擁塞度;以及預測單元(17),基于所述取得單元(15)所取得的所述擁塞預測數據,預測多個路段的擁塞度;所述預測單元(17)具有:范圍限定單元(105),限定對擁塞度進行預測的路段的對象范圍即擁塞預測范圍;以及預測擁塞度取得單元(120~145),從外部取得第1路段的第1時刻的實際的擁塞度,將適于所述第1時刻的要素、與所述第1路段相應的進入路段、以及所取得的所述第1路段的所述第1時刻的實際的擁塞度應用于所述擁塞預測數據,由此取得從所述第1路段經過第1節點進入所述擁塞預測范圍中的第2路段的第2時刻時的所述第2路段的預測擁塞度。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6.23 JP 139438/20111.一種擁塞預測裝置,具備 取得單元(15),用于取得擁塞預測數據,該擁塞預測數據按每個要素、每個節點、以及與該節點對應的全部進入路段以及退出路段的每個組合,包括作為該進入路段的各種擁塞度的結果而產生的該退出路段的各種預測擁塞度;以及 預測單元(17),基于所述取得單元(15)所取得的所述擁塞預測數據,預測多個路段的擁塞度; 所述預測單元(17)具有 范圍限定單元(105),限定對擁塞度進行預測的路段的對象范圍即擁塞預測范圍;以及 預測擁塞度取得單元(120 145),從外部取得第I路段的第I時刻的實際的擁塞度,將適于所述第I時刻的要素、與所述第I路段相應的進入路段、以及所取得的所述第I路段的所述第I時刻的實際的擁塞度應用于所述擁塞預測數據,由此取得從所述第I路段經過第I節點進入所述擁塞預測范圍中的第2路段的第2時刻時的所述第2路段的預測擁塞度。2.如權利要求I所記載的擁塞預測裝置,其中, 所述預測擁塞度取得單元(120 145)還通過將適于所述第2時刻的要素、與所述第2路段相應的進入路段、以及所取得的所述第2路段的所述第2時刻時的預測擁塞度應用于所述擁塞預測數據,來取得從所述第2路段經過第2節點進入所述擁塞預測范圍中的第3路段的第3時刻時的所述第3路段的第I預測擁塞度, 另外在所述第2節點與第4路段連接時,通過將適于從所述第3時刻回溯所述第4路段的通過時間量而得到的第4時刻的要素、與所述第4路段相應的進入路段、以及所述第4路段的規定的擁塞度應用于所述擁塞預測數據,來取得從所述第4路段經過所述第2節點進入所述第3路段的所述第3時刻時的所述第3路段的第2預測擁塞度, 將所述第3路段的所述第I預測擁塞度和所述第3路段的所述第2預測擁塞度之中的擁塞度較高的一方作為所述第3路段的預測擁塞度。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記載的擁塞預測裝置,其中, 所述預測擁塞度取得單元(120 145)還通過將適于所述第I時刻的要素、與所述第I路段相應的進入路段、以及所取得的所述第I路段的所述第I時刻的實際的擁塞度應用于所述擁塞預測數據,來取得從所述第I路段經過所述第I節點進入所述擁塞預測范圍中的第5路段的所述第2時刻時的所述第5路段的預測擁塞度, 另外,通過將適于所述第2時刻的要素、與所述第5路段相應的進入路段、以及所取得的所述第5路段的所述第2時刻時的預測擁塞度應用于所述擁塞預測數據,來取得從第5路段經過第3節點進入所述擁塞預測范圍中的第6路段的第3時刻時的所述第6路段的第I預測擁塞度, 另外,在所述第3節點與所述擁塞預測范圍中的第7路段連接時,通過將適于與所述第3時刻不同的第4時刻的要素、與所述第7路段相應的進入路段、以及所述第4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衣川尚臣,吉田一郎,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電裝,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