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橡膠護舷的聚脲修復方法,聚脲修補材料為雙組份,其配方分別為:A組分:異氰酸酯40%-60%;端羥基聚醚40%-60%;B組分:端氨基聚醚40%-65%;延遲型胺類擴鏈劑20%-50%;增粘劑0%-2%;色漿5%-15%。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修復方法為常溫修復法,不需要進罐二次硫化。因此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蒸汽消耗量小的突出優點;也不會因二次硫化產生過硫老化,確保了產品質量。第二、由于聚脲與護舷的主體橡膠材料具有基本相同的彈性模量,修復后不影響產品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橡膠護舷的修復方法。
技術介紹
橡膠護舷在成型后如果出現外觀缺陷,比如缺膠時,需要進行局部修復。作為現有技術的修復方法一般采用橡膠料修補,整體進罐二次硫化的方法。這類方法的缺點主要在于第一、修復工藝復雜,周期長,效率低。第二、能耗高。第三、對護舷實施了兩次高溫硫化,產生過硫老化,影響產品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護 舷缺膠部位的常溫修復,以克服二次硫化修復工藝復雜,能耗高和過硫老化、影響產品性能缺陷。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清理缺陷部位;第二步、涂底漆所述底漆包括用于橡膠部位的橡膠底漆和用于骨架板部位的金屬底漆, 其中金屬底漆為雙組份,其配方分別為 A組分異氰酸酯25%-45% ;聚己內酯多元醇10%-20% ;E_20型環氧樹脂10%_30% ;E_51型環氧樹脂10%-30% ;有機溶劑20%-40% ;苯甲酰氯O. 1%-0. 5% ; B組分烯腈類化合物20%-30% ;己二胺30%-50% ;環氧乙烷10%_20% ;硅烷偶聯劑O. 5%-1% ;T-31 型環氧固化劑 15%-30% ; 金屬底漆的配制及涂刷使用方法 1)、將橡膠護舷骨架板問題部位進行打磨,打磨至問題部位露出金屬光澤,用毛刷清理干凈; 2)、取金屬底漆Α、Β組分,按質量比41分別倒入一次性紙杯內,用攪拌棒快速攪拌均勻,使用小毛刷蘸取少量均勻涂刷至打磨好的金屬部位; 3)、涂刷好后放置干燥90分鐘; 橡膠底漆也為雙組份,其配方分別為 A組分液體環氧樹脂5%-10% ;高羥基聚酯樹脂25%-45% ;有機錫催化劑0%_1% ;固體石蠟樹脂10%-20% ;有機溶劑30%-55% ; B組分異氰酸酯30%-50% ;330型聚醚多元醇10%-30% ;有機溶劑40%_60% ; 橡膠底漆的配制及涂刷使用方法 1)、將橡膠護舷橡膠缺陷部位使用鋼絲片或粗磨光片進行打毛,用毛刷清理干凈;2)、取橡膠底漆A、B組分,按質量比3:2分別倒入一次性紙杯內,用攪拌棒快速攪拌均勻,使用小毛刷蘸取少量均勻涂刷至打磨好的橡膠部位; 3)、涂刷好后放置干燥90分鐘; 第三步、涂聚脲材料聚脲修補材料為雙組份,其配方分別為 A組分異氰酸酯40%-60% ;端羥基聚醚40%-60% ; B組分端氨基聚醚40%-65% ;延遲型胺類擴鏈劑20%-50% ;增粘劑0%_2% ;色漿5%-15% ; 聚脲修補材料的配制及修補方法 1)、待金屬底漆和橡膠底漆干燥后,進行聚脲材料的配制; 2)、將聚脲修補材料A、B組分按質量比I:1倒入一次性紙杯內,用攪拌棒快速攪拌20秒,將攪拌好的混合料倒在修補部位,使用金屬刮板進行刮平,出現拉絲現象后停止刮平;將問題部位修補至比周圍部位略高后,停止修補; 3)、放置等待修補材料固化后,使用磨光機將問題部位表面打磨平整即修補完成; 第四步、固化放置30分鐘,固化; 第五步、磨光將修補部位打磨平整。金屬底漆A組分的合成工藝為將原材料及各種溶劑進行脫水處理,處理好后待用;將異氰酸酯、苯甲酰氯分別加入反應釜中,然后調整反應釜溫度到40-50°C,并緩慢加入溶于有機溶劑的聚己內酯多元醇,I小時加完,升溫至70-80°C反應2h ;再加入E-20型環氧樹脂,70-80°C反應3小時,然后降溫至50-60°C,加入E-51型環氧樹脂后降溫至40°C,攪拌15分鐘,出料。金屬底漆B組分合成工藝為在反應釜內加入己二胺,溫度控制70_80°C緩慢加入烯腈類化合物,I小時加完;然后控溫80°C并反應2小時;。再向反應釜內加入環氧乙烷,控制溫度80°C反應3小時,降溫至40°C并分別加入T-31環氧型固化劑和加入硅烷偶聯劑,攪拌15分鐘,出料。橡膠底漆A組分合成工藝將各組分加入反應釜中,混合攪拌I小時,出料。橡膠底漆B組分合成工藝將聚醚多元醇進行脫水處理,然后密封待用;將異氰酸酯組分加入反應釜內,攪拌下加入聚醚多元醇,控制溫度60-80°C反應4小時,檢測NC0%含量,符合設計要求時,降溫至60,加入有機溶劑并攪拌15分鐘,出料。金屬底漆A組分有機溶劑為二甲苯、醋酸丁酯、環己酮中的一種或者一種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橡膠底漆A組分的有機溶劑為二甲苯、醋酸丁酯、環己酮中的一種或者一種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橡膠底漆B組分的有機溶劑為二甲苯、醋酸丁酯、環己酮中的一種或者一種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聚脲修補材料A組分制備工藝將端羥基聚醚進行脫水處理,然后密封待用;將異氰酸酯組分加入反應釜內,攪拌下加入端羥基聚醚,控制溫度60-80°C反應4小時,檢測NC0%含量,符合設計要求出料。聚脲修補材料B組分制備工藝將端氨基聚醚、延遲型胺類擴鏈劑加入反應釜中,升溫至100-11(TC,熟化脫水4小時;然后將溫度降至70°C,分別加入增粘劑和色漿,攪拌30分鐘,出料。本專利技術的積極效果在于 第一、本專利技術的修復方法為常溫修復法,不需要進罐二次硫化。因此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蒸汽消耗量小的突出優點;也不會因二次硫化產生過硫老化,確保了產品質量。第二、由于聚脲與護舷的主體橡膠材料具有基本相同的彈性模量,修復后不影響產品的正常使用。第三、采用本專利技術的底漆和相應的聚脲材料,對橡膠護舷缺陷部位修復后,修補材料與護舷主體(包括橡膠、金屬骨架板)之間具有令人滿意的結合強度。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下面給出本專利技術方法的具體實施例。實施例一 第一步、清理缺陷部位通過打磨方式清理缺陷部位。第二步、涂底漆所述底漆包括用于橡膠部位的橡膠底漆和用于骨架板部位的金 屬底漆。其中金屬底漆為雙組份,其配方與合成工藝分別為 A組分異氰酸酯30% ;聚己內酯多元醇13% ;E-20型環氧樹脂13% ;E_51型環氧樹脂13% ;二甲苯30. 7% ;苯甲酰氯O. 3%οA組分合成工藝 將原材料及各種溶劑進行脫水處理,處理好后待用。將異氰酸酯、苯甲酰氯分別加入反應釜中,然后調整反應釜溫度到40_50°C 并緩慢加入溶于有機溶劑的聚己內酯多元醇,約I小時加完,升溫至75°C反應2h。再加入E-20型環氧樹脂,75°C反應3小時,然后降溫至55°C,加入E-51型環氧樹脂后降溫至40°C,攪拌15分鐘,出料。B組分烯腈類化合物(RC=C-CN) 25% ;己二胺40% ;環氧乙烷15% ;硅烷偶聯劑O.8% ;T-31型環氧固化劑19. 2%οB組分合成工藝 在反應釜內加入己二胺,溫度控制75°C緩慢加入烯腈類化合物,約I小時加完。然后控溫80°C并反應2小時。再向反應釜內加入環氧乙烷,控制溫度80°C反應3小時,降溫至40°C并分別加入T-31環氧型固化劑和加入硅烷偶聯劑,攪拌15分鐘,出料。金屬底漆的配制及涂刷使用 I、將橡膠護舷骨架板問題部位進行打磨,打磨至問題部位露出金屬光澤,用毛刷清理干凈。2、取金屬底漆A、B組分,按質量比4:1分別倒入一次性紙杯內,用攪拌棒快速攪拌均勻,使用小毛刷蘸取少量均勻涂刷至打磨好的金屬部位。3、涂刷好后放置干燥90分鐘(環境溫度20±5°C )。橡膠底漆也為雙組份,其配方與合成工藝分別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橡膠護舷的聚脲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第一步、清理缺陷部位;第二步、涂底漆:所述底漆包括用于橡膠部位的橡膠底漆和用于骨架板部位的金屬底漆,其中金屬底漆為雙組份,其配方分別為:A組分:異氰酸酯25%?45%;聚己內酯多元醇10%?20%;E?20型環氧樹脂10%?30%;E?51型環氧樹脂10%?30%;有機溶劑20%?40%;苯甲酰氯?0.1%?0.5%;????B組分:烯腈類化合物20%?30%;己二胺30%?50%;環氧乙烷?10%?20%;硅烷偶聯劑0.5%?1%;T?31型環氧固化劑15%?30%;金屬底漆的配制及涂刷使用方法:1)、將橡膠護舷骨架板問題部位進行打磨,打磨至問題部位露出金屬光澤,用毛刷清理干凈;2)、取金屬底漆A、B組分,按質量比4:1分別倒入一次性紙杯內,用攪拌棒快速攪拌均勻,使用小毛刷蘸取少量均勻涂刷至打磨好的金屬部位;3)、涂刷好后放置干燥90分鐘;橡膠底漆也為雙組份,其配方分別為:A組分:液體環氧樹脂5%?10%;高羥基聚酯樹脂25%?45%;有機錫催化劑0%?1%;固體石蠟樹脂10%?20%;有機溶劑30%?55%;B組分:異氰酸酯30%?50%;330型聚醚多元醇10%?30%;有機溶劑40%?60%;橡膠底漆的配制及涂刷使用方法:1)、將橡膠護舷橡膠缺陷部位使用鋼絲片或粗磨光片進行打毛,用毛刷清理干凈;2)、取橡膠底漆A、B組分,按質量比3:2分別倒入一次性紙杯內,用攪拌棒快速攪拌均勻,使用小毛刷蘸取少量均勻涂刷至打磨好的橡膠部位;3)、涂刷好后放置干燥90分鐘;第三步、涂聚脲材料:聚脲修補材料為雙組份,其配方分別為:A組分:異氰酸酯40%?60%;端羥基聚醚40%?60%;B組分:端氨基聚醚40%?65%;延遲型胺類擴鏈劑20%?50%;增粘劑0%?2%;色漿5%?15%;聚脲修補材料的配制及修補方法:1)、待金屬底漆和橡膠底漆干燥后,進行聚脲材料的配制;2)、將聚脲修補材料A、B組分按質量比1:1倒入一次性紙杯內,用攪拌棒快速攪拌20秒,將攪拌好的混合料倒在修補部位,使用金屬刮板進行刮平,出現拉絲現象后停止刮平;將問題部位修補至比周圍部位略高后,停止修補;3)、放置等待修補材料固化后,使用磨光機將問題部位表面打磨平整即修補完成;第四步、固化:放置30分鐘,固化;第五步、磨光:將修補部位打磨平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橡膠護舷的聚脲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清理缺陷部位; 第二步、涂底漆所述底漆包括用于橡膠部位的橡膠底漆和用于骨架板部位的金屬底漆, 其中金屬底漆為雙組份,其配方分別為 A組分異氰酸酯25%-45% ;聚己內酯多元醇10%-20% ;E_20型環氧樹脂10%_30% ;E_51型環氧樹脂10%-30% ;有機溶劑20%-40% ;苯甲酰氯O. 1%-0. 5% ; B組分烯腈類化合物20%-30% ;己二胺30%-50% ;環氧乙烷10%_20% ;硅烷偶聯劑 O.5%-1% ;T-31 型環氧固化劑 15%-30% ; 金屬底漆的配制及涂刷使用方法 1)、將橡膠護舷骨架板問題部位進行打磨,打磨至問題部位露出金屬光澤,用毛刷清理干凈; 2)、取金屬底漆Α、Β組分,按質量比41分別倒入一次性紙杯內,用攪拌棒快速攪拌均勻,使用小毛刷蘸取少量均勻涂刷至打磨好的金屬部位; 3)、涂刷好后放置干燥90分鐘; 橡膠底漆也為雙組份,其配方分別為 A組分液體環氧樹脂5%-10% ;高羥基聚酯樹脂25%-45% ;有機錫催化劑0%_1% ;固體石蠟樹脂10%-20% ;有機溶劑30%-55% ; B組分異氰酸酯30%-50% ;330型聚醚多元醇10%-30% ;有機溶劑40%_60% ; 橡膠底漆的配制及涂刷使用方法 1)、將橡膠護舷橡膠缺陷部位使用鋼絲片或粗磨光片進行打毛,用毛刷清理干凈; 2)、取橡膠底漆A、B組分,按質量比3:2分別倒入一次性紙杯內,用攪拌棒快速攪拌均勻,使用小毛刷蘸取少量均勻涂刷至打磨好的橡膠部位; 3)、涂刷好后放置干燥90分鐘; 第三步、涂聚脲材料聚脲修補材料為雙組份,其配方分別為 A組分異氰酸酯40%-60% ;端羥基聚醚40%-60% ; B組分端氨基聚醚40%-65% ;延遲型胺類擴鏈劑20%-50% ;增粘劑0%_2% ;色漿5%-15% ; 聚脲修補材料的配制及修補方法 1)、待金屬底漆和橡膠底漆干燥后,進行聚脲材料的配制; 2)、將聚脲修補材料A、B組分按質量比I:1倒入一次性紙杯內,用攪拌棒快速攪拌20秒,將攪拌好的混合料倒在修補部位,使用金屬刮板進行刮平,出現拉絲現象后停止刮平;將問題部位修補至比周圍部位略高后,停止修補; 3)、放置等待修補材料固化后,使用磨光機將問題部位表面打磨平整即修補完成; 第四步、固化放置30分鐘,固化; 第五步、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國謙,張文強,宋占昭,程懷華,柳偉杰,
申請(專利權)人:煙臺泰鴻橡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