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植物化學
,具體涉及一類新的留烯醇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特別是用于抗病毒劑的應用。
技術介紹
植物病毒病在世界范圍內對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構成嚴重威脅,每年造成的減產達10-30%,經濟損失約200億美元。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每年因病毒病對糧食生產、園藝作物、經濟作物等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數百億元。因此,迫切需要開發研制抗病毒藥物。國外從60年代初加大了這方面的研究,1985年日本登記的藻酸酪液蛋白(Mosanon)為紫茉莉提取蛋白和香燕菌汁提取物香燕菌素(Lentemin)曾被用于防治番爺病毒病。人工合成的抗病 毒藥物有病毒唑(Virazole,德國,1972)、嗎啉甲基四氫嘧啶(1982 ; 1996)、苯甲酰聚胺類(法國,1991)、三嗪類衍生物(德國,1992)等,但在田間應用較少。國內的病毒藥物研究始于80年代初,迄今,研制并登記的出品有高脂膜、NS-83增抗劑、病毒A、植病靈等幾種產品,大多是以化學品為主的混配制劑。目前國內病毒農藥的現狀是(1)由于病毒對寄主的絕對寄生(專化寄生),其復制所需能量和物質由寄主細胞提供,雖然混配制劑較多,但是,缺乏直接作用于病毒的單一化合物農藥品種,導致防治效果較差。(2)目前國內登記的藥物絕大多數均以鹽酸嗎啉胍等為主要成分,而鹽酸嗎啉胍長期以來用于臨床病毒性疾病的治療,如果在糧食作物與水果蔬菜等長期使用會造成藥物殘留,長期食用帶殘留食品會通常引起人體產生抗藥性問題。(3)化學病毒制劑的長期、大量施用,會造成嚴重的“農藥公害”。因此,從生物源、特別是植物源尋找與開發新型的高活性抗病毒藥物,不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甾烯醇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式(Ⅱ)所示結構:FDA00002072154200011.jpg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留烯醇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式(II)所示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留烯醇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1)采集錦葵科植物的枝葉和樹皮,烘干后粉碎; (2)將粉碎后的植物原料先用水浸泡,其中原料和水的重量比為I:1 ;隨后采用甲醇溶劑提取三次,減壓濃縮得植物原料粗提物; (3)將植物原料粗提物裝入提取罐,加入等體積水,在室溫下超聲震碎溶解,抽濾后,分別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各萃取三次,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 (4)將乙酸乙酯相利用硅膠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產物。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所述錦葵科植物是錦葵、木槿、黃花稔、花稔、秋葵、棉花、苘麻和大麻槿。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留烯醇類化合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該化合物用于防治西葫蘆花葉病毒病、西瓜花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云鋒,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