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管件成型方法,針對現有管件成型方法設備造價高昂、加工控制難度高的問題而發明專利技術,其包含步驟:將一管材彎折形成特定外形的一加工管件;將至少一填充流體注入該加工管件內部,并封閉該加工管件的二端;利用一沖壓模具裝置對該加工管件進行沖壓,以形成特定外形的一成型管件;及開啟該成型管件的至少一端,以排除該成型管件內部之填充流體。本發明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相對降低制造困難度及降低設備成本,降低加工控制的難度,同時能夠確保管件加工品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件成型方法。
技術介紹
請參照第1A至1E圖所示,其揭示了現有管件成型方法,包含步驟〔1〕如圖1A及圖1B所示,將一管材91彎折成ㄇ形的一加工管件92,該管材91具有一容置空間90、一第一開口9a及一第二開口9b。該容置空間90貫穿該管材91的內部,該第一及第二開口9a、9b系分別開設于該管材91的二端;〔2〕如第1B圖所示,該加工管件92的第一開口9a加以封閉;〔3〕如第1B及1C圖所示,該加工管件92的第二開口9b連接一高壓流體裝置8〔例如油壓裝置〕,且該加工管件92是置入一沖壓模具裝置7內;〔4〕如第1B至1E圖所示,該高壓流體裝置8將一高壓流體注入該加工管件92的容置空間90內,以便持續提供該加工管件92內部向外擴張的流體壓力;同時,該沖壓模具裝置7用以控制該加工管件92的擴張形狀。如此,利用控制該高壓流體裝置8的高壓流體的液壓,該加工管件92塑性變形成為一成型管件93,且該成型管件93的外形是對應于該沖壓模具裝置7的內部形狀。再者,在沖壓期間,該高壓流體裝置8用以提供該加工管件92內部充足的支撐力,以避免該加工管件92的壁部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因而造成表面皺折、不規則變形或結構崩潰等情形。一般而言,上述管件成型方法具有下列缺點高壓流體裝置8屬于造價高昂的加工設備,因而相對增加設備成本及加工生產成本。此外,當上述管件成型方法進行加工時,該高壓流體裝置8及沖壓模具裝置7需維持特定的壓力比值,因而相對提高加工條件控制的困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確保管件加工品質且降低制造難度和設備成本的管件成型方法。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管件成型方法,包括將至少一填充流體注入一加工管件內部,并封閉該加工管件的二端;及利用一沖壓模具裝置對該加工管件進行沖壓,以形成一成型管件。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管件成型方法,相較于圖1A至圖1E的習用管件成型方法利用該高壓流體裝置8的高壓流體對該加工管件92進行沖壓作業,因而造成設備成本高昂及增加制造困難度等缺點,圖2的本專利技術利用將該填充流體2注入該加工管件12及封閉該加工管件12的二端1a、1b,再利用該沖壓模具裝置4對該加工管件12進行沖壓作業,以形成該成型管件13,其確實可相對降低制造困難度及降低設備成本,確保管件加工品質。附圖說明圖1A為現有管件成型方法的管材在彎折前示意圖。圖1B為現有管件成型方法的加工管件在連接高壓流體裝置時示意圖。圖1C為現有管件成型方法的加工管件在置入沖壓模具裝置時示意圖。圖1D為現有管件成型方法的加工管件在進行灌注高壓流體進行沖壓作業時示意圖。圖1E為現有管件成型方法的成型管件在完成加工后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管件成型方法的流程方塊圖。圖3A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管件成型方法的管材在彎折前示意圖。圖3B為本專利技術優選負實施例的管件成型方法的加工管件在注入填充流體后示意圖。圖3C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管件成型方法的加工管件在置入沖壓模具裝置時示意圖。圖3D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管件成型方法的加工管件在利用沖壓模具裝置進行沖壓作業時示意圖。圖3E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管件成型方法的成型管件在加工完成后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圖2、圖3A及圖3B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管件成型方法的第一步驟,其是將一管材11彎折形成特定外形的一加工管件12。該管材11最好選擇自圓柱形的空心管材,且該管材11可選自適當的材質,例如鋼、不銹鋼、鋁或銅等金屬及其合金。該管材11具有一第一開口1a、一第二開口1b及一容置空間10。該第一開口1a及第二開口1b開設于該管材11的二端。該容置空間10是貫穿于該管材11的內部。此外,本專利技術的管材11可用以制造特定用途的管件,例如汽車底盤支撐架或置物架等構造。再者,本專利技術的管材11是根據需求預先彎折形成特定外形,例如ㄇ形,以便相對減少后續加工所需的變形量。請參照圖2及圖3B所示,其揭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管件成型方法的第二步驟,其是將一填充流體2注入該加工管件12,并封閉該加工管件12的第一及第二開口1a、1b。該填充流體2最好是可選自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蠟油等流體,特別是選自低密度聚乙烯〔LDPE〕。該填充流體2的熔點可能稍高于室溫25℃。因此,在該加工管件12進行沖壓前、沖壓期間或沖壓后,本專利技術最好是選擇加熱該填充流體2,以確保該填充流體2維持液態。再者,在該加工管件12沖壓期間,本專利技術也可選擇使該填充流體2暫時在該加工管件12內維持固態,以相對提供較液態更高的固態可壓縮性。該加工管件12的第一及第二開口1a、1b可選擇以焊接、螺設、黏結或沖壓等方式加以封閉,如此該第一及第二開口1a、1b處分別形成一封閉部3。藉此,該加工管件12內部的容置空間10是完全或部分填充該填充流體2,以便進行后續沖壓作業。請參照圖2、圖3C及圖3D所示,其揭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管件成型方法的第三步驟,其是利用一沖壓模具裝置4對該加工管件12進行沖壓,以形成一成型管件13。詳細的說,其是將該加工管件12置入該沖壓模具裝置4內。該沖壓模具裝置4是具有特定形狀的模具,且能提供足夠的沖壓壓力,以便對該加工管件12的管壁進行沖壓作業。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沖壓模具裝置4的模具是共同組成矩形的斷面。當本專利技術的加工管件12進行沖壓時,該沖壓模具裝置4是強行推擠該加工管件12的管壁,以便該加工管件12形成塑性變形。此時,由于該填充流體2具有相當程度的液壓,因此可提供該加工管件12沖壓時的塑性變形裕度。同時,該填充流體2也能夠在該加工管件12內部提供充足及平均的支撐力,以避免該加工管件12的壁部產生局部應力集中或受力不均的情形,如此可確保該成型管件13的結構可靠度及加工質量。請參照圖2及圖3E所示,其揭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管件成型方法的第四步驟,其是開啟該成型管件13的第一及第二開口1a、1b的其中之一,以排除該成型管件13內部的填充流體2。此時,可根據需求選擇保留或去除該封閉部3,以便形成封閉狀或開放狀的該成型管件13。當該第一及第二開口1a、1b開啟之后,該填充流體2可排出該成型管件13。如上所述,相較于圖1A至圖1E的習用管件成型方法利用該高壓流體裝置8的高壓流體對該加工管件92進行沖壓作業,因而造成設備成本高昂及增加制造困難度等缺點,圖2的本專利技術利用將該填充流體2注入該加工管件12及封閉該加工管件12的二端1a、1b,再利用該沖壓模具裝置4對該加工管件12進行沖壓作業,以形成該成型管件13,其確實可相對降低制造困難度及降低設備成本。此外,相較于現有管件成型方法是利用該高壓流體裝置8持續對該加工管件92內的流體加壓,以便由該加工管件92內部迫使其向外擴張變形;本專利技術是利用該沖壓模具裝置4壓迫該加工管件12,以間接壓迫該加工管件12內的填充流體2,并利用流體的體積概略恒定的原理,迫使該填充流體2推擠該加工管件12的管壁而造成變形。二者屬完全不同的制程方法及手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件成型方法,其包含步驟:將至少一填充流體注入一加工管件內部,并封閉該加工管件的二端;及利用一沖壓模具裝置對該加工管件進行沖壓,以形成一成型管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件成型方法,其包含步驟將至少一填充流體注入一加工管件內部,并封閉該加工管件的二端;及利用一沖壓模具裝置對該加工管件進行沖壓,以形成一成型管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該加工管件注入該填充流體之前,將一管材預先彎折成特定外形,以形成該加工管件。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該成型管件沖壓成型后,開啟該成型管件的至少一封閉端,排除該成型管件內部的填充流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填充流體是低密度聚乙烯及蠟油中的至少一種。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茂雄,
申請(專利權)人:坤威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