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螺母自動輸送裝置,包括送料機構和上料機構,送料機構由存放螺母的振動盤和輸送螺母的送料軌道組成,上料機構包括連通送料軌道的導料槽、能控制導料槽上螺母逐個下落的一對檔料閘以及可向上穿入導料槽出口處的螺母中心孔的上料桿,位于送料軌道下方,設有一個能驅動送料軌道振動便于螺母滑動的直線振動器,導料槽出口處設有便于螺母逐個下落的下料孔,該對檔料閘中部通過轉軸轉動固定,下端分別相向形成可伸到下料孔底部的兩個折邊,而上端間連接一個壓縮彈簧,檔料閘下方設有能向上推動該對檔料閘兩側部便于該對檔料閘轉動打開的推閘門,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人工上料所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的問題,其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螺母輸送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在機械設備裝配中能自動輸送螺母的裝置。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螺母是所有機械制造和裝配中必須使用到的一種零件,目前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對螺母進行上料,操作人員在需要使用螺母時,就從一堆螺母中取出一個螺母,然后調整好該螺母的位置將其安裝到相應設備上。為了提高機械制造和裝配的效率,也需要改進螺母輸送工序,為此可以分配一個或多個操作人員專門從事螺母的分配上料工作,這樣的工作方式都非常浪費人力和時間,生產效率極低,間接提高了生產成本,不符合現代工業的規模化、產業化、自動化,因此,研發出一種能夠批量化作業的螺母自動上料機是時勢所需,有利于現代工業的發展和進步。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螺母自動輸送裝置,用以解決目前人工上料所存在的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的問題,其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工業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和自動化。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一種螺母自動輸送裝置,包括送料機構和上料機構,該送料機構由存放螺母的振動盤和輸送螺母的送料軌道組成,該上料機構包括連通該送料軌道的導料槽、能控制該導料槽上螺母逐個下落的一對檔料閘以及可向上穿入該導料槽出口處的螺母中心孔的上料桿。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位于該送料軌道下方設有一個能驅動該送料軌道振動和便于螺母滑動的直線振動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該導料槽出口處設有便于螺母逐個下落的下料孔,該對檔料閘中部通過轉軸轉動固定,下端分別相向形成可伸到該下料孔底部的兩個折邊,而上端間連接一個壓縮彈簧,該對檔料閘下方設有能向上推動該對檔料閘兩側部便于該對檔料閘轉動打開的推閘門。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該上料桿和該推閘門同時安裝于固定座,該固定座通過升降氣缸控制升降,在該固定座上升的同時,該上料桿可穿入該下料孔上的螺母中心孔,而該推閘門推動該對檔料閘轉動打開。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該推閘門設有可分別推動該對檔料閘兩側部的兩個推桿,在該兩個推桿向上推動該對檔料閘轉動打開的同時,該上料桿可穿入該下料孔上的螺母中心孔。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位于該下料孔上方,還設有一個能檢測該下料孔上螺母的探測器,該探測器發出的螺母探測信號作為該升降氣缸上升的啟動信號。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該探測器為一個可檢測該下料孔上螺母的光電傳感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改進,該探測器為ー個可由該下料孔上螺母觸發的接近開關。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ー步改進,還包括可引導該上料桿上螺母轉換エ位的換位機構,該換位機構包括安裝于該固定座的旋轉氣缸以及一端固定于該旋轉氣缸而另一端形成該上料桿的旋轉取料桿。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是該送料機構通過振動盤存放螺母,螺母通過送料軌道依次滑出,所述上料機構通過導料槽接收來自于該送料軌道上的螺母,并通過ー對檔料閘 控制該導料槽上螺母逐個下落,而所述上料桿在該導料槽上螺母逐個下落的同時,向上穿入待下落螺母中心孔,實現螺母自動送料和裝料操作。更進一歩,所述換位機構通過一端形成該上料桿的旋轉取料桿和旋轉氣缸控制,實現該上料后的螺母變換エ位。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另ー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A局部放大示意圖(所述檔料閘處于打開狀態);圖4為所述上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所述檔料閘處于關閉狀態);圖5為所述導料槽的結構示意圖(裝有螺母);圖6為所述導料槽的另ー結構示意圖。對照以上附圖,作如下補充說明11——振動盤24——上料桿12——送料軌道25——轉軸13——直線振動器26——壓縮彈簧21——導料槽27——固定座211——下料孔28——升降氣缸221、22——ー對檔料閘 29——探測器2211、2221——折邊31——旋轉氣缸23——推閘門32——旋轉取料桿231、232-推桿100-螺母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之一結合圖I、圖2、圖3、圖4、圖5和圖6,以下作詳細描述一種螺母自動輸送裝置,包括送料機構和上料機構,其中I)如圖I所示,該送料機構由存放螺母的振動盤11和輸送螺母的送料軌道12組成,位于該送料軌道12下方設有ー個直線振動器13,該直線振動器13通過驅動該送料軌道12振動,以至于該送料軌道上的螺母滑動,實現了螺母沿送料軌道12自動輸送。2)如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該上料機構包括連通該送料軌道12的導料槽21、能控制該導料槽上螺母逐個下落的一對檔料閘221、222以及可向上穿入該導料槽21出口處的螺母中心孔的上料桿24,該導料槽21出口處設有便于螺母100逐個下落的下料孔211,該對檔料閘221、222中部通過轉軸25轉動固定,下端分別相向形成可伸到該下料孔211底部的兩個折邊2211、2221,而上端間連接一個壓縮彈簧26,該兩折邊便于支撐在該下料孔211上的螺母底部,不至于下落,該對檔料閘221、222下方設有能向上推動該對檔料閘221,222兩側部便于該對檔料閘轉動打開的推閘門23,更具體地,該推閘門23設有可分別推動該對檔料閘221、222兩側部的兩個推桿231、232。該上料桿24和該推閘門23同時安裝于固定座27,該固定座27通過升降氣缸28控制升降,這樣當該固定座27上升時,一方面該上料桿24可穿入該下料孔211上的螺母中心孔,與此同時,該推閘門23通過兩個推桿231、232向上推動該對檔料閘轉動打開。為了及時探測該下料孔211上是否有螺母補上,位于該下料孔211上方,還設有一個能檢測該下料孔上螺母的探測器29,該探測器29發出的螺母探測信號作為該升降氣缸28上升的啟動信號,該探測器可以為一個可檢測該下料孔上螺母的光電傳感器,也可以是一個可由該下料孔上螺母觸發的接近開關。實施例之二在實施例之一基礎上,為了實現螺母的自動送料、自動上料和自動換工位的目的,如圖I所示,該裝置還包括可引導該上料桿24上螺母轉換工位的換位機構,該換位機構包括安裝于該固定座27的旋轉氣缸31以及一端固定于該旋轉氣缸31而另一端形成該上料桿24的旋轉取料桿32。本專利技術的操作原理是首先,啟動振動盤11和送料軌道12上的直線振動器13,振動盤11內的螺母將逐個沿傾斜的送料軌道12滑出,并逐個滑到導料槽21最低端。由于該導料槽21的最底端形成下料孔211,該下料孔通過孔徑只能允許螺母逐個下落,并且初始狀態時該對檔料閘221、222上的兩折邊2211、2221位于該下料孔211下方,因此滑到該下料孔211位置上的螺 母100不會下落;當探測器29檢測到該下料孔211上螺母100補上后,就啟動升降氣缸28,該上料桿24和推閘門23隨同固定座27上升,該上料桿24穿入該下料孔211上螺母100中心孔,與此同時,該推閘門23通過兩推桿231、232作用于該對檔料閘221、222側部轉動打開,該兩折邊2211、2221離開對應螺母的底部,該下料孔211上的螺母100沿該上料桿24自由落下,由此完成了螺母自動上料;啟動旋轉氣缸31,就控制旋轉取料桿32轉動,穿套于該旋轉取料桿32上的螺母就隨同該旋轉取料桿32轉移到下一個工作位置后,再從上料桿24上滑出,由此實現螺母的自動變換工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螺母自動輸送裝置,包括送料機構和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送料機構由存放螺母的振動盤(11)和輸送螺母的送料軌道(12)組成,該上料機構包括連通該送料軌道(12)的導料槽(21)、能控制該導料槽上螺母逐個下落的一對檔料閘(221、222)以及可向上穿入該導料槽(21)出口處的螺母中心孔的上料桿(2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螺母自動輸送裝置,包括送料機構和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送料機構由存放螺母的振動盤(11)和輸送螺母的送料軌道(12)組成,該上料機構包括連通該送料軌道(12)的導料槽(21)、能控制該導料槽上螺母逐個下落的ー對檔料閘(221、222)以及可向上穿入該導料槽(21)出口處的螺母中心孔的上料桿(24)。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螺母自動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該送料軌道(12)下方設有ー個能驅動該送料軌道(12)振動和便于螺母滑動的直線振動器(13)。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螺母自動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導料槽(21)出ロ處設有便于螺母(100)逐個下落的下料孔(211),該對檔料閘(221、222)中部通過轉軸(25)轉動固定,下端分別相向形成可伸到該下料孔(211)底部的兩個折邊(2211、2221),而上端間連接ー個壓縮彈簧(26),該對檔料閘(221、222)下方設有能向上推動該對檔料閘(221,222)兩側部便于該對檔料閘轉動打開的推閘門(23)。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螺母自動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上料桿(24)和該推閘門(23)同時安裝于固定座(27),該固定座(27)通過升降氣缸(28)控制升降,在該固定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智春,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施耐特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