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的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藥物,取黃芪、太子參、生地、山藥、丹參、茯苓、當歸、益母草、甘草、芡實、黃精、菟絲子、金櫻子、百合、枇杷葉、肉桂制成膠囊劑產品。該藥物能夠增加腎臟的有效血液灌注,增加對受損腎小球的供氧,改善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有效緩解和恢復腎小球的硬化狀態,對糖尿病腎病療效確切,安全無副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藥物,特別是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的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藥物。
技術介紹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引起的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慢性并發癥,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變表現之一,臨床特征為蛋白尿,漸進性腎功能損害,高血壓,水腫,晚期出現嚴重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會由不同途徑損害腎臟,這些損害可以累及腎臟所有的結構,腎小球硬化癥與糖尿病有直接關系,所以我們通常說的糖尿病腎病是腎小球硬化。糖尿病腎病多見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隨著我國人口人均壽命延長,生活飲食習慣、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線 上升趨勢,且由于治療方法的改善,生存時間的增加,從而腎臟及其它并發癥數量也在逐年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的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藥物,該藥物療效顯著,治愈率滿意。本專利技術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的 黃芪13 16 太子參13 16 生地13 16 山藥13 16 丹參13 16 獲茶4 6 當歸4 6 益母草13 16 甘草I 4 芡實8 12 黃精8 12菟絲子8 12 金櫻子8 12百合4 6 枇杷葉6 9 肉桂2 5。優選的,本專利技術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的 黃芪15 太子參15 生地15 山藥15 丹參15 茯苓5 當歸5 益母草15 甘草3 芡實10 黃精10 菟絲子10 金櫻子10百合5 枇杷葉8 肉桂3。上述各組份的藥物可以制成片劑、丸劑、散劑、膠囊劑等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口服劑型,本專利技術優選的劑型是膠囊劑。本專利技術藥物膠囊劑的具體制備方法是將上述藥物粉碎成細粉,按照所述重量份數混合均勻,加水煎煮2 4次,每次I 2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成60°C相對密度I. I I. 3的稠膏,50 60°C干燥后,粉碎成100 120目的藥粉,裝入膠囊中,滅菌消毒制成膠囊劑產品。本專利技術組方中,黃芪補氣固表,利尿托毒;太子參補益脾肺,益氣生津;生地清熱涼血;山藥健脾益胃、滋腎益精;丹參活血調經,祛瘀止痛;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中;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益母草活血調經,利水消腫;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黃精補氣養陰;菟絲子溫補腎陽;金櫻子固精縮尿,澀腸止瀉;百合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枇杷葉降氣化痰,養肝腎;肉桂補火助陽,活血通經。諸藥配伍,益氣養陰,活血化瘀,通絡,能夠增加腎臟的有效血液灌注,增加對受損腎小球的供氧,改善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有效緩解和恢復腎小球的硬化狀態,對糖尿病腎病療效確切,安全無副作用。為進一步考察本專利技術藥物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選擇163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了臨床療效觀察。臨床資料 選擇門診病人163例,其中男95例、女68例,年齡42 74歲。全部病例均確診為糖尿病腎病患者,排出其他原因引起的蛋白尿。 病史既往有糖尿病史或入院確診為糖尿病,診斷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臨床癥狀十隨即靜脈血衆血糖彡11. Ommol/L,或空腹靜脈血衆血糖彡7. O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靜脈血漿血糖彡11. 0mmol/Lo所有病例除具有糖尿病病史外,都持續數年出現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UAE常在20 200 μ g/min或30 300mg/d間)或者具有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特點。治療方法 在服用原有糖尿病維持藥物的基礎上,口服本專利技術藥物膠囊劑藥物,口服本專利技術藥物每日三次,每次6粒,連續服用3個月。服藥期間禁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糖尿病及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療效標準綜合制定。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尿白蛋白排出率降至正常或下降1/2以上,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下降1/3或恢復正常,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下降1/2以上,腎功能正常; 有效臨床癥狀較治療前好轉,尿白蛋白排出率、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有所下降,但不足顯效標準,24小時尿蛋白定量較治療前下降不到1/2,腎功能指標正常; 無效臨床癥狀為改善或惡化,實驗室指標無變化或升高。治療結果 經連續3個月治療后,對163例患者體征指標進行檢測統計,臨床顯效68例,有效90例,無效5例,有效率達到97%,療效滿意。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稱取黃芪13g、太子參13 g、生地13 g、山藥13 g、丹參13 g、茯苓4 g、當歸4 g、益母草13 g、甘草I g、芡實8 g、黃精8 g、英絲子8 g、金樓子8 g、百合4 g、枇杷葉6 g、肉桂2 g混合均勻粉碎成80目的細粉,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成60°C相對密度I. I I. 3的稠膏,于60°C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藥粉,裝入膠囊中,滅菌消毒制成膠囊劑產品。實施例2稱取黃芪16g、太子參16 g、生地16 g、山藥16 g、丹參16 g、茯苓6 g、當歸6 g、益母草16 g、甘草4 g、芡實12 g、黃精12 g、英絲子12 g、金樓子12 g、百合6 g、枇杷葉9 g、肉桂5 g混合均勻粉碎成80目的細粉,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成60°C相對密度I. I I. 3的稠膏,于60°C干燥后,粉碎成100目的藥粉,裝入膠囊中,滅菌消毒制成膠囊劑產品。實施例3 稱取黃芪150g、太子參150 g、生地150 g、山藥150 g、丹參150 g、茯苓50g、當歸5 0g、益母草150g、甘草3 0g、芡實100 g、黃精100g、菟絲子100 g、金櫻子100 g、百合50g、枇杷葉80 g、肉桂30g混合均勻粉碎成80目的細粉,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液,過濾,濃縮成60°C相對密度I. I 1.3的稠膏,于60°C干燥后,粉碎成100目的藥粉,裝入膠囊中,滅菌消毒制成膠囊劑產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物為原料藥制備獲得:黃芪?13~16???太子參13~16?????生地13~16?山藥?13~16????丹參13~16??????茯苓4~6?當歸?4~6?????益母草6~9??????甘草?1~4???芡實?8~12????黃精8~12???????菟絲子8~12???金櫻子8~12??百合4~6???枇杷葉6~9????肉桂?2~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數的藥物為原料藥制備獲得 黃芪13 16 太子參13 16 生地13 16 山藥13 16 丹參13 16 獲茶4 6 當歸4 6 益母草6 9 甘草I 4 芡實8 12 黃精8 12菟絲子8 12 金櫻子8 12百合4 6 枇杷葉6 9 肉桂2 5。2.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紅云,
申請(專利權)人:薛紅云,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