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包括帶有齒輪、齒條螺母、絲杠和離合器的機座平面運動裝置,帶有調整壓板、調整螺釘、軸承座立板、軸承座側板、軸承座內套和軸承座外套的成型輥徑向調整裝置,帶有上調節螺母、下調節螺母、軸承座外套和軸承座內套的成型輥軸向調整裝置。能夠實現成型后的型材沿其縱向變截面,能更好的滿足實際生產的要求,使輥彎成型技術運用的領域更加廣泛,可用于汽車、建筑等領域的零件與構件的制作,擴大了產品的加工范圍,滿足了實際工程的需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型材成型機,尤其涉及一種輥彎成型機。
技術介紹
輥彎成型是一種高效、低成本與潔凈的板材成型方式。現有技術中,輥彎成型技術的成型過程中,其成型機座的軸向位置一般是固定不動的,只有成型輥的旋轉運動,從而在成型過程中型材沿其縱向是等截面的。現有技術中的一種可調寬度成型機,其在機座的左右兩側安裝有固定機架、相互平行的上、下軸通過軸承座安裝在固定機架上,在兩固定機架之間安裝有移動機架。在成型窄、厚、硬的產品時,將機組調窄,可提高水平軸的剛性;在成型寬、薄、軟的產品時,將機組調寬,使之能生產更寬的產品。上述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缺點:雖然可以調節成型寬度,但是,由于其調節后的寬度仍是單一寬度,在成型過程中,板材沿其縱向依然是等截面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實現對板材變截面成形的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專利技術的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包括機座,所述機座上設有成型輥,所述機座通過立軸設置在滑板上,所述滑板通過滑軌設置在傳動底板上;所述機座連接有機座平面運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滑板在所述傳動底板上沿所述滑軌滑動及驅動所述機座與所述滑板之間繞所述立軸相對轉動。由上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由于機座通過立軸設置在滑板上,滑板通過滑軌設置在傳動底板上,機座連接有機座平面運動裝置,機座既可以隨滑板作橫向移動,又可以繞立軸相對轉動,可以實現對板材變截面成形。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的立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的傳動底板結構示意圖。圖中:1-左機座2-右機座3-左立軸4-左滑板5-右滑板6-傳動底板7-軸承座側板8-調整壓板9-壓板螺釘10-軸承座立板11-軸承座內套12-調整螺釘13-軸承座外套14-壓板15-緊定螺釘16-下調節螺母17-上調節螺母18-左齒輪19-齒條20-齒條螺釘21-側導軌22-導軌螺釘23-側導槽24-導槽螺釘25-第二齒條絲母26-齒條鍵27-立軸鍵28-第一齒條絲母29-第一絲杠30-第三絲杠31-第一絲母32-第一離合器33-第二離合器34-第二絲杠35-第二絲母36-第四絲杠37-右齒輪38-右立軸39-絲母聯接螺釘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其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是,包括機座,機座上設有成型輥,機座通過立軸設置在滑板上,滑板通過滑軌設置在傳動底板上;機座連接有機座平面運動裝置,用于驅動滑板在傳動底板上沿滑軌滑動及驅動機座與滑板之間繞立軸相對轉動。這樣,機座既可以隨滑板作橫向移動,又可以繞立軸相對轉動,可以實現對板材變截面成形。具體機座平面運動裝置可以包括平行設置的兩條絲杠,其中一條絲杠嚙合有絲母;另一條絲杠嚙合有齒條絲母。其中,絲母與滑板固定連接;齒條絲母上固定有齒條,立軸的上端與機座固定連接,立軸的下端固定有齒輪,齒輪與齒條嚙合。當兩條齒條同步轉動時,驅動絲母與齒條絲母同速移動,帶動滑板及機座作橫向移動;當兩條齒條異步轉動時,絲母與齒條絲母的移動速度不同,二者之間產生相對運動,即齒條絲母上的齒條與立軸下端的齒輪之間產生相對運動,驅動立軸轉動,進而驅動機座與滑板之間繞立軸相對轉動。齒條絲母與滑板之間還可以通過側導軌滑動連接,方便齒條絲母與滑板之間的相對運動。平行設置的兩條絲杠可以分別連接有伺服電機,用于驅動兩條絲杠同步或異步轉動。上述的機座可以有兩個,分別為左機座、右機座,左機座和右機座分別連接有機座平面運動裝置;-->左機座和右機座的平面運動裝置的兩條絲杠可以分別對應同軸設置,即嚙合有絲母的絲杠同軸設置;嚙合有齒條絲母的絲杠同軸設置。對應同軸設置絲杠之間通過離合器連接或斷開,使二者之間同步或不同步轉動,以實現不同的變截面的要求。左機座和右機座的對應同軸設置的絲杠的螺紋旋向根據需要可以相反,也可以相同,以實現不同的變截面的要求。成型輥與機座之間可以設有徑向調節裝置和軸向調節裝置。徑向調節裝置可以包括調整壓板、軸承座立板,調整壓板和軸承座立板固定在軸承座側板上,調整壓板與軸承座立板之間嵌有調節螺釘;調整螺釘與成型輥的軸承座外套之間形成螺紋連接。調節螺釘時,螺釘的位置不變,軸承座外套產生徑向移動,實現軸承座的徑向調節。軸向調節裝置包括上調節螺母和下調節螺母,上調節螺母和下調節螺母與成型輥的軸承座外套之間分別形成螺紋連接,軸承座外套中滑動設有軸承座內套,軸承座內套的上部設有凸緣,凸緣嵌入到上調節螺母與下調節螺母之間。調節上調節螺母與下調節螺母時,凸緣帶動軸承座內套產生軸向移動,實現軸承座的軸向調節。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給予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的具體實施例,包括左機座1、右機座2、左立軸3、左滑板4、右滑板5、傳動底板6、軸承座側板7、調整壓板8、壓板螺釘9、軸承座立板10、軸承座內套11、調整螺釘12、軸承座外套13、壓板14、緊定螺釘15、下調節螺母16、上調節螺母17、右立軸38等。左機座1帶有左立軸3,左立軸3插入左滑板4的孔中,當左立軸3轉動時,帶動左機座1轉動,當左滑板4移動時,帶動左立軸3移動,從而帶動左機座1移動;右機座2帶有右立軸38,右立軸38插入右滑板5的孔中,當右立軸38轉動時,帶動右機座2轉動,當右滑板5移動時,帶動右立軸38移動,從而帶動右機座2移動。軸承座側板7固定在左機座1上,調整壓板8通過壓板螺釘9固定在軸承座側板7上,軸承座立板10與軸承座側板7固定連接在一起,軸承座內套11插入軸承座外套13中,調整螺釘12與軸承座外套13形成螺紋連接,轉動調整螺釘12,螺釘12不移動,軸承座外套13徑向移動,帶動軸承座內套11移動,從而帶動成型輥徑向移動;上調節螺母17與下調節螺母16與軸承座外套13形成螺紋連接,上調節螺母17與下調節螺母16之間有一空段,軸承座內套11帶有凸緣,該凸緣放入上調節螺母17與下調節螺母16之間的空段中,上調節螺母17壓住軸承座內套11凸緣的上表面,下調節螺母16壓住軸承座內套11凸緣的下表面,當上調節螺母17與下調節螺母16向上或向下移動時,帶動軸承座內套11向上或向下移動,從而實現成型輥的軸向調整。-->如圖2所示,可以看到左滑板4、軸承座側板7、壓板螺釘9、調整壓板8、調整螺釘12、壓板14、緊定螺釘15、左立軸3、齒輪18、齒條19、齒條螺釘20、側導軌21、導軌螺釘22、側導槽23、導槽螺釘24、絲母聯接螺釘39等。左立軸3與齒輪18用立軸鍵27聯接在一起,齒輪18與齒條19形成嚙合,齒條19通過齒條螺釘20與齒條鍵26聯接在第一齒條絲母28的側面上,側導槽23通過導槽螺釘24聯接在第一齒條絲母28另一側面上,側導槽23與側導軌21形成滑動連接,側導軌21通過導軌螺釘22聯接在左滑板4上。如圖3所示,可以看到調整壓板8、壓板螺釘9、軸承座立板10、緊定螺釘15等。如圖4所示,傳動底板上設有齒條19、第二齒條絲母25、齒條鍵26、立軸鍵27、齒條螺釘20、左齒輪(18)、第一齒條絲母28、第一絲杠29、第三絲杠30、第一絲母3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包括機座,所述機座上設有成型輥,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通過立軸設置在滑板上,所述滑板通過滑軌設置在傳動底板上; 所述機座連接有機座平面運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滑板在所述傳動底板上沿所述滑軌滑動及驅動所述機座與所述 滑板之間繞所述立軸相對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軸變截面輥彎成型機,包括機座,所述機座上設有成型輥,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通過立軸設置在滑板上,所述滑板通過滑軌設置在傳動底板上;所述機座連接有機座平面運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滑板在所述傳動底板上沿所述滑軌滑動及驅動所述機座與所述滑板之間繞所述立軸相對轉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座平面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平面運動裝置包括平行設置的兩條絲杠,其中一條絲杠嚙合有絲母;另一條絲杠嚙合有齒條絲母;所述絲母與所述滑板固定連接;所述齒條絲母上固定有齒條,所述立軸的上端與所述機座固定連接,所述立軸的下端固定有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座平面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絲母與所述滑板之間通過側導軌滑動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座平面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有兩個,分別為左機座、右機座,所述左機座和右機座分別連接有機座平面運動裝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座平面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機座和右機座的平面運動裝置的兩條絲杠分別對應同軸設置,所述對應同軸設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景作軍,艾正青,劉繼英,張若青,王侃,
申請(專利權)人:北方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