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以抑制發炎反應及抗陰道炎的食品組合物及/或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一乳酸菌菌株,其選自以下任一或多種組合的生物性培養物:唾液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AP-32菌株,保藏編號CCTCC?NO:M?2011127、羅伊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reuteri)TE-33菌株,保藏編號CCTCC?NO:M?2011126、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F-1菌株,保藏編號CCTCC?NO:M?2011124、鼠李糖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CT-53菌株,保藏編號CCTCC?NO:M?2011129或其組合。本發明專利技術可抑制樹突狀細胞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產生及/或促進白細胞介素-10(IL-10)的產生,并進而抑制發炎反應及陰道黏膜細胞發炎的癥狀。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口服益生菌及直接接觸于患處的益生菌制劑形式存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食品組合物以及醫藥組合物,特別是ー種包含乳酸菌菌株的食品組合物以及醫藥組合物,其用以抑制發炎反應。
技術介紹
由國際發表文獻中論述,益生菌定義為可促進宿主健康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擁有促進人體健康的能力,在上個世紀末已被發覺,且逐步進行許多科學驗證的研究。首先被 發現益生菌對于腸胃不適的癥狀有舒緩的能力,直至今日,調整腸胃道功能仍是益生菌在產品應用上重要的ー環。然而,除了腸胃道功能外,近年來益生菌在免疫調節方面的功能,也開始嶄露頭角,許多關于益生菌與免疫相關的文獻陸續發表,研究結果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益生菌在免疫調節上的能力,可以見得。目前在益生菌對于免疫功能上,有提升免疫力、調整過敏體質、輔助緩解自體免疫疾病及抗發炎等等,皆在研究范疇中。一般食用含乳酸菌(Lactic acidbacteria, LAB)的產品僅具有調整腸道的健康效果,雖然有數以萬計的乳酸菌菌株存在于自然界,但僅有少數乳酸菌菌株具有調節免疫,甚至抗發炎反應的特質。時至今日,僅有少數幾株經證明其具有調節免疫的健康效果的乳酸菌菌株被確認出來,而乳酸菌對身體健康的功能在于菌株(strain)的特異性而非菌種(species),此種對于人的身體健康有特殊功效的菌株稱為功能性益生菌(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of probiotics in food ;Report of joint FAO/WHO working group on drafting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obiotics in food ;London Ontario,Canada April30 and May I,2002 :1_7)。抗發炎的益生菌株對于陰道發炎的癥狀,有舒緩癥狀的效果,尤其經由ロ服的途徑,更能加速緩解陰道發炎的癥狀。國內外有許多益生菌與抗陰道炎方面有關的文獻報導。在體外試驗方面,Lactobacillus crispatus 及 Lactobacillus jensenii 被發現具有產生H2O2及類抑菌物質化合物成分,可以有效抑制并殺死陰道內致病菌株(Jasadee etal. ,200οノ。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actobacillusplantarum及Lactobacillus fermentum菌株與陰道念珠菌共同培養后,發現可以有效抑制陰道念珠菌的生長(Magdalena et al. , 2005) 0將陰道炎致病菌株Gardnerellavaginalis及Prevotella bivia與HeLa細胞(模擬陰道黏膜內皮細胞)共同培養,使致病菌株吸附在細胞上,再加入Lactobacillus gasseri共同培養,發現Lactobacillusgasseri 可以破壞 Gardnerella vaginalis 及 Prevotella bivia 對于 HeLa 細胞的吸附性夕卜,pH值在4. 5 5. 5之間的破壞效果最好,顯示益生菌的確可以抑制并殺死陰道炎致病菌株,且維持陰道黏膜的弱酸性,對于抑制致病菌株的活性及増加益生菌的活性,皆有極大的幫助(Fabrice et al.,2006)。這些文獻證實在陰道炎菌叢的體外模擬試驗上,益生菌確實能夠對抗陰道炎的致病菌叢,藉此改善陰道炎的癥狀。乳酸菌在臨床實驗上,將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發酵酸奶,菌數大于IO8以上,讓陰道炎病患服用2個月,病人改善情形為60 %,遠大于安慰劑組的 25% (Shalve et al. , 1996)。而將衛生棉條浸潤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發酵酸奶及5%醋酸,用于陰道發炎病患4周 8周,發現陰道炎緩解的程度為88%,比醋酸組的38%高出許多(Neri et al. , 1993)。ロ服含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及 Lactobacillusfermentum菌株IO9以上菌數的膠囊,一天一次,服用60天,對于陰道炎的改善效果高達87. 5% (Reid et al. ,2004)。然而,僅少數乳酸菌菌株具有的耐酸與耐膽鹽能力、吸附黏膜表皮細胞的能力以及在通過腸胃道后仍可存活的能力等特性,因此需篩選可促進健康效果及可成為功能性益生菌的菌株。綜合上述,尋找適合的乳酸桿菌,用作抗發炎,特別是抗陰道炎的作用,以作為功能性益生菌菌株,是目前需要努力的目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為提供ー種食品組合物及醫藥組合物,其可藉由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的產生及/或促進白細胞介素-10 (IL-10)的產生,進而抑制發炎反應。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為提供ー種食品組合物及醫藥組合物,其具有酸性及膽鹽的耐受性,以作為ロ服益生菌。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為提供ー種食品組合物及醫藥組合物,其具有陰道炎栓劑的耐受性,以作為治療陰道炎的用途。在一實施例之中,本專利技術的ー種食品組合物,用以抑制發炎反應,包含至少ー乳酸菌菌株,其選自以下任一或多種組合的生物性培養物唾液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AP-32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 NO M 2011127、羅伊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reuteri)TE-33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 NO M 2011126、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F-I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 NO M 2011124、鼠李糖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 CT-53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 NO M 2011129 或其組合。在另ー實施例之中,本專利技術的ー種醫藥組合物,用以抑制發炎反應,包含至少ー乳酸菌菌株以及生理上可接受的賦形劑或稀釋劑。乳酸菌菌株為選自以下任一或多種組合的生物性培養物唾液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AP-32菌株,保藏編號CCTCCNO M 2011127、羅伊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TE-33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NO M 2011126、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F-I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NO M 2011124、鼠李糖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T-53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NO M 2011129或其組合。本專利技術亦可廣義的包括本專利技術說明書中分開或總合說明的部分、構成要件與特征,及任何包含所述部分、構成要件與特征中任何一種或更多種的任何或全部組合,且若本文所述及的明確完整事物已于與本專利技術有關的相關技術中出現已知的同等物時,所述已知的同等物將如同獨立事項并入本文中。附圖說明圖I顯示,唾液乳酸桿菌AP-32菌株、羅伊氏乳酸桿菌TE-33菌株、嗜酸乳酸桿菌F-I菌株以及鼠李糖乳酸桿菌CT-53菌株菌數并不受胃酸的影響,膽鹽的部份則除了鼠李糖乳酸桿菌CT-53菌株較為敏感外,唾液乳酸桿菌AP-32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食品組合物,用以抑制發炎反應,包含:至少一乳酸菌菌株,其選自以下任一或多種組合的生物性培養物:唾液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AP?32菌株,保藏編號CCTCC?NO:M?2011127、羅伊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reuteri)TE?33菌株,保藏編號CCTCC?NO:M?2011126、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F?1菌株,保藏編號CCTCC?NO:M?2011124、鼠李糖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CT?53菌株,保藏編號CCTCC?NO:M?2011129或其組合;以及生理上可接受的賦形劑或稀釋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食品組合物,用以抑制發炎反應,包含 至少一乳酸菌菌株,其選自以下任一或多種組合的生物性培養物唾液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AP-32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 NO M 2011127、羅伊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TE-33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 NO M 2011126、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F-1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 NO M 2011124、鼠李糖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T-53 菌株,保藏編號 CCTCC NO M 2011129 或其組合;以及 生理上可接受的賦形劑或稀釋劑。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品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乳酸菌菌株包含唾液乳酸桿菌AP-32菌株、羅伊氏乳酸桿菌TE-33菌株、嗜酸乳酸桿菌F-I菌株及鼠李糖乳酸桿菌CT-53菌株。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品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賦形劑或該稀釋劑為發酵乳、酸奶、奶酪、乳制飲品、乳粉、茶、咖啡或以上的組合。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品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乳酸菌菌株為具有活性或去活性的菌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佩珊,蔡宜鈞,郭仲偉,陳怡君,
申請(專利權)人:豐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