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清雪機。現在的清雪機體積都非常龐大,它們只用于清除機動車道上的積雪而沒有考慮人行橫道及相對封閉區域的積雪問題。另外,現在的清雪機操作非常復雜,不利于清雪機的推廣使用;并且現在的清雪機還存在清雪不徹底、轉彎半徑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小型清雪機,包括機動車載體及固定在機動車載體前端的清雪刷,所述機動車載體的動力系統通過制動卡鉗是否卡住剎車盤來確定機動車載體是起車與停車;在機動車支撐架體上固定有卡槽,所述制動卡鉗上端與操作桿連接,所述操作桿上固定有與卡槽配合的掛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有效清除路面積雪,對人行橫道及相對封閉區域尤為適用,無需培訓學習即可直接操作,清雪效果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清雪機。
技術介紹
現在的清雪機體積都非常龐大,它們只用于清除機動車道上的積雪而沒有考慮人行橫道及相對封閉區域的積雪問題。另外,現在的清雪機操作非常復雜,需要專業人員專門進行學習一段時間才可以上道清雪,不利于清雪機的推廣使用;并且現在的清雪機還存在清雪不徹底、轉彎半徑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小型清雪機,可以有效清除路面積雪,對人行橫道及相對封閉區域尤為適用,無需培訓學習即可直接操作,清雪效果好。所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ー種小型清雪機,包括機動車載體,還包括清雪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所述清雪系統為固定在支撐架上的清雪刷,所述清雪刷為鋼絲繩滾刷,即,將鋼絲繩破開后一端呈分散狀,其中,鋼絲的直徑為O. 4 O. 9mm。所述清雪刷支撐架后端與轉向軸螺紋連接。所述清雪刷與支撐架間螺紋連接,并通過緊固螺母進行固定。所述清雪刷支撐架具有轉向功能,具體實現結構為包括傳動桿,傳動桿一端通過萬向節與清雪刷支撐架一端連接,傳動桿另一端與機動車支撐架通過萬向節連接;還包括手控推拉桿,推拉桿中間偏下位置與機動車支撐架通過轉軸鉸接,推拉桿底端與清雪刷支撐架的另一端鉸接。所述轉向系統為,機動車載體方向盤下部連接轉向軸,所述轉向軸下端通過支架安裝兩個并列的轉輪,兩個轉輪為同軸結構。所述機動車載體為三點支撐結構,兩個后輪為兩點,轉向軸下端的兩個轉輪為第三點。 機動車載體水箱設置在座椅下方。所述機動車載體的制動系統通過操縱桿控制離合器的開合實現起車與停車。本技術在開車與停車時,只需操作人員控制操縱桿掛鉤是否掛到卡槽上即可,當掛鉤掛到卡槽上后即為停車,當掛鉤從卡槽上摘下后車子即啟動,操作簡單,方便快捷。本技術將清雪刷設置為鋼絲刷,充分利用了鋼絲的強度特性,實踐證明,利用鋼絲刷可以清除被行人踩實的積雪,效果極好。本技術將清雪刷支撐架與方向盤轉向軸螺紋連接,即可方便調整清雪刷支撐架的高度,從而針對不同厚度積雪進行調整使用;方向盤轉向軸底部同軸設置的兩個轉向輪不但可以增加機動車支撐強度,更可以實現差速旋轉,從而縮小機動車轉彎半徑,使操作更加靈活;由于北方冬季降雪時溫度非常低,所以本技術將機動車水箱設置在座椅下方,這樣水箱的熱量即可將座椅加熱,増加操作人員的舒適程度。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另一方向的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方向盤轉向軸及底部設置的轉向輪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側視圖。圖5是鋼絲刷結構示意圖。圖6是鋼絲刷固定在支撐架上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機動車載體I,清雪刷2,卡槽3,操縱桿4,方向盤5,轉向軸6,支架7,轉輪8,支撐架9,轉軸9-1,緊固螺母9-2,水箱10,座椅11,傳動桿12,推拉桿13,轉軸14,活動軸15。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闡述本技術優選的實施方式。ー種小型清雪機,參照圖1,它包括機動車載體1,還包括清雪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所述清雪系統為固定在支撐架9上的清雪刷2,所述清雪刷2為鋼絲繩滾刷,即,將鋼絲繩破開后一端呈分散狀,其中,鋼絲的直徑為O. 4 O. 9mm。在使用時優選軟鋼絲繩,以避免由于鋼絲過硬而劃傷路面。參照圖5和圖6,所述清雪刷2固定在轉軸9-1上,轉軸為支撐架9的一部分,清雪刷2與轉軸9-1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并通過緊固螺母9-2進行固定,具有方便拆裝的優點。所述清雪刷支撐架9的后端與方向盤轉向軸6螺紋連接,當不停地旋轉轉向軸6吋,即可調整支撐架9的的垂直高度,從而根據不同厚度積雪情況調整清雪刷的高度。所述清雪刷支撐架9具有轉向功能,參照圖I和圖2,具體實現結構為清雪刷支撐架9的后端大概居中位置與機動車載體I通過活動軸15連接,該活動軸15具有一定高度以避免影響清雪刷支撐架9高度的調整,該活動軸15用于當清雪刷支撐架9旋轉時的支點。另外還包括大概呈水平方向設置的傳動桿12,傳動桿12的一端通過萬向節與清雪刷支撐架9的一端連接,傳動桿12的另一端與機動車載體I通過萬向節連接;還包括大概呈豎直方向設置的手控推拉桿13,推拉桿13中間偏下位置與機動車載體通過轉軸14鉸接,推拉桿13底端與清雪刷支撐架9的另一端鉸接。工作時,拉動推拉桿12,此時推拉桿12以下端轉軸14為中心進行旋轉,同時其底端即可推動清雪刷支撐架9的一端前移,此時清雪刷支撐架9即可以活動軸15為支點并經傳動桿12帶動做水平方向轉動;當控制清雪刷支撐架9與機動車載體呈150度角時工作,即可將積雪清完全清至路邊。所述轉向系統為,參照圖3和圖4,在機動車載體方向盤5的下部連接轉向軸6,所述轉向軸6下端通過支架7安裝兩個并列的轉輪8,兩個轉輪8為同軸結構,可以實現差速轉彎。本實施方式將清雪機的總長設置為I. 8m,機動車載體寬70cm,清雪刷支撐架寬I. Im,車輪高80cm,實驗證明,此種尺寸的清雪機可以實現轉彎半徑在1-1. 5m,因此方便使用。本專利所述機動車載體為三點支撐結構,兩個后輪為兩點,轉向軸下端的兩個轉輪為第三點,具有方便靈活的優點。所述機動車載體的制動系統通過操縱桿4控制離合器的開合實現起車與停車,在機動車載體上固定有卡槽3,所述操縱桿4上固定有與卡槽配合的掛鉤,工作時,將掛鉤掛到卡槽內實現停車,摘掉掛鉤車子前迸,方便快捷。參照圖I和圖2,本實施方式中將機動車載體的水箱10設置在座椅11的下方,水箱自身的熱量可將座椅加熱,為操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本實施方式只是對本專利的示例性說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護范圍,本領域人員還可以對其進行局部改變,只要沒有超出本專利的精神實質,都視為對本專利的等同 替換,都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清雪機,包括機動車載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清雪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 所述清雪系統為固定在支撐架上的清雪刷,所述清雪刷為鋼絲繩滾刷,即,將鋼絲繩破開后一端呈分散狀,其中,鋼絲的直徑為0. 4 0. 9mm。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清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雪刷支撐架后端與轉向軸螺紋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清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雪刷與支撐架間螺紋連接,并通過緊固螺母進行固定。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清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雪刷支撐架具有轉向功能,具體實現結構為包括傳動桿,傳動桿一端通過萬向節與清雪刷支撐架一端連接,傳動桿另一端與機動車支撐架通過萬向節連接;還包括手控推拉桿,推拉桿中間偏下位置與機動車支撐架通過轉軸鉸接,推拉桿底端與清雪刷支撐架的另一端鉸接。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小型清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系統為,機動車載體方向盤下部連接轉向軸,所述轉向軸下端通過支架安裝兩個并列的轉輪,兩個轉輪為同軸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清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動車載體為三點支撐結構,兩個后輪為兩點,轉向軸下端的兩個轉輪為第三點。7.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小型清雪機,其特征在于機動車載體水箱設置在座椅下方。8.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小型清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動車載體的制動系統通過操縱桿控制離合器的開合實現起車與停車。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清雪機。現在的清雪機體積都非常龐大,它們只用于清除機動車道上的積雪而沒有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型清雪機,包括機動車載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清雪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所述清雪系統為固定在支撐架上的清雪刷,所述清雪刷為鋼絲繩滾刷,即,將鋼絲繩破開后一端呈分散狀,其中,鋼絲的直徑為0.4~0.9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西鳳,
申請(專利權)人:楊西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