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化工行業合成氨生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合成氨混合氣提氫工段純氫分流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工業生產合成氨的工序包括原料氣的制取(H2和N2的制取)、原料氣的凈化(包括CO、變換,H2S, CO、CO2等脫除)、原料氣精制(少量CO、CO2的脫除)、原料氣壓縮及合成工段,只不過是不同的合成氨廠的生產工藝在具體的細節選擇上有所不同。以煤為原料的合成氨廠的工藝流程大體依次經過造氣、除塵、脫硫、變換、二次脫硫、脫碳、精煉,最后在合成工段生產出氨。山東洪達化工有限公司建設了 120萬噸/年煤焦化、15萬噸/年焦爐氣制合成氨等項目,采用煤煉焦生產的副產物焦爐氣合成氨。合成氨甲燒化工段出口氫氮比是3:1,在合成塔內氫氣和氮氣也是按3:1合成NH3的,但甲烷和惰性氣體是無法合成的,在合成工段系統中會越積越多,并影響氫氣和氮氣合成NH3的轉化率,為此,要通過冷交換器后排放一部分反應后氣體(馳放氣)去等壓氨回收,將氨洗下后,剩余氣體去混合氣提氫工段,在這里通過變壓吸附可獲得99. 93%的純氫,其余的甲烷氣、氮和惰性氣體去氣柜或火炬。其中這99. 93%的純氫就通過管線直接進入甲烷化工段出口管線,為了適應這部分純氫的到來,轉化工段要調整富氧空氣的含氧量,增加氮含量,以便將甲烷化工段出口氣與進來的純氫混合后氫氮比調整為3:1,但是,這對一般合成氨裝置是不易做到的。從轉化工段到甲烷化工段出口流程很長,再加上調整不是一次就能調準,一般調整要1-2小時,而在這期間影響甲烷化工段出口管線內氫氮比的因素起碼有三項一是根據氣柜高度調整焦爐煤氣進裝置量,二是根據合成工段入合成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合成氨混合氣提氫工段純氫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混合器提氫裝置(13)引一條帶總閥的管線,該管線分別通過帶閥門的管線與氣柜(2)、加氫裝置和甲烷化裝置(9)出口管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合成氨混合氣提氫工段純氫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混合器提氫裝置(13)引一條帶總閥的管線,該管線分別通過帶閥門的管線與氣柜(2)、加氫裝置和甲烷化裝置(9)出口管線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游同想,余洪勇,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洪達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