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機械式的自行車碟剎。它包含它包含有本體,本體上延伸形成的固定臂,可相對本體樞轉的活動臂,本體上供剎車盤容置的開口,與開口垂直的容置通孔,開口兩側通孔內分別設置的剎車摩擦片,活動臂此端通孔內容置的推頂機構,該推頂機構是由頂桿、頂桿蓋、活動法蘭、鋼球、扭簧、卡簧所組成,活動法蘭與頂桿外形呈“⊥”狀,頂桿軸向設通孔,活動法蘭套裝于頂桿內、頂桿蓋套裝在頂桿上,頂桿與頂桿蓋間設置鋼球,頂桿與頂桿蓋設置鋼球的面相應位置均開有螺旋式漸變深度的凹形滑道,頂桿蓋與本體過盈配合,扭簧套于頂桿外二頭分別連住本體和活動臂,活動法蘭上設有卡銷孔,卡簧為“U”形,其穿過卡銷孔兩端彈壓卡在頂桿通孔內壁上,具有加工容易,結構簡單,使用可靠,效果好的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動車、自行車的零部件,具體地說是ー種機械式的自行車、電動車用碟剎。
技術介紹
剎車是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過去常用的剎車是用剎車拉線,將剎車摩擦塊壓向輪圈的抽拉夾持結構,當自行車的鋼圈因鋼絲調整不均衡吋,兩外側面在滾動時會左右擺動,而造成摩擦塊與輪圈的貼合斷斷續續,即產生打滑,使制動效果下降。目前此類形式的剎車正逐漸被ー種更可靠的碟剎所替代,它的結構形式是主要包含有一固定在車輪上的剎車盤和固定連接在車架上的碟剎本體,在碟剎本體內設置有一可容置剎車盤的開ロ,該開ロ的兩側通孔內分別容置設有剎車摩擦片,其中ー側的剎車摩擦片還連接有一個容置在剎車本體通孔中的剎車摩擦片推頂機構,該推頂機構連接著一相對于本 體可以摳轉的活動臂,當活動臂被拉線拉動摳轉時,推頂機構會將摩擦片推頂向剎車盤,以達到減速的目的。但現有的這種碟剎,均存在推頂機構結構復雜,裝配難度大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推頂機構結構簡單,裝配容易的自行車碟剎。實現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的具體結構是這樣的它包含有有本體,本體上延伸形成的固定臂,可相對本體樞轉的活動臂,本體上供剎車盤容置的開ロ,與開ロ垂直的容置通孔,開ロ兩側通孔內分別設置的剎車摩擦片,活動臂此端通孔內容置的推頂機構,該推頂機構是由頂桿、頂桿蓋、活動法蘭、鋼球、扭簧、卡簧所組成,活動法蘭與頂桿外形呈“丄”狀,頂桿軸向設通孔,活動法蘭套裝于頂桿內、頂桿蓋套裝在頂桿上,頂桿與頂桿蓋間設置鋼球,頂桿與頂桿蓋設置鋼球的面相應位置均開有螺旋式漸變深度的凹形滑道,頂桿蓋與本體過盈配合,扭簧套于頂桿外ニ頭分別連住本體和活動臂,活動法蘭上設有卡銷孔,卡簧為“U”形,其穿過卡銷孔兩端彈壓卡在頂桿通孔內壁上;而剎車摩擦片與剎車盤貼合的此面可以設有耐磨層,另一面可以設置有磁性塊;其扭簧外側還可以套裝有防塵罩;還有在頂桿軸向通孔內活動法蘭頂端處還可以設有活動法蘭調節螺釘。本技術的自行車碟剎,把推頂機構的部件進行了簡化和改變,使各部件間的連接更加準確,安裝エ藝簡単,裝配更為有序,且不容易損壞,具有加工容易,結構簡単,使用可靠,效果好的特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頂桿主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頂桿俯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頂桿壓蓋主視圖圖5是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頂桿壓蓋俯視圖圖6是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頂桿壓蓋仰視圖圖7是本技術的實施例的活動法蘭主視圖圖8是本技術的實施例的扭簧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的說明,下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但對本技術并沒有限制。實施例一如圖I至8中所示,本技術的自行車碟剎是由碟剎本體1,可相對本體樞轉 的活動臂2,本體I上供剎車盤容置的開ロ,與開ロ垂直的容置通孔,開ロ兩側分別設置的剎車摩擦片3,剎車摩擦片3是類似于乒乓球拍狀的,凸出的部位即為手柄部分,本體通孔內容置的頂壓機構4是由頂桿4 I、頂桿蓋4 2、活動法蘭4 3、鋼球4 4、扭簧4 5、卡簧4 6構成的,活動法蘭4 3與頂桿4 I外形呈“丄”狀,頂桿4 I軸向設通孔,活動法蘭4 3套裝于頂桿4 I內、頂桿蓋4 2套裝在頂桿4 I上,頂桿4 I與頂桿蓋4 2間設置鋼球4 4,頂桿4 I與頂桿蓋4 2設置鋼球4 4的面相應位置均開有螺旋式漸變深度的凹形滑道,頂桿蓋4 2與本體I過盈配合,扭簧4 5套于頂桿4 I外ニ頭分別連住本體I和活動臂2,活動法蘭4 3上設有卡銷孔4 6,卡簧4 6為“U”形,其穿過卡銷孔兩端彈壓卡在頂桿4 I通孔內壁上,頂桿4 I軸向通孔內活動法蘭4 3頂端處還設有活動法蘭調節螺釘2 2,而剎車摩擦片3與剎車盤6貼合的此面可以設有耐磨層3 2,另一面可以設置有磁性塊3 I,磁性塊3 I設置在剎車摩擦片3與活動法蘭4 3之間,在扭簧4 5外側還可以套裝有防塵罩5,活動臂2通過拉線桿固定螺釘與頂桿連接一起,小鉗體此側的磁性塊3I設置在剎車摩擦片3與小鉗體調節螺絲Ial之間。從圖3和圖5中可以看出頂桿4 I和頂桿蓋4 2相對應的面上均開設有三個螺旋式漸升的長凹形坑為鋼球4 4的滑道,鋼球4 4位于長凹形坑的低點處時,頂桿4 I和頂桿蓋4 2相對應的面貼合或接近貼合,鋼球4 4位于長凹形坑的由低向高點處時,頂桿4I和頂桿蓋4 2相對應的面分開的距離也逐漸増大。安裝時,是將剎車盤6固定在輪上,剎車本體I連在車架上,調整好剎車盤與剎車摩擦片3的平行度,連接上剎車拉線即可。使用吋,握緊剎車把,剎車拉線拉動活動臂2轉動,從面帶動頂桿4 I旋轉,頂桿4 I旋轉致使鋼球4 4位處從低點滑向高點,則頂桿4 I沿軸向移動,從而帶動活動法蘭4 3將剎車摩擦片3推抵向剎車盤6。松開剎車把,扭簧4 5帶動頂桿4 I回復位,鋼球4 4也位處長凹形坑的最低位處,頂桿4 I軸向回移復位也帶動活動法蘭4 3回復位,從而也帶動剎車摩擦片3離開剎車盤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行車、電動車用碟剎,它包含有本體,本體上延伸形成的固定臂,可相對本體樞轉的活動臂,本體上供剎車盤容置的開口,與開口垂直的容置通孔,開口兩側通孔內分別設置的剎車摩擦片,活動臂此端通孔內容置的推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頂機構是由頂桿、頂桿蓋、活動法蘭、鋼球、扭簧、卡簧所組成,活動法蘭與頂桿外形呈“⊥”狀,頂桿軸向設通孔,活動法蘭套裝于頂桿內、頂桿蓋套裝在頂桿上,頂桿與頂桿蓋間設置鋼球,頂桿與頂桿蓋設置鋼球的面相應位置均開有螺旋式漸變深度的凹形滑道,頂桿蓋與本體過盈配合,扭簧套于頂桿外二頭分別連住本體和活動臂,活動法蘭上設有卡銷孔,卡簧為“U”形,其穿過卡銷孔兩端彈壓卡在頂桿通孔內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行車、電動車用碟剎,它包含有本體,本體上延伸形成的固定臂,可相對本體樞轉的活動臂,本體上供剎車盤容置的開口,與開口垂直的容置通孔,開口兩側通孔內分別設置的剎車摩擦片,活動臂此端通孔內容置的推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頂機構是由頂桿、頂桿蓋、活動法蘭、鋼球、扭簧、卡簧所組成,活動法蘭與頂桿外形呈“丄”狀,頂桿軸向設通孔,活動法蘭套裝于頂桿內、頂桿蓋套裝在頂桿上,頂桿與頂桿蓋間設置鋼球,頂桿與頂桿蓋設置鋼球的面相應位置均開有螺旋式漸變深度的凹形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錦標,
申請(專利權)人:陳錦標,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