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促進皮膚傷口愈合的皮膚傷口鎖合裝置,可提高皮膚傷口的愈合美觀性。該皮膚傷口鎖合裝置,包括設置在皮膚傷口兩側的支撐結構,支撐結構上方布置有至少一個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鎖條以及設置在支撐結構上的鎖扣,鎖條穿套在鎖扣內,在皮膚傷口兩側的支撐結構之間設置有位于鎖條下方的柔性壓塊。由于柔性壓塊的設置,可保證皮膚傷口對合處不會起皺,從而提高皮膚傷口愈合后的美觀性;而薄膜層的設置,可提高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皮膚傷口鎖合裝置的使用壽命和使用舒適性,而尤其適合在皮膚傷口的愈合治療中推廣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皮膚傷ロ醫療器具,具體涉及ー種可促進皮膚傷ロ愈合的皮膚傷ロ鎖合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皮膚傷ロ縫合器包括粘貼在皮膚傷ロ兩側的支撐結構,在支撐結構上方布置有至少ー個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鎖條以及設置在支撐結構上的鎖扣,鎖條穿套在鎖扣內,通過拉動鎖條即可對皮膚傷ロ進行鎖緊或松動,調節非常方便,利于皮膚傷ロ的愈合。其支撐結構包括有支持帶以及位于支持帶上的基帶,支持帶的下表面涂布有粘膠,鎖緊裝置設置在基帶上。使用吋,將支撐結構通過支持帶粘貼在皮膚傷ロ的兩側。但現有的皮膚傷ロ縫合器在使用過程中是通過鎖條將皮膚傷ロ鎖緊而使皮膚傷ロ自然愈合,在愈合過程中,造成了傷ロ對合后起皺,具有明顯的疤痕。 另外,當病人傷ロ需要定時用消毒液清潔傷ロ、換藥時;或傷ロ表面初歩愈合但仍需要長時間佩戴皮膚傷ロ縫合器來緩解傷ロ張カ的病人需要洗澡時,均需要將皮膚傷ロ縫合器中支撐結構的支持帶從傷ロ兩側的皮膚表面剝離而將整個皮膚傷ロ縫合器取下。清潔完傷ロ或洗完澡后,可再通過支持帶將皮膚傷ロ縫合器粘貼在傷ロ兩側的皮膚繼續使用。但該方式明顯的存在以下缺點從傷ロ兩側的皮膚上剝離支持帶時,由于是直接的從皮膚表面剝離,將伴隨有明顯的疼痛感,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皮膚的損傷。另外,在反復剝離的過程中,支持帶粘膠層會反復被剝脫皮層的皮屑的污染,必然造成支持帶膠粘性下降,造成皮膚傷ロ縫合器粘貼效能明顯下降,縮短皮膚傷ロ縫合器的使用壽命。基于前述缺點,在前述皮膚傷ロ縫合器的基礎上,在支持帶下方貼附薄膜層,使得在剝離皮膚傷ロ縫合器的支持帶時,是從薄膜層上將整個皮膚傷ロ縫合器取下,其不會對皮膚傷ロ造成損傷,也不會造成支持帶下表面膠粘性降低,但在設置薄膜層后,卻造成了使用過程中不能對傷ロ進行引流,影響了傷ロ的愈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提高皮膚傷ロ愈合美觀性的皮膚傷ロ鎖合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皮膚傷ロ鎖合裝置,包括設置在皮膚傷ロ兩側的支撐結構,支撐結構上方布置有至少ー個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鎖條以及設置在支撐結構上的鎖扣,鎖條穿套在鎖扣內,在皮膚傷ロ兩側的支撐結構之間設置有位于鎖條下方的柔性壓塊。進ー步的是,在柔性壓塊上設置有通孔。進ー步的是,所述柔性壓塊采用硅膠材料制作。進ー步的是,在支撐結構下方貼附有薄膜層,所述薄膜層位于鎖條與柔性壓塊之間,在薄膜層上開設有孔洞,所述孔洞位于皮膚傷ロ兩側的支撐結構之間。進一步的是,所述位于皮膚傷口兩側的支撐結構包括支持帶以及設置在支持帶上表面的基帶,鎖扣固定設置在基帶上,薄膜層貼附在支持帶的下表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柔性壓塊的設置,可保證皮膚傷口對合處不會起皺,從而提高皮膚傷口愈合后的美觀性;而薄膜層的設置,可提高本技術皮膚傷口鎖合裝置的使用壽命和使用舒適性,而尤其適合在皮膚傷口的愈合治療中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俯視圖。圖中標記為薄膜層I、鎖扣2、孔洞3、鎖條4、柔性壓塊5、通孔6、基帶7、支持帶8、皮膚傷口 10。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的皮膚傷口鎖合裝置,包括設置在皮膚傷口 10兩側的支撐結構,支撐結構上方布置有至少一個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鎖條4以及設置在支撐結構上的鎖扣2,鎖條4穿套在鎖扣2內,在皮膚傷口 10兩側的支撐結構之間設置有位于鎖條4下方的柔性壓塊5。使用過程中,使柔性壓塊5壓在皮膚傷口 10上,這樣,在皮膚傷口 10的愈合過程中,就能保證皮膚傷口 10對合處不會起皺,從而提高皮膚傷口 10愈合后的美觀性。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為了便于皮膚傷口 10在愈合過程中的引流,在柔性壓塊5上設置有通孔6。可使皮膚傷口 10在愈合過程中產生的膿水從通孔6引流出去,從而以利于皮膚傷口 10的愈合。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柔性壓塊5可采用一切較軟的材料制作形成,但作為優選的方式,所述柔性壓塊5采用硅膠材料制作。硅膠對于人體而言,能避免皮膚傷口 10愈合過程中產生其它副作用。為了提高本技術皮膚傷口鎖合裝置的使用壽命和使用舒適性,在支撐結構下方貼附有薄膜層1,所述薄膜層I位于鎖條4與柔性壓塊5之間,在薄膜層I上開設有孔洞3,所述孔洞3位于皮膚傷口 10兩側的支撐結構之間。薄膜層I的設置,在清潔傷口、換藥時需要將整個皮膚傷口鎖合裝置取下時,可將皮膚傷口鎖合裝置的支撐結構從薄膜層I上拆下,薄膜層I仍留在皮膚傷口 10處的皮膚表面,患者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也不會對皮膚造成直接的損傷;同時,也不會因為反復剝離而造成支撐結構下表面的粘結劑被皮屑污染,不會明顯降低支撐結構的粘貼效能,從而也就不會縮短本技術皮膚傷口鎖合裝置的使用壽命。另外,在薄膜層I上設置的孔洞3也是用于將膿水引流出去,促進皮膚傷口 10的愈合。在以上的實施方式中,位于皮膚傷口 10兩側的支撐結構可采用任意結構,只要能對鎖扣2進行有效支撐連接即可,如可以采用平板形成對鎖扣2的支撐連接,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所述位于皮膚傷口 10兩側的支撐結構包括支持帶8以及設置在支持帶8上表面的基帶7,鎖扣2固定設置在基帶7上,薄膜層I貼附在支持帶8的下表面。支持帶8可與薄膜層I進行有效接觸,而基帶7的設置可大大提高鎖扣2的受力可靠性,從而可提高整個裝置 的使用壽命。支持帶8可采用具有縱向低彈性和橫向可拉伸性的聚酰胺、聚酯織物或繃帶布條制作;基帶7和鎖緊裝置可采用聚酰胺、聚酯、聚烯、不銹鋼或其他金屬材料制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皮膚傷口鎖合裝置,包括設置在皮膚傷口(10)兩側的支撐結構,支撐結構上方布置有至少一個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鎖條(4)以及設置在支撐結構上的鎖扣(2),鎖條(4)穿套在鎖扣(2)內,其特征是:在皮膚傷口(10)兩側的支撐結構之間設置有位于鎖條(4)下方的柔性壓塊(5)。
【技術特征摘要】
1.皮膚傷ロ鎖合裝置,包括設置在皮膚傷ロ(10)兩側的支撐結構,支撐結構上方布置有至少ー個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鎖條(4)以及設置在支撐結構上的鎖扣(2),鎖條(4)穿套在鎖扣(2)內,其特征是在皮膚傷ロ(10)兩側的支撐結構之間設置有位于鎖條(4)下方的柔性壓塊(5)。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皮膚傷ロ鎖合裝置,其特征是在柔性壓塊(5)上設置有通孔(6)。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皮膚傷ロ鎖合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柔性壓塊(5)采用硅膠材料制作。4.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立,
申請(專利權)人:張立,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