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觸感顯示裝置,即便在按壓負載的施加力弱的情況下,也可在不破壞操作感的時間點對用戶顯示觸感。觸感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觸摸傳感器(11),檢測接觸輸入;負載檢測部(12),檢測對所述觸摸傳感器(11)的接觸面的按壓負載;觸感顯示部(13),使所述接觸面振動;以及控制部(16),調整顯示觸感的基準,當由所述負載檢測部(12)檢測的按壓負載滿足所述基準,則控制所述觸感顯示部的驅動,以對按壓住所述接觸面的按壓對象顯示觸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觸摸傳感器,且特別是涉及一種包括觸摸傳感器的觸感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在手機或游戲機等的便攜式終端(portable terminal),電子計算器 (electronic calculator)、售票機等的信息機器,微波爐、電視、照明器具等的家電產品,商業用機器(工廠生產自動化(Factory Automation, FA)機器)等中,廣泛使用包括觸摸屏或觸摸開關等的觸摸傳感器的輸入裝置,來作為接受用戶的輸入操作的操作部或開關等的輸入裝置。此種觸摸傳感器中,已知有電阻膜方式、靜電容量方式、光學式等的各種方式。然而,任一種方式的觸摸傳感器均接受手指或手寫筆(stylus pen)的接觸輸入,即便觸摸傳感器自身被接觸,也不會像按鈕開關那樣發生物理移位。這樣,由于即便觸摸傳感器被接觸,觸摸傳感器自身也不會發生物理移位,所以操作者的接觸輸入即便被接受,也無法獲得對輸入的反饋。因此,容易發生操作者對相同位置進行多次接觸等的重復輸入,從而會給操作者帶來壓力。作為防止此種重復輸入的方法,例如已知有如下方法接受接觸輸入后,發出聲音,或者改變顯示形態,例如改變與該輸入位置相對應地在顯示部圖像顯示的輸入按鈕等的輸入用目標的顯示顏色等,從而可通過聽覺或視覺來確認輸入操作。然而,在依靠聽覺的反饋方法的情況下,噪音環境下的確認變得困難,并且當使用機器處于靜音模式(manner mode)等消音狀態時,無法應對該情況。而且,在依靠視覺的反饋方法的情況下,如果顯示部中顯示的輸入用目標的尺寸小,則尤其在手指輸入的情況下,輸入用目標隱藏在手指的下方而無法確認顯示形態的變化。而且,還提出一種不依賴于聽覺或視覺,如果觸摸傳感器接受到輸入則使觸摸傳感器振動,以使操作者的指尖產生觸覺的反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3-28815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8-130055號公報然而,在所述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技術中,只不過是當觸摸傳感器接受到輸入時才使觸摸傳感器產生振動。因此,尤其在將像按鈕開關(推壓式按鈕開關)這樣的按鈕開關描繪于觸摸傳感器上部的情況下,如果接受觸摸傳感器的輸入的臨限值低,則只要手指等輕輕地觸碰到(接觸到)觸摸傳感器便會顯示觸感。由此,會對操作者推壓前的無意識的動作(接觸)作出反應而引起誤操作,或者會給操作者帶來由推壓前的無意識的動作(接觸)所引起的不協調感。此處,所謂接受觸摸傳感器的接觸的輸入的臨限值,是指觸摸傳感器作出反應的臨限值,例如電阻膜方式中,是上部導電膜接觸到下部導電膜的按壓力的臨限值,靜電容量方式中,是接觸的電信號的檢測臨限值。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此種問題,本申請人開發出一種觸感顯示裝置,其檢測由對觸摸傳感器的接觸面的接觸所引起的按壓負載,當該檢測負載達到顯示觸感的特定的臨限值時,使觸摸傳感器的接觸面振動以對手指等的按壓對象顯示觸感。根據該觸感顯示裝置,因操作者推壓接觸面,當該按壓負載達到特定的臨限值時便會顯示觸感,所以能夠可靠地防止由所述無意識的接觸而引起的誤操作、或所帶來的不協調感,從而可使操作者將輸入已被接受作為觸感而加以識別。然而,在操作者推壓接觸面的情況下,根據各操作者的不同,對接觸面的按壓負載 的施加力會有所不同。而且,即便為同一個操作者,也會存在如下情況根據終端的拿法或按壓的接觸面的位置,對接觸面的按壓負載的施加力有所不同。對此,本專利技術者積極研究了對接觸面的按壓負載與觸感顯示的時間點(timing)的關系后,發現了以下將要進行說明的發現。圖9是表示操作者A、B及C對接觸面的按壓負載的變化的圖。如圖9所示,操作者A在開始按壓后的O. 5秒達到顯示觸感的負載基準X。另一方面,對于操作者B及C,則分別在開始按壓后的I. O秒及2. O秒達到顯示觸感的負載基準X,因此比起操作者A,從開始按壓到接受到觸感的顯示為止的時間延長。也就是,針對各操作者,從開始按壓后到接受到觸感的顯示為止的時間有所不同,而且,即便是同一個操作者,根據按壓負載的施加力的不同,至接受到觸感的顯示為止的時間也會發生變化。尤其例如圖9所示的操作者C那樣,在按壓負載的施加力弱的情況下,從開始按壓到接受到觸感的顯示為止要花費時間,觸感的顯示的時間點延遲,從而存在破壞操作者的操作感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為了應所述需求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便在按壓負載的施加力弱的情況下,也可在不破壞操作感的時間點對用戶顯示觸感的觸感顯示裝置。達成所述目的第一觀點的觸感顯示裝置的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包括觸摸傳感器,檢測接觸輸入;負載檢測部,檢測對所述觸摸傳感器的接觸面的按壓負載;觸感顯示部,使所述接觸面振動;以及控制部,調整顯示觸感的基準,當由所述負載檢測部檢測的按壓負載滿足所述基準,則控制所述觸感顯示部的驅動,以對按壓住所述接觸面的按壓對象顯示觸感。第二觀點的專利技術如第一觀點的觸感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是對作為所述基準的顯示觸感的負載基準進行調整,當所述按壓負載滿足所述負載基準時,控制所述觸感顯示部的驅動,以對按壓住所述接觸面的按壓對象顯示觸感。第三觀點的專利技術如第一觀點的觸感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是對作為所述基準的顯示觸感的時間基準進行調整,當所述按壓負載以大于等于特定值的斜率持續至所述時間基準為止時,控制所述觸感顯示部的驅動,以對按壓住所述接觸面的按壓對象顯示觸感。而且,達成所述目的的第四觀點的觸感顯示裝置的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包括觸摸傳感器,檢測接觸輸入;壓電元件,安裝在所述觸摸傳感器;以及控制部,調整顯示觸感的基準,根據所述壓電元件的輸出信號來檢測對所述觸摸傳感器的接觸面的按壓負載,當該檢測出的按壓負載滿足所述基準,則控制所述壓電元件的驅動,以對按壓住所述接觸面的按壓對象顯示觸感。第五觀點的專利技術如第四觀點的觸感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是對作為所述基準的顯示觸感的負載基準進行調整,當所述按壓負載滿足所述負載基準時,控制所述壓電元件的驅動,以對按壓住所述接觸面的按壓對象顯示觸感。第六觀點的專利技術如第四觀點的觸感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是對作為所述基準的顯示觸感的時間基準進行調整,當所述按壓負載以大于等于特定值的斜率持續至所述時間基準為止時,控制所述壓電元件的驅動,以對按壓住所述接觸面的按壓對象顯示觸感。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觸感顯示裝置,因根據用戶的手指等的按壓對象的按壓負載來調整顯示觸感的基準,所以即便在用戶的按壓負載的施加力弱的情況下,也可在不破壞操作感的時間點對用戶顯示觸感。 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觸感顯示裝置的功能方塊圖。圖2是顯示觸感的負載基準的調整的一例的示意圖。圖3是顯示觸感的時間基準的調整的一例的示意圖。圖4A與圖4B是包括圖I所示的觸摸傳感器的部分的安裝構造的一例的示意圖。圖5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觸感顯示裝置的觸感顯示動作的流程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觸感顯示裝置的功能方塊圖。圖7A與圖7B是包括圖6所示的觸摸傳感器的部分的安裝構造的一例的示意圖。圖8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觸感顯示裝置的觸感顯示動作的流程圖。圖9是表示針對各操作者的按壓負載的變化的一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桑原惠,
申請(專利權)人:京瓷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