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即將龍腦與水溶性藥用聚合物按質量比計算,即龍腦:水溶性藥用聚合物為1:2~16的比例共溶于乙醇中調配出紡絲液,在流速為0.4~2.5mL/h,接收板離噴絲口距離為15~30cm,電壓8~30kV的條件下進行高壓靜電紡絲,即單步制備得到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該制備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對適合規模化生產;所制備的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不僅可以增強龍腦的物理性能而利于長期保存,而且可以促進難溶性龍腦在水中的快速溶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藥生活所用功能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領域。具體地說涉及。
技術介紹
龍腦又稱冰片、梅片等,為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的加工品。本品味辛,性寒,有通諸竅、散郁火,消腫去翳等作用。主治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等。龍腦(右旋)熔點208°C具有揮發性、易升華、必須密封保存,在乙醇、氯仿、汽油中易溶,但在水中幾乎不溶。 應用高分子材料制備載生物活性成分復合物是目前聚合物科學與生物醫藥工程交叉研究的熱點之一。尤其是幾年前由于提神鼻貼和口氣清新膜劑的流行,使得藥膜型給藥系統成為眾多研究機構的開發熱點。并且基于聚合物材料的固體分散體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改善難溶藥物的溶解與溶出特征。在聚合物基的載藥復合材料制備上,高壓靜電紡絲技術的應用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高壓靜電紡絲技術不僅僅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簡便納米纖維制造技術,更主要的是它可以控制納米纖維的化學成分與組成,調控納米纖維的結構和功能。近年來電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不斷拓展可經過電紡工藝過程制備成納米纖維的材料,包括天然大分子、合成聚合物、聚合物混合物、甚至小分子如卵磷脂等;其二,是將一種功能組分與成纖材料共混或共溶/熔紡絲,利用納米纖維膜表面積大、孔隙率高、表面活性好等優勢,以獲得高性能產品,這些功能組分包括各種無機功能材料、生物活性成分、藥物、示蹤檢測試劑等。電紡納米纖維氈除了具有表面積大、連續立體三維網狀空間結構、孔隙率高等性能外,本身還具有能夠將宏觀可視特征與微觀尺度結構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的特點。因此應用電紡工藝制備的復合載藥納米纖維氈既具有宏觀制劑的易處理、包裝、運輸方便等優勢和固體制劑的穩定性,同時具有納米給藥系統的藥理學和藥動學特點。本專利技術針對龍腦不溶于水和易揮發的物理不穩定性,應用高壓靜電紡絲工藝,單步制備納米纖維狀龍腦一聚合物復合物,以期同時改善龍腦的溶解溶出性能、增強其抗揮發的穩定性,為生物醫藥領域提供新型功能材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解決上述的龍腦原料藥存在容易揮發、容易氧化卻難以溶解等問題而提供一種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的一種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即將龍腦與水溶性藥用聚合物共溶于乙醇中調配出紡絲液,然后在高壓靜電紡絲裝置中,控制流速為O. 4 2. 5mL/h,接收板離噴絲口距離為15 30cm,電壓8 30kV的條件下進行單射流高壓靜電紡絲得到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 上述的紡絲液中,龍腦、水溶性藥用聚合物及乙醇按質量體積比計算,即龍腦水溶性藥用聚合物乙醇為Ig 2^16g 100ml; 上述的水溶性藥用聚合物為天然聚合物或人工合成聚合物; 其中所述的天然聚合物為水溶性多糖、纖維素或其衍生物; 所述的多糖為殼聚糖、普魯蘭、透明質酸、黃原膠或葡聚糖; 所述的纖維素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或乙基纖維素; 所述的纖維素衍生物為醋酸乙烯纖維素或羥丙甲纖維素酞酸酯; 所述的人工合成聚合物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氧乙烯。上述所得的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中,龍腦以分子級別分散于水溶性藥用聚合物中。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 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由于采用了高壓靜電紡絲技術,在瞬間將物質在溶液中的高度分散狀態轉移到固體納米纖維中,形成一種穩定的復合物,其中龍腦以分子形式存在于載體聚合物成纖基材中。進一步,本專利技術的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能夠促進難溶性龍腦在水中的快速溶解,發揮其生物活性,且改善了龍腦的物理穩定性,利于長期保存。另外,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的制備方法,由于采用單射流高壓靜電紡絲工藝制備、因此具有制備過程簡單易行,適合于工業化生產。附圖說明圖I、單射流電紡工藝所用的高壓靜電紡絲裝置,其中I為注射泵;2為注射器針頭內孔徑為O. 5mm的注射器、3為紡絲噴頭、4為高壓靜電發生器、5為接收板,其工作過程即在注射泵I的推動下,注射器2內的紡絲液在高壓靜電發生器4產生的高壓靜電場力作用下在紡絲噴頭3的出口處形成泰勒錐、發射出直線射流至接收板5上并形成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圖2、實施例I所得的龍腦納米纖維膜狀復合物的掃描電鏡形貌; 圖3、實施例I所得的龍腦納米纖維膜狀復合物的X-射線晶體衍射圖樣; 圖4、實施例I所得的龍腦納米纖維膜狀復合物的傅立葉紅外掃描 圖5、實施例I所得的龍腦納米纖維膜狀復合物的物理穩定性。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闡述,但并不限制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所用的高壓靜電紡絲裝置如圖I所示,其中高壓靜電發生器采用高壓電源為ZGF2000型,上海蘇特電器有限公司生產;接收板采用鋁箔包裹板,其長寬高為200cmX200cmX200cm,厚O. 2mm ;其中注射泵采用微量注射泵,KDS100型,美國Co I e-Parmer 公司生產;本專利技術所用的其他儀器 Quanta FEG450場發射環境掃描電鏡(FEI公司,荷蘭)。D/Max-BRX-射線晶體衍射儀(RigaKu,日本) NEXUS-670傅立葉紅外光譜儀(Nicolet,美國)。本專利技術各實施例中所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60、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德國巴斯夫公司上海分公司); 龍腦(華氏大藥房,上海)。實施例I 一種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即將Ig的龍腦與9g的水溶性藥用聚合物聚乙烯吡咯 烷酮K60共溶于IOOmL的乙醇中調配出紡絲液,然后在高壓靜電紡絲裝置中,控制流速為0.5 mL/h,接收板離噴絲口距離為15cm,電壓8kV的條件下進行單射流高壓靜電紡絲得到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通過掃描電鏡觀察上述所得的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的表面形態如圖2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為三維立體網狀纖維氈。以CuKa射線為光源,在5 60。范圍內和40 300mA條件下通過D/Max-BRX晶體衍射儀對龍腦原料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實施例I所得的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進行XRD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龍腦原料藥出現尖銳的特征衍射峰,而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中的晶體衍射峰完全消失,說明納米纖維中聚乙烯吡咯烷酮與龍腦發生復合作用,失去了原有的晶體結構,處于一種分子級別的高度分散狀態。采NEXUS-670傅立葉紅外光譜儀對龍腦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實施例I所得的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進行紅外掃描,結果如圖4所示,從圖4中可以看出龍腦原料藥上的一些特征吸收峰在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上都已經消失,說明龍腦與聚乙烯吡咯烷酮發生二級相互作用,龍腦上的羥基能夠提供質子與聚乙烯吡咯烷酮上的酮基發生氫鍵鍵和,形成穩定的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也導致其特征吸收峰的消失。實施例I所得的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的穩定性的驗證 將5g龍腦原料藥和50g實施例I所得的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放置在環境中(20±8度,濕度71±12%),定期稱重,結果如圖5所示,從圖5中可以看出龍腦原料藥在10天之后完全消失,而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中的龍腦僅僅升華失去3. 4%,說明實施例I所得的納米纖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其特征在于將龍腦與水溶性藥用聚合物共溶于乙醇中調配出紡絲液,然后在高壓靜電紡絲裝置中,控制流速為0.4~2.5mL/h,接收板離噴絲口距離為15~30cm,電壓8~30kV的條件下進行單射流高壓靜電紡絲得到納米纖維膜狀龍腦復合物;所述的水溶性藥用聚合物為天然聚合物或人工合成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天然聚合物為水溶性多糖、纖維素或其衍生物;所述的多糖為殼聚糖、普魯蘭、透明質酸、黃原膠或葡聚糖;所述的纖維素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或乙基纖維素;所述的纖維素衍生物為醋酸乙烯纖維素或羥丙甲纖維素酞酸酯;所述的人工合成聚合物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氧乙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曉燕,王霞,余燈廣,葉帥,義清文,腰欣哲,匡奇坤,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