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類毒素的制備方法,涉及一種藥品原料的制備方法。鑒于螞蟻作為藥材時具有毒副作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螞蟻類毒素的制備方法是通過以下技術案實現的:1、以螞蟻為原料,經粉碎處理后酶解;2、分離機固液分離;3、脫毒;4、化學法或物理法滅活;5、微濾過濾除雜及超濾法濃縮;6、超聲駐波液相制備色譜純化;7、穩定化處理。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備的螞蟻類毒素是以中藥材螞蟻或螞蟻干為原料制備的一種類毒素,制備過程不涉及傳統類毒素生產的菌種和培養基篩選,生產工藝簡單,節能、無環境污染,工藝過程易于控制,制備的螞蟻類毒素成分明確,成本較低,適合工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藥品原料的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
技術介紹
一種致病性細菌所產生的特異性毒性物質一細菌毒素經脫毒處理而保留免疫原性,稱之為類毒素。類毒素是一種自動免疫制劑,用于細菌毒素性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現常用生產類毒素的方法是選擇培養基和菌種,菌種經人工培養后產生毒素,毒素脫毒后形成類毒素。目前非常成熟的類毒素有破傷風類毒素、白喉類毒素、霍亂類毒素等女口廣叩ο CN101869704A公開了單劑免疫破傷風類毒素陽離子葡聚糖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由破傷風類毒素通過靜電作用后載在陽離子甲基丙烯酸羥乙酯葡聚糖微球上制得;CN87104279公開了類毒素制備新方法,包括用一定量氧化劑處理至少部分分離的毒素以對所說毒素進行化學滅活,但同時保留其免疫性,此后從中獲得滅活的毒素;CN1798548公開了基于含吸附類毒素或含多糖抗原微球體的免疫原性組合物,該專利技術是將類毒素抗原或含多糖的抗原吸附在微粒體上形成免疫原性組合物。螞蟻是一種有社會性的生活習性的昆蟲,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螞蟻功效補腎益精、通經活絡、解毒消腫、強身壯骨、扶正祛邪。螞蟻體內含有28種氨基酸,其中蘇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為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并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及多種維生素。含有的蟻酸具有腐蝕性,蟻醛對人危害較大。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螞蟻具有抗衰老、抗炎、雙向調節免疫、護肝、影響內分泌、抗菌、抗癌、平喘、解痙的作用。市場上已有多種螞蟻制品,例如螞蟻酒、蟻王口服液、螞蟻茶等。CNlO 1810644A公開了螞蟻精油的生產方法及螞蟻油軟膠囊。本專利技術是將螞蟻用植物油炸過之后,去掉螞蟻,待油冷卻后即成螞蟻精油。CN101928745A公開了螞蟻多肽的制備方法及用途,該專利技術將螞蟻清洗、干燥、粉碎、超臨界CO2制備螞蟻蛋白質,再用酶解、滅酶、消毒、過濾、濃縮、干燥制成螞蟻多肽。CN101991841A公開了一種治療癌癥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組合物由黑螞蟻、靈芝、硒、蛋白粉組成。CN102145127A公開了一種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藥物由馬錢子、黑螞蟻、全蝎、蜈蚣、雷公藤、川烏、細辛、當歸、人參、田七、川芎、天麻、尋骨風、蜂蜜組成。CN101954034A公開了一種治療艾滋病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由黨參、白術、黑螞蟻、黃芩、絞股藍、茯苓、砂仁、穿心蓮、靈芝等組成藥劑配方。CN101919997A公開了一種治療神經性皮炎的配方,由活黃螞蟻、陳茶葉、陳艾葉、老姜、大蒜組成。楊桂平等人研究螞蟻的化學成分,擬黑多刺蟻蛋白質含量達40-67%。原則上螞蟻作為中藥材,可以用于多種藥物的配伍中,但是螞蟻的化學成分中不僅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蟻醛、蟻酸,還有許多成分尚需確定。因此,綜合開發、物盡其材、生產時可檢、可控、產品的一致性是中藥材用于藥品制備中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該方法消除了螞蟻機體具有的過敏源及毒副作用,充分利用了螞蟻資源。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案實現的1、以螞蟻為原料,經粉碎處理后加入蛋白酶進行酶解反應;2、分離機固液分離;3、脫毒;4、化學法或物理法滅活;5、微濾過濾除雜及超濾法濃縮;6、超聲駐波液相制備色譜純化;7、穩定化處理。具體步驟如下 (O以螞蟻為原料,經粉碎處理后加入蛋白酶進行酶解反應; (2)用分離機以3000-15000r/min分離上述酶解液; (3)調節收集液體pH=5.8-8. 0,控制溫度25-45°C,加H2O2溶液或甲醛進行脫毒處理,成為螞蟻類毒素粗品液相; (4)螞蟻類毒素粗品液相采用化學法或物理法進行滅活處理; (5)用膜孔徑O.2-5 μ m微孔過濾機過濾,并且用膜孔徑IO-IOOnm超濾機超濾處理,收集超濾液; (6)超濾液溶于溶劑體系中,泵入超聲駐波液相制備色譜中連續分離純化,超聲駐波頻率2450-5000kHz,聲強O. 2-1. 5kw,流量O. 2-1. OL/min,紫外分光光度檢測器波長260nm ; (7)穩定化處理分離純化螞蟻類毒素中加入穩定劑,在20-30°C條件下吸附10-24h,成為穩定性螞蟻類毒素。本專利技術制備的螞蟻類毒素是以中藥材螞蟻或螞蟻干為原料制備的一種類毒素,其相對分子量為35X IO4Da,制品振搖后為乳黃色均勻懸浮液,pH=6. 6-7. 4,氫氧化鋁含量少于2. 5mg/mL,游離甲醛含量小于O. 02% (g/mL)。螞蟻中的擬黑多刺蟻是國家衛生部指定的唯一一種藥食兼用蟻,螞蟻含蛋白質45%,并含有脂肪及脂肪酸以及醛類化合物等成分,經化學去毒處理后,螞蟻的過敏源被消除。本專利技術的制備過程不涉及傳統類毒素生產的菌種和培養基篩選,生產工藝簡單,節能、無環境污染,工藝過程易于控制,制備的螞蟻類毒素成分明確,產品一致性好,成本較低,適合工業化生產。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I : (1)選用新鮮中藥材螞蟻放入絞肉機絞碎螞蟻機體,用高壓勻漿破碎法進一步破碎機體,調節壓力IOOOOOkpa,流速至70cm/ml,重復破碎2_5次,以離心機1250_3000r/min固液分離,收集液相; (2)收集液相IOOOml加入2000-10000ml純凈水混合均勻后加入O.5-10g胃蛋白酶,保持溫度20-50°C,酶解6h-48h ; (3)用分離機以3000-15000r/min分離上述酶解液,收集液體用O.2mol/LNa2HPO4-O. 2moI/LNaH2PO4 組成的緩沖液調節 pH=5. 8-8. O,控制溫度 25-45 V’ 加IO-IOOgH2O2溶液脫毒處理15-45d,成為螞蟻類毒素粗品液相; (4)IL螞蟻類毒素粗品液相置于微波爐中,在功率O. 5-2kw加熱I-IOmin進行滅活; (5)將IOOml螞蟻類毒素粗品液相加入O.2mol/LNa2C03-0. 2moI/LNaHCO3緩沖溶液調pH=8-12,再加入50-100gNa2S04& 20-200g活性白土,在10-30°C條件下生成沉淀并放置10h-24h ; (6)上述物料用膜孔徑O.2-5 μ m微孔過濾機過濾,并且用膜孔徑IO-IOOnm超濾機超濾處理,收集超濾液; (7)收集的IL超濾液溶于2-10L由甲基叔丁基醚-正丁醇-乙腈-水按照2:2:1:6的體積比組成的溶劑體系中,其中有機相中加入10-30mmol/L的三氟乙酸,水相中加入I-5mmo I/L氨水,泵入超聲駐波液相制備色譜中,超聲駐波頻率2450-5000kHz,聲強O. 2-1. 5kw,流量O. 2-1. OL/min,紫外分光光度檢測器波長260nm,連續分離純化; (8)分離純化螞蟻類毒素1000L加入200-1000L含量為5_20g/LAl (OH)3溶液中,在20-30°C條件下吸附10h-24h,成為穩定性螞蟻類毒素。實施例2 (1)IOOOg螞蟻干品用粉碎機以275-500r/min連續粉碎,并用100-200目篩子篩選,收集粉末; (2)將IOOOg粉末放入微波爐中以功率O.5-2kw,加熱10-20min殺菌處理,然后自然冷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螞蟻類毒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如下:(1)以螞蟻為原料,經粉碎處理后加入蛋白酶進行酶解反應;(2)用分離機以3000?15000r/min分離上述酶解液;(3)收集液體進行脫毒處理,成為螞蟻類毒素粗品液相,控制pH=5.8?8.0,溫度25?45℃;(4)螞蟻類毒素粗品液相采用化學法或物理法進行滅活處理;(5)用膜孔徑0.2?5μm微孔過濾機過濾,并且用膜孔徑10?100nm超濾機超濾處理,收集超濾液;(6)超濾液溶于溶劑體系中,泵入超聲駐波液相制備色譜中連續分離純化,超聲駐波頻率2450?5000kHz,聲強0.2?1.5kw,流量0.2?1.0L/min,紫外分光光度檢測器波長260nm;(7)穩定化處理:分離純化螞蟻類毒素中加入穩定劑,在20?30℃條件下吸附10?24h,成為穩定性螞蟻類毒素。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華民,趙榮華,趙艷琨,徐萌,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