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提供一種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是在絕緣座體的基座前方舌板內部定位有信號模塊的電路板,并在電路板表面上各穿孔處對應設有彈性端子,且各彈性端子的焊接端由電路板后方往前朝穿孔延伸有連接臂,其連接臂以一轉折部伸入且位于穿孔內后再反向斜伸有凸出于舌板對應的縷空孔處的彈臂及接觸部,電路板上各接點對應于孔洞位置,各彈性端子及接點都透過線路連接至后方多個連接端子,由連接臂抵緊于舌板的穿置空間內壁面作為彈性端子的接觸部抵持時的彈性行程限位,且可通過穿孔增加接觸部對接時上下彈性變形的行程,便可達到不易產生變形及避免焊接端剝離的缺失發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提供一種具電路板的連 接器端子結構,尤指可有效達到不易產生變形及避免焊接端剝離的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
技術介紹
現今電子科技快速發展,使得電腦的型態由桌上型電腦發展成體積較小、攜帶方便的筆記型電腦,并普遍存在社會上各個角落,當使用者欲進行資料、信號傳輸或是與其它周邊設備相連接時,即需要所謂的周邊設備接口,而一般市面上周邊設備接口最為普遍且廣為大眾使用,仍以通用序列匯流排(USB)作為主流。再者,隨著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發展趨勢,使電腦內部的連接器也隨之大幅縮小,但連接器于電腦縮小化,即需考慮其電磁效應所產生的信號干擾問題;而一般會影響連接器的電磁波干擾大致上可分成以下二種,其一為主要經由電路板上的電力線路、信號線路等導體傳輸至連接器產生的傳導干擾(Conducted Disturbance),其二為以電磁波形態傳播至連接器周圍的放射空間所造成的放射干擾(Radiated Disturbance);另外,隨著USB3. O連接器傳輸速度大幅提升,其導電端子數目增多且分布密集,極容易因相鄰端子間過于接近或端子有任何轉折或彎曲而造成高頻信號傳遞時的信號干擾(如靜電干擾、電磁波干擾、阻抗匹配、雜訊干擾、相鄰導電端子的串音干擾等),USB3. O連接器和系統主機板接口的電路阻抗(Z)必需相匹配,必須在滿足這種條件的情形下才能有效降低電磁干擾(EMI)和減少雜訊(noise)干擾,使USB3. O連接器和系統主機板接口間正確地進行信號傳輸;否貝U,USB3. O連接器和系統主機板接口間的信號傳輸將會產生信號反射和雜訊干擾,進而造成信號損失、變形和失真,導致頻寬及信號品質達不到標準,而影響電子裝置(如電腦、網路設備等)的正常運作。然而,一般電路板型式設計的舌板大多使用在銅箔接點處皆為平面結構,如HDMI型式D的插座連接器,而應用于USB3. O的插座連接器時,因為電路板型式設計的舌板表面需要設有五個銅箔接點和四個彈性端子,所以當USB3. O的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在對接時,其彈性端子在電路板型式設計的舌板上會產生幾種嚴重的機構問題,第一個問題為彈性端子前方的接觸部位因位于電路板表面上方,在對接時極易因偏移或過大公差而受到插頭連接器的正向力撞擊,進而產生彈性端子形變或彈性端子與電路板焊接部位的剝離或破壞,第二個問題為當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對接時,二者對應配置的端子電性接觸時,其彈性端子受到側向力朝電路板擠壓,極易使彈性端子與電路板的焊接部位產生剝離或破壞,第三個問題為當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對接時,二者對應配置的端子電性接觸時,其彈性端子受到側向力朝電路板擠壓,因彈性端子在電路板上并無空間可作較佳的彈性變形,而極易使彈性端子產生形變。因此,要如何解決常用的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在高頻信號傳輸時及結構穩定性上的缺失與不足,即為從事此行業者所亟欲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設計人有鑒于常用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使用上的問題與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的評估及考慮,并利用從事于此行業多年研發經驗不斷測試與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的新型誕生。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絕緣座體的基座前方舌板內部定位有信號模塊的電路板,而電路板表面上的各穿孔處對應設有彈性端子,且各彈性端子的焊接端由電路板相對于接點的另一側表面后方往前朝穿孔延伸有連接臂,其連接臂以一轉折部伸入且位于穿孔內后,再反向斜伸有凸出于舌板對應的縷空孔處的彈臂及接觸部,便可借由連接臂抵緊于舌板的穿置空間內壁面處作為彈性端子的接觸部抵持時的彈性行程限位,且可通過穿孔增加接觸部對接時上下彈性變形的行程,便可達到彈性端子不易產生變形及避免焊接端剝離的缺失發生。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包括有絕緣座體及信號模塊,其中 該絕緣座體的基座前方處設有具穿置空間的舌板,并在舌板表面設有至少一個縷空孔及縷空孔前方一距離處的五個孔洞;該信號模塊為具有位于舌板穿置空間內的電路板,而電路板表面上設有多個穿孔、線路、接點及焊接部,電路板位于各穿孔處對應設有彈性端子,且各彈性端子的焊接端焊接于電路板上,而焊接端由電路板相對于接點的另一側表面后方往前朝穿孔延伸有抵緊于舌板穿置空間內壁面處的連接臂,該連接臂以一轉折部伸入且位于穿孔內后再反向斜伸有凸出于縷空孔處的彈臂及接觸部,又電路板上的各接點對應于該舌板的孔洞位置,并在電路板后方的多個焊接部處皆焊接有連接端子,電路板上的四個彈性端子符合USB2. O規格,而四個彈性端子加上電路板前方五個接點符合USB3. O規格,且四個彈性端子與五個接點通過電路板上的線路連接至焊接有連接端子的九個焊接部處形成電性傳導路徑。所述的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其中該絕緣座體的基座后方處形成有收容信號模塊的容置空間,并在容置空間底側處設有一隔板,且隔板上具有供電路板的各連接端子對應穿越至外部的多個透孔。所述的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其中該絕緣座體外部包覆定位有屏蔽殼體,且屏蔽殼體前方形成有對接空間,并使電路板的多個彈性端子及接點位于對接空間處,而該屏蔽殼體后方為一收容絕緣座體的收容空間。所述的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其中該屏蔽殼體前方在收容空間兩側底部皆設有向下延伸的定位插腳。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組裝容易、定位牢靠,可有效達到不易產生變形及避免焊接端剝離的目的,并且可降低信號傳遞時的電磁波干擾(EMI)及串音等干擾。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立體外觀圖;圖2為本技術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技術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圖4為本技術在插頭未插入的側視剖面圖;圖5為本技術在插頭已插入的側視剖面圖。附圖標記說明1-絕緣座體;10_容置空間;11_基座;111_卡塊;12_舌板;120-穿置空間;121-縷空孔;122-孔洞;13_隔板;131_透孔;132-凸扣;2_信號模塊;21-電路板;210-穿孔;211-線路;212-接點;213_焊接部;22_彈性端子;221_焊接端;222-連接臂;223_轉折部;224_彈臂;225_接觸部;23_連接端子;3_屏蔽殼體;31_對接空間;32_收容空間;33_定位插腳;4-插頭;41_平板端子;42_導電端子。具體實施方式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構造,現繪圖就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構造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請參閱圖I、圖2、圖3、圖4,分別為本技術的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及插頭未插入的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技術包括有絕緣座體I、信號模塊2及屏蔽殼體3,其中該絕緣座體I具有基座11,并于基座11前方處設有呈懸空狀的舌板12,此舌板12內部設有橫向一端有開口的穿置空間120,并于舌板12—側表面處設有至少一個縷空孔121,且縷空孔121前方一距離處則設有五個孔洞122,此外,基座11后方處形成有容置空間10,且容置空間10底側處設有具有多個透孔131的隔板13。該信號模塊2具有一水平電路板21,并在電路板21表面上設有多個穿孔210、線路211、接點212及焊接部213,其位于各穿孔210處對應設有彈性端子22,且各彈性端子22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電路板的連接器端子結構,包括有絕緣座體及信號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絕緣座體的基座前方處設有具穿置空間的舌板,并在舌板表面設有至少一個縷空孔及縷空孔前方一預定距離處的五個孔洞;該信號模塊具有位于該舌板穿置空間內的電路板,而電路板表面上設有多個穿孔、線路、接點及焊接部,電路板位于各穿孔處對應設有彈性端子,且各彈性端子的焊接端焊接于電路板上,而焊接端由電路板相對于接點的另一側表面后方往前朝穿孔延伸有抵緊于舌板穿置空間內壁面處的連接臂,該連接臂以一轉折部伸入且位于穿孔內后再反向斜伸有凸出于縷空孔處的彈臂及接觸部,電路板上的各接點對應于該舌板的孔洞位置,并在電路板后方的多個焊接部處皆焊接有連接端子,電路板上的四個彈性端子符合USB2.0規格,而四個彈性端子加上電路板前方五個接點符合USB3.0規格,且四個彈性端子與五個接點通過電路板上的線路連接至焊接有連接端子的九個焊接部處形成電性傳導路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伯榕,
申請(專利權)人:湧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江湧德電子有限公司,東莞建冠塑膠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