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包含:插頭支架,其與適配器的側壁連接;第一內螺紋筒,其底端和所述插頭支架的頂端連接;外螺紋筒,其底端和所述第一內螺紋筒的頂端連接;第二內螺紋筒,其底端和所述外螺紋筒的頂端連接;安裝板,其安裝在所述第二內螺紋筒的頂端上,該安裝板上用于設置電連接器的電插頭。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實現星箭電連接器的安裝和四自由度的調節,簡化電連接器插頭的安裝流程,實現星箭電連接器插頭和插座的可靠連接、安全分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應用于星箭電連接器的安裝調節裝置,尤其是指一種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
技術介紹
電連接器目前在國外應用十分廣泛,其可應用作為運載火箭星箭分離電連接器。采用分離電連接器作為星箭電氣分離方式,分離時無需電磁激勵或機械拉力,憑借自身的彈簧力就可實現插頭與插座的分離。這種電氣分離方式具有如下優點分離時無需電磁激勵,降低了星箭分離電路的復雜性;分離時無需機械拉力,減少了分離時對衛星姿態的干擾。因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用于對DBAS系列電連接器進行安裝調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能夠實現星箭電連接器的安裝和四自由度的調節,簡化電連接器插頭的安裝流程,實現星箭電連接器插頭和插座的可靠連接、安全分離。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包含插頭支架,其與適配器的側壁連接;第一內螺紋筒,其底端和所述插頭支架的頂端連接;外螺紋筒,其底端和所述第一內螺紋筒的頂端連接;第二內螺紋筒,其底端和所述外螺紋筒的頂端連接;安裝板,其安裝在所述第二內螺紋筒的頂端上,該安裝板上用于設置電連接器的電插頭。所述插頭支架的上端面上開設若干第一腰形通孔,所述每個第一腰形通孔的矩形腔是在水平面內沿著所述適配器的切向方向開設的。所述第一內螺紋筒的底端設置有法蘭,在所述法蘭上開設若干與第一腰形通孔的數量和位置相對應的第二腰形通孔,所述每個第二腰形通孔的矩形腔是在水平面內沿著所述適配器的徑向方向開設的,即與所述第一腰形通孔相互垂直;所述插頭支架和第一內螺紋筒之間通過第二螺釘穿過第一腰形通孔和第二腰形通孔實現連接。所述第一內螺紋筒的筒外壁頂部設置第一螺紋段。所述外螺紋筒的筒內壁底部設置第二螺紋段,其與所述第一內螺紋筒的筒外壁底部的第一螺紋段相配嚙合。所述外螺紋筒的筒內壁頂部設置第三螺紋段,該第三螺紋段的螺紋旋轉方向與外螺紋筒的筒內壁底部的第二螺紋段的螺紋旋轉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內螺紋筒的筒外壁底部設置第四螺紋段,其與所述外螺紋筒的筒內壁頂部的第三螺紋段相配嚙合。所述第二內螺紋筒的上端面上開設有若干第一安裝通孔;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若干與第一安裝通孔的數量和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安裝通孔,所述第二內螺紋筒和安裝板之間通過第三螺釘穿過第一安裝通孔和第二安裝通孔實現連接。所述插頭支架、第一內螺紋筒、外螺紋筒、第二內螺紋筒和安裝板均由2A12鋁合金材料制成。在所述第一內螺紋筒、外螺紋筒和第二內螺紋筒的側壁上分別開設若干保險小孔,設置不銹鋼絲作為保險裝置。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能夠實現星箭電連接器的電插頭安裝,同時實現電插頭的四自由度調節,即在水平面內沿適配器徑向和切向方向的調節,沿適配器豎直方向的調節,以及實現繞垂直軸的旋轉自由度調節。并且,本專利技術能夠簡化電連接器插頭的安裝流程,實現星箭電連接器插頭和插座的可靠連接、安全分離。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中的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的插頭支架的俯視 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的第一內螺紋筒的俯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圖I 圖3,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如圖I所示,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包含插頭支架1,其與適配器6的側壁連接;第一內螺紋筒2,其底端和所述插頭支架I的頂端連接;外螺紋筒3,其底端和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的頂端連接;第二內螺紋筒4,其底端和所述外螺紋筒3的頂端連接;安裝板5,其安裝在所述第二內螺紋筒4的頂端上,該安裝板5上用于設置電連接器的電插頭7。所述插頭支架I由厚度為2_的2A12鋁合金鈑金件制成,通過鉚釘鉚接成盒形,其具有高強度的特性,能承載高負荷的工作環境。所述插頭支架I通過第一螺釘11連接安裝在所述適配器6的側壁上。如圖2所示,所述插頭支架I的上端面上開設若干第一腰形通孔12,所述每個第一腰形通孔12的矩形腔是在水平面內沿著所述適配器6的切向方向開設的。本實施例中,所述插頭支架I的上端面上共開設有四個分別位于角落位置處的第一腰形通孔12,且每個第一腰形通孔12的矩形腔是在水平面內沿著所述適配器6的切向方向開設的,所述每個第一腰形通孔12的矩形腔的長度為15mm。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由2A12鋁合金機加工件制成,具有高強度的特性,能承載高負荷的工作環境。在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的筒外壁頂部設置長度為30mm的右旋螺紋。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的底端設置有方形法蘭21,在所述方形法蘭21上開設若干與第一腰形通孔12的數量和位置相對應的第二腰形通孔22,所述每個第二腰形通孔22的矩形腔是在水平面內沿著所述適配器6的徑向方向開設的,即與所述第一腰形通孔12相互垂直。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的方形法蘭21上工開設有四個分別位于角落位置處的第二腰形通孔22,且每個第二腰形通孔22的矩形腔是在水平面內沿著所述適配器6的徑向方向開設的,所述每個第二腰形通孔22的矩形腔的長度為8mm。如圖I所示,所述插頭支架I的頂端和第一內螺紋筒2的底端之間的連接是通過采用第二螺釘23穿過第一腰形通孔12和第二腰形通孔22實現的。由于在插頭支架上開設的是沿適配器6切向方向的長度為15_的第一腰形通孔12,在第一內螺紋筒2的方形法蘭21上開設的是沿適配器6徑向方向的長度為8_的第二腰形通孔21,因此,在第一內螺紋筒2與插頭支架I連接后,使得該第一內螺紋筒2能夠在水平面內沿沿適配器6切向方向調節15mm,并且能夠在水平面內沿沿適配器6徑向方向調節8mm。所述外螺紋筒3由2A12鋁合金機加工件制成,具有高強度的特性,能承載高負荷的工作環境。在所述外螺紋筒3的筒內壁底部設置長度為30_的右旋螺紋,與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的筒外壁底部的右旋螺紋相配嚙合,實現第一內螺紋筒2的頂端與外螺紋筒3的底端之間的連接。在所述外螺紋筒3的筒內壁頂部設置長度為30_的左旋螺紋,這段螺紋旋轉方向與外螺紋筒3的筒內壁底部的螺紋旋轉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內螺紋筒4由2A12鋁合金機加工件制成,具有高強度的特性,能承載高 負荷的工作環境。在所述第二內螺紋筒4的筒外壁底部設置長度為30_的左旋螺紋,與所述外螺紋筒3的筒內壁頂部的左旋螺紋相配嚙合,實現第二內螺紋筒4的底端與外螺紋筒3的頂端之間的連接。所述第二內螺紋筒4的上端面上開設有若干第一安裝通孔。所述安裝板5由厚度為2mm的2A12鋁合金板制成,具有高強度的特性,能承載高負荷的工作環境。所述安裝板5上開設有若干與第一安裝通孔的數量和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安裝通孔,通過第三螺釘51實現第二內螺紋筒4與安裝板5之間的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內螺紋筒4的上端面上和安裝板5上分別設置4個第一和第二安裝通孔。進一步,為了防止各個螺紋筒之間的螺紋發生松動,分別在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外螺紋筒3和第二內螺紋筒4的側壁上開設若干保險小孔,利用不銹鋼絲設置保險裝置。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能夠實現電連接器,尤其是星箭電連接器的電插頭安裝,并實現電插頭的四自由度調節,即在水平面內沿適配器徑向和切向方向的調節,沿適配器豎直方向的調節,以及實現繞垂直軸的旋轉自由度調節。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四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插頭支架(1),其與適配器(6)的側壁連接;第一內螺紋筒(2),其底端和所述插頭支架(1)的頂端連接;外螺紋筒(3),其底端和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的頂端連接;第二內螺紋筒(4),其底端和所述外螺紋筒(3)的頂端連接;安裝板(5),其安裝在所述第二內螺紋筒(4)的頂端上,該安裝板(5)上用于設置電連接器的電插頭(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插頭支架(1),其與適配器(6)的側壁連接; 第一內螺紋筒(2),其底端和所述插頭支架(I)的頂端連接; 外螺紋筒(3),其底端和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的頂端連接; 第二內螺紋筒(4),其底端和所述外螺紋筒(3)的頂端連接; 安裝板(5),其安裝在所述第二內螺紋筒(4)的頂端上,該安裝板(5)上用于設置電連接器的電插頭(7)。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支架(I)的上端面上開設若干第一腰形通孔(12),所述每個第一腰形通孔(12)的矩形腔是在水平面內沿著所述適配器(6)的切向方向開設的。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的底端設置有法蘭(21),在所述法蘭(21)上開設若干與第一腰形通孔(12)的數量和位置相對應的第二腰形通孔(22),所述每個第二腰形通孔(22)的矩形腔是在水平面內沿著所述適配器(6 )的徑向方向開設的,S卩與所述第一腰形通孔(12 )相互垂直; 所述插頭支架(I)和第一內螺紋筒(2)之間通過第二螺釘(23)穿過第一腰形通孔(12)和第二腰形通孔(22)實現連接。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自由度電連接器安裝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螺紋筒(2)的筒外壁頂部設置第一螺紋段。5.如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學成,秦震,陸輝,于明帥,李建強,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