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單元,包括一本體,該本體具有一饋入端、一輻射端及兩外側邊緣,該饋入端用以接收一輸入訊號,該兩外側邊緣分別具有由外往本體內延伸的數個第一狹縫及數個第二狹縫,該些第一狹縫的個數與該些第二狹縫的個數相異,以控制該輻射端的輻射場型。(*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關于一種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模組,尤其指具有不對稱輻射場型的天線模組。
技術介紹
Full HD 1080p影音高速傳輸的應用,例如Wigi、Wireless HD…等,其操作頻率為60GHz且具有高達20Gbit/s資料傳輸率,是未來第四代行動通訊中必備的傳輸模組,同時也被納入IEEE 802. Ilad規范中,與其他802. ll(b、g、n)系列并駕齊驅。由于60GHz的訊號在大氣中容易被氧氣吸收而產生大量衰減,所以只能進行短距離傳輸(< 10m),故其傳輸設備中的天線輻射型態與效率就格外重要,這將影響資料傳輸率(data rate)與應用環境。一般現有的60GHz天線模組(如silicon image>sony)皆使用天線陣列配合波束 合成演算法(beam forming algorithm)來達到高增益且追蹤目標物的目的,但演算法需消耗龐大的電量,不適合用在一般可攜式(portable)行動裝置。此外,在毫米波應用中,介質基板的厚度往往大于操作頻率的四分之一波長,如此會導致介電損耗,使天線輻射效率不佳。由上述可知,天線模組在傳輸上及輻射上的效率仍有待改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單元及其模組,不需搭配任何演算法,即可形成不同方向的波束,不僅達到省電的效果,還可不受配置面積的限制而設置在電子產品中。根據本技術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單元,包括一本體,該本體具有一饋入端、一輻射端及兩外側邊緣,該饋入端用以接收一輸入訊號,該兩外側邊緣分別具有由外往本體內延伸的數個第一狹縫及數個第二狹縫,該些第一狹縫的個數與該些第二狹縫的個數相異,以控制該輻射端的輻射場型。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模組,包括一基板及至少一個天線單元,該基板包括一介質層及一導體層,其中該介質層形成于該導體層上,且該介質層具有數個穿孔,該些穿孔從該導體層往該介質層的上表面延伸。該天線單元設置于該介質層上,該天線單元的兩外側邊緣具有相異個數的數個狹縫。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陣列,包括數個天線單元,該些天線單元中的至少一個的兩外側邊緣具有相異個數的數個狹縫,且該些天線單元彼此分散地排列。是故,由上述中可以得知,藉由本技術的天線陣列不需要經過特定方向的排列即可形成各種方向的輻射場型,可在有限的機構空間內具有高增益且寬波數的電氣特性,在IOm以內可有超過90度的高增益覆蓋范圍,且不需追蹤目標物,進而達到省電且維持天線微小化的優勢。附圖說明圖IA顯示本技術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單元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IB顯示本技術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單元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A顯示本技術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陣列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B顯示本技術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陣列的一實施例的輻射場圖。圖3A顯示本技術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模組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B顯示本技術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系統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技術乃提供有附圖。此些圖乃為本技術揭露內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說明實施例,并可配合說明書的相關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容,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技術的優點。圖中的元件并未按比例繪制,而類似的元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元件。需說明的是,所有的圖皆為上視圖。首先請參考圖1A,其顯示依據本技術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單元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IA所示,天線單元IOa為一種平板結構,天線單元IOa的本體100包括一第一導體101及一第二導體103,本體100具有一饋入端102及一福射端104,第一導體101及第二導體103彼此互相間隔地設置,且第一導體101的內側邊緣S3與第二導體103的內側邊緣S4之間具有一間隙g,此間隙g從饋入端102往輻射端104方向逐漸地擴大,使得第一導體101及第二導體103在輻射端104呈現出分叉的兩尖端。然本技術的第一導體101及第二導體103的形狀不限于此。行動裝置可為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行動電話(Mobile phone)或個人數位化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第一導體101的外側邊緣S1具有數個由外往本體100內延伸的第一狹縫111,第二導體103的外側邊緣S2具有數個由外往本體100內延伸的第二狹縫113,此外,第一導體101的饋入端102具有由外往本體100內延伸的倒鉤槽115,用以接收一輸入訊號(圖未示)。多個第一狹縫111可彼此互相平行地設置,且多個第二狹縫113可互相平行地設置。本技術的技術特點在于,天線單元IOa的兩外側邊緣SpS2的狹縫111、113由狹縫內往外看時,其電氣特性可等效為短路負載(short load),不同的狹縫個數會造成不同的電流路徑及相位。也就是說,本技術可依照欲達到的輻射方向來設計多個第一狹縫111的個數與多個第二狹縫113的個數。如圖IA所示,第一狹縫111的個數小于第二狹縫113的個數,使得第二導體103的外側邊緣S2的電流相位落后第一導體101的外側邊緣S1的電流相位,導致天線單元IOa的輻射場型120往右邊偏向。同理,根據另一個實施例,天線單元IOb的第一狹縫111’的個數大于第二狹縫113’的個數,使得第一導體101的外側邊緣S1的電流相位落后第二導體103的外側邊緣S2的電流相位,導致天線單元IOb的輻射場型124往左邊偏向,如圖IB所示。具體地說,本技術的天線單元10a、10b藉由設計不對稱分布的多個狹縫111、111’、113、113 ’,來改變輻射波束的方向,以產生不對稱的輻射場型。除此之外,本技術的另一個技術特點在于,多個狹縫111、111’、113、113 ’的長度L可較佳地設計為j(2iV + l)倍的等效波長,其中N為0或任何正整數,即四分之一或奇 4數倍的四分之一等效波長,使得由天線單元10a、10b的兩外側邊緣S1J2往狹縫111、111’、113、113’內部看時,其電氣特性可等效為開路負載(open load),當多個天線單元10a、IOb同時使用時,可抑制多個天線單元10a、10b彼此間的雜散稱合能量和介質表面波(surfacewave)的干擾。藉此多個天線單元10a、10b可合成高增益且寬輻射波束的天線陣列,以下將進一步說明天線陣列的實施例。請參考圖2A,其顯示依據本技術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陣列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2A所示,天線陣列2包括一第一天線單元20a、一第二天線單元20b及一第三天線 單元20c,多個天線單元20a、20b、20c彼此間隔地設置,第三天線單元20c介于第一天線單元20a與第二天線單元20b之間。其中第一天線單元20a及第二天線單元20b的兩外側邊緣具有非對稱的狹縫,例如第一天線單元IOa的第一狹縫211的個數大于第二狹縫213的個數,可產生向左偏向的輻射場型220,第二天線單元IOb的第一狹縫211’的個數小于第二狹縫213’的個數,可產生向右偏向的輻射場型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行動裝置的天線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體,具有一饋入端、一輻射端及兩外側邊緣,該饋入端用以接收一輸入訊號,該兩外側邊緣分別具有由外往本體內延伸的數個第一狹縫及數個第二狹縫,所述第一狹縫的個數與所述第二狹縫的個數相異,以控制該輻射端的輻射場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游雅仲,
申請(專利權)人:巽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