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人流后陰道出血癥的中藥湯劑,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的:阿膠(烊沖)10份,胡黃連、綿萆薢、黃刺皮、白茅根各12份,旱蓮草、柿根、生地、黃芩各15份,萱草根20份。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把具有清熱利濕、止血功效的中草藥,通過辨證配伍,起到清熱利濕、止血的作用,從而有效治療人流后陰道出血癥,減少流產后出血。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湯劑制備容易、服用方便、療效顯著,還能有效預防流產后出血、感染等,促進流產后身體機能恢復,對提高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推進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人流后陰道出血癥的中藥湯劑。
技術介紹
人工流產(簡稱人流)是避孕失敗后的補救措施,是目前最常用的終止壬辰的方法。人流后陰道出血癥是指術后出血時間超過兩周,其病機主要是子宮收縮乏力,胚胎殘留和感染等。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人流后陰道出血癥是氣血虧虛所致,治療上多以補氣血,佐以止血。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人流后陰道出血癥的中藥湯劑,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的阿膠10份,胡黃連、綿萆蘚、黃刺皮、白茅根各12份,旱蓮草、柿根、生地、黃芩各15份,萱草根20份。制作方法如下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稱取中藥原料,將稱取的胡黃連、綿萆蘚、黃刺皮、白茅根、旱蓮草、柿根、生地、黃芩以及萱草根一并放入煎藥器具內,再向煎藥器具中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浸泡半小時,使藥物充分濕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15 20分鐘停止,濾去藥渣,取湯汁,再將稱取的阿膠加入湯汁中洋化即得中藥湯劑。上述胡黃連、綿萆蘚、黃刺皮、白茅根、旱蓮草、柿根、生地、黃芩以及萱草根的總量與潔凈水加水量的重量比為I : 10 20。本專利技術的藥理及效果如下通過多年臨床經驗,申請人認為人流后陰道出血癥為濕熱阻滯所致,治療上應以清熱利濕為主佐以止血為法;所選取的中藥原料中,阿膠具有補血止血的作用,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它具有顯著的抗貧血作用,可顯著縮短體外的凝血時間;胡黃連具有退虛熱,消疳熱,清熱燥濕之功;綿萆蘚具有利濕去濁,祛風通痹之功;黃刺皮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白茅根可以清熱止血,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白茅根粉能明顯縮短兔血漿的復鈣時間;旱蓮草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柿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生地可以清熱滋陰;黃芩可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萱草根具有清熱涼血止血之功。本專利技術把具有清熱利濕、止血功效的中草藥,通過辨證配伍,起到清熱利濕、止血的作用,從而有效治療人流后陰道出血癥,減少流產后出血。本專利技術湯劑制備容易、服用方便、療效顯著,還能有效預防流產后出血、感染等,促進流產后身體機能恢復,對提高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推進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專利技術湯劑的服用方法如下I、服藥量每日兩次,每次服用600 800暈升;2、服用時間上、下午各一次,在飯后兩小時服藥;、3、藥溫控制溫服。禁忌事項治療、服藥期間禁忌食油炸粘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臨床治療效果療效標準本病之療效判斷主要依據(jù)于出血是否停止。服藥7天為I個療程。具體分以下三級治愈——出血停止;好轉——出血量減少;無效——出血量未見減少。效果用本專利技術湯劑治療人流后陰道出血癥患者200例,治療I個療程,其中治愈172例,好轉28例,治愈率86%,總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張某,女,24歲,2010年7月就診,患者人流后陰道出血不止,并伴有腰膝酸軟、頭痛、頭暈耳鳴等癥狀,經診斷為人流后陰道出血癥。連續(xù)服用本專利技術湯劑,2天后出血量減少,頭痛、頭暈耳鳴等癥狀明顯減輕,5天后出血停止,無頭痛、頭暈耳鳴等癥狀,治愈。劉某,女,27歲,2010年7月就診,患者人流后陰道出血不止,色淡紅,并伴有倦怠乏力、心悸氣短、下腹空墜、面色無華等癥狀,經診斷為人流后陰道出血癥。連續(xù)服用本專利技術湯劑,2天后出血量減少,倦怠乏力、心悸氣短、下腹空墜等癥狀明顯減輕,5天后出血停止,無倦怠乏力、心悸氣短、下腹空墜等癥狀,治愈。齊某,女,30歲,2010年8月就診,患者人流后陰道出血不止,血色不鮮,或夾有白帶,并伴有下腹隱痛、壓痛、口苦、小便赤黃等癥狀,經診斷為人流后陰道出血癥。連續(xù)服用本專利技術湯劑,3天后出血量減少,下腹隱痛、壓痛等癥狀明顯減輕,6天后出血停止,無下腹隱痛、壓痛、口苦、小便赤黃等癥狀,治愈。具體實施例方式按下述配比稱取中藥原料阿膠(烊沖)10克,胡黃連、綿萆蘚、黃刺皮、白茅根各12克,旱蓮草、柿根、生地、黃芩各15克,萱草根20克。制備方法如下將稱量好的胡黃連、綿萆蘚、黃刺皮、白茅根、旱蓮草、柿根、生地、黃芩以及萱草根一并放入煎藥罐內,然后向煎藥罐中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1500克,浸泡半小時,使藥物充分濕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20分鐘停止,濾去藥渣,取湯汁,此時湯汁的量約為600 800毫升,再將稱量好的阿膠加入湯汁中洋化即得中藥湯劑。待湯劑冷卻至40 500C時,患者服下,完成一次服藥。進一步的,還可根據(jù)用藥人數(shù)的多少,將上述中藥原料的稱取量進行相應比例的增加,如稱取中藥原料阿膠(烊沖)20克,胡黃連、綿萆蘚、黃刺皮、白茅根各24克,旱蓮草、柿根、生地、黃芩各30克,萱草根40克。制備方法同上,區(qū)別在于向煎藥罐中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3000克,最后獲取湯汁的量約為1200 1600毫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人流后陰道出血癥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的:阿膠10份,胡黃連、綿萆薢、黃刺皮、白茅根各12份,旱蓮草、柿根、生地、黃芩各15份,萱草根2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人流后陰道出血癥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的 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賈麗麗,李艷,侯克強,丁兆愛,王朝暉,王桂敏,
申請(專利權)人:賈麗麗,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