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用于剝離導線(7)外層絕緣層包皮(8),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一端連接有殼體(2),所述殼體(2)內側設置有“ㄇ”字形槽體(3),所述殼體(2)與手柄(1)連接端一側設置有電源插口(5),所述殼體(2)內側設置有電熱板(4),所述電熱板(4)與電源插口(5)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所述機架可用于對存在偏芯、絕緣層厚、薄不均的導線進行方便的剝離導線外層,又不傷害導線本身,保證施工安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力系統配電線路的施工工具,具體地,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用于剝離導線外層絕緣層包皮。技術背景電力系統配電線路的發展方向是絕緣化。目前,國內電力系統配電線路的絕緣率年年在提高,一些地區級以上的城市也都實行了配電線路的絕緣化,并且在不斷擴大。隨著配電線路絕緣化率不斷提高,導線的施工要求、方式也在相應提高。如金屬外裸部分要用絕緣罩,絕緣層破皮處要做防滲水處理等。然而,在導線的施工、檢修中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線路導線絕緣層的破皮。以往,在導線的施工、檢修中,采用傳統旋轉式剝皮,但是會存在一些問題——導線偏芯,在剝除絕緣層時難以保證不損傷導線,因為,目前國內大部分導線生產廠商生產的導線都存在偏芯、絕緣層厚、薄不均的問題。另一方面,現在各供電所正在大力發展電纜線路,一般電纜剝線都采用手動完成,低壓電纜的絕緣皮較薄,比較容易剝。但如果遇到IOKV及以上電纜時,絕緣皮既厚又硬,用手工切除費時又費力,而且又影響美觀,尤其到了冬季,氣溫比較低時,電纜皮更難剝離。現在市場上的電力線路施工的導線導線剝皮器又不能克服這些問題,這主要與導線剝皮器的結構有關。另外,也存在這樣的影響因素即,在較低溫的天氣里,絕緣層硬度增加,現有的電力線路施工用導線剝皮器很難工作,甚至于刀刃卷口。因而造成有時施工中用電工刀硬砍的方法,這樣很容易損傷導線金屬部分造成隱患,而且很不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所述機架可用于對存在偏芯、絕緣層厚、薄不均的導線進行方便的剝離導線外層,又不傷害導線本身,保證施工安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用于剝離導線外層絕緣層包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一端連接有殼體,所述殼體內側設置有“ n ”字形槽體,所述殼體與手柄連接端一側設置有電源插口,所述殼體內側設置有電熱板,所述電熱板與電源插口連接。根據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采用的是,所述手柄采用隔熱絕緣棒。根據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采用的是,所述殼體與“n”字形槽體相對一側連接有保溫罩。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所述機架的剝線鉗,通以直流電源使剝線鉗刀刃加熱,由此,減低絕緣層包皮硬度,進刀、切割方便,旋轉進刀切割絕緣導線,同時在進刀過程中使導線絕緣層包皮受熱軟化,旋轉刀體使絕緣層包皮脫離導線線芯,剝離絕緣層包皮,從而,可方便地配合帶點作業、線路檢修等。另外,其結構小巧靈活,便于施工,特別是高空施工,充電方便,便于攜帶。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電加熱剝線鉗中剝線刀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應用于剝線鉗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應用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的剝線鉗的剖視圖。圖5為應用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的剝線鉗剝離導線外層絕緣層包皮的效果圖。圖中,I、手柄 2、殼體 3、“n”字形槽體 4、電熱板 5、電源插口 6、保溫 罩7、導線8、絕緣層包皮9、剝線刀10、第一刀座11、第二刀座12、第一切刀刀刃13、第二切刀刀刃14、第一單片切刀刀刃15、第二單片切刀刀刃。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的結構如下手柄I 一端連接有殼體2,所述殼體2內側設置有“ n ”字形槽體3,所述殼體2與手柄I連接端一側設置有電源插口 5,所述殼體2內側設置有電熱板4,所述電熱板4與電源插口 5連接,所述手柄2采用隔熱絕緣棒,所述殼體2與“ n ”字形槽體3相對一側連接有保溫罩6。其中,隔熱絕緣棒是一種電工設備上用的絕緣部件,包括疊合在一起的多層玻璃纖維布,玻璃纖維布之間填有有機硅膠,抗彎強度高、耐熱性能好,具有優越的電氣性能,耐腐蝕性能,質輕及工程設計容易、靈活等優點。所述電熱板4選用鎳鉻絲、天然云母、優質鋁板繞制而成。鋰電池數據如下24V/10AH高能鋰離子電池組,標準容量10AH,標準電壓24V,循環壽命彡500次(剩余容量彡90% ),充電時間8小時,過壓保護29. 4V,欠壓保護21V,過流保護:30A,重量:2. 6kg±100g,尺寸97 X 146X205。剝線刀9的結構包括如圖2所示,第一刀座10和第二刀座11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刀座10和第二刀座11中部相鄰位置分別設置有第一切刀刀刃12和第二切刀刀刃13,所述第一切刀刀刃12和第二切刀刀刃13中部內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單片切刀刀刃14和第二單片切刀刀刃15,所述第一刀座10和第二刀座11形成虎鉗形,所述第一切刀刀刃12和第二切刀刀刃13為內凹弧形設置,所述第一切刀刀刃12和第二切刀刀刃13分別與第一單片切刀刀刃14和第二單片切刀刀刃15成垂直設置,所述第一刀座10和第二刀座11的厚度分別為2. 2 2. 5mm,所述第一刀座10和第二刀座11的硬度分別為55 58HRC,所述第一切刀刀刃12和第二切刀刀刃13開鋒角度分別控制在30 45°,寬為3. 6mm,如此設置,使得刀口采用“直切”,沿著導線7的半徑線上,環切導線7,同時控制刀口的深度,不損傷導線線芯。關于第一切刀刀刃12和第二切刀刀刃13 :在考慮刀刃的硬度上同時綜合考慮了刀刃要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不是越硬越好,因為硬度越高抗磨損能力也越高但脆性也越大。因此,對于本切刀刀刃硬度控制在克洛威爾硬度50S 60S中,約為HRC55 HRC58。開鋒,就是指刀的斬切能力。控制尖鋒和卷刀,從研磨工序就開始考慮,除了刀刃的硬度和韌度之外,開鋒的角度非常重要,刀鋒過大不利于斬切絕緣層,刀鋒過小,不利于斬切硬物,容易卷刃,故第一切刀刀刃12和第二切刀刀刃13的開鋒角度控制在30° 45。。所述第一刀座10和第二刀座11的材質為鋁合金。第一刀座10和第二刀座11采用鋁合金制造,具有重量輕,強度高,傳熱快,不易變形等特點。采用的鋁合金具有強度高、斷裂韌性好、工藝性能優良等特點。鋁在環境中,表面會在空氣中自然形成一層氧化膜,具有優良的耐蝕性,其密度約為銅的1/3,具有優良的表面處理性,在低溫下,無一般碳鋼的脆化問題,故外框采用鋁合金。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圖2所示,將所述機架與剝線刀9組裝,將剝線刀9的第一刀座10與“n”字形槽體3固定連接,將剝線刀9的第二刀座11與“n”字形槽體3中的進刀件固定連接。將電池連接線連接至電源插口 5中,預熱,一般需要10分鐘左右,加熱到與導線7材料特性相匹配溫度即可。將電源插口5上的電源線拔除。將裝有剝線刀9的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套到待剝的導線7上,擰動手柄1,將活動的第二刀座11慢慢合上,使第一刀座10和第二刀座11并上,并停留5 10秒。反方向擰動手柄3-4圈,到合適位置先左右輕微晃動殼體2后前后擺動剝線刀9,使絕緣層包皮8脫離導線7線芯。即,由于通以直流電源使第一切刀刀刃12和第二切刀刀刃13加熱,導線絕緣層包皮8受熱軟化,因此,在擰動手柄3-4圈后,藉由左右輕微晃動剝線刀9及前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用于剝離導線(7)外層絕緣層包皮(8),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一端連接有殼體(2),所述殼體(2)內側設置有“ㄇ”字形槽體(3),所述殼體(2)與手柄(1)連接端一側設置有電源插口(5),所述殼體(2)內側設置有電熱板(4),所述電熱板(4)與電源插口(5)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加熱剝線鉗機架,用于剝離導線(7)外層絕緣層包皮(8),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包括手柄(I),所述手柄(I) 一端連接有殼體(2),所述殼體(2)內側設置有“n”字形槽體(3),所述殼體(2)與手柄(I)連接端一側設置有電源插口(5),所述殼體(2)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愛民,季海華,李國良,邵偉萍,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電力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