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油脂脫色系統及油脂連續脫色方法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7781251 閱讀: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17:20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油脂脫色系統及油脂連續脫色方法,油脂脫色系統包括混合罐、預脫色塔、再脫色塔以及過濾裝置,其中過濾裝置包括第一過濾機和第二過濾機,第一過濾機為旋葉壓濾機,預脫色塔包括殼體、混合段和脫色段、進油管、進槳液管,混合段包括位圓形混合筒、溢流管、第一直接蒸汽盤管,進油管沿混合筒的切線方向延伸,進槳液管穿過殼體且垂直伸入混合筒內,第一直接蒸汽盤管位于混合筒的筒底的上方,且具有面向混合筒的筒底的蒸汽噴孔,溢流管的上下端口分別與混合筒和蒸汽攪拌脫色段相連通。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的蒸汽攪拌式脫色塔,結構簡單,降低白土使用量,同時降低油脂與白土接觸的時間,節約成本,提高脫色后油的品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純凈的甘油三酸酯在液態時呈無色,在固態時呈白色。但常見的各種油脂都帶有不同的顏色,這緣于油脂中含有數量和品種各不相同的色素。油脂中的色素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在油料貯藏和制油過程中新生成的。通常可把它們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有機色素,主要有葉綠素(使油脂呈綠色)、類胡蘿卜素(其中,胡蘿卜素使油脂呈紅色,葉黃素使油脂呈黃色)。個別油脂中還有特殊色素,如棉籽油中的棉酚使油脂呈深褐色。這些油溶性的色素大多是在油脂制取過程中進入油中的,也有一些是在油脂生產過程中生成的,如葉綠素受高溫作用轉變成葉綠素紅色變體,游離脂肪酸與鐵離子作用生成深色的鐵皂等。第二類是有機降解物,即品質劣變油籽中的蛋白質、糖類、磷脂等成分的降解產物(一般呈棕褐色),這些有機降解物形成的色素很難用吸附除去。第三類是色原體,在色原體在通常情況下無·色,氧化或特定試劑作用會呈現鮮明的顏色。絕大部分色素都無毒,但會影響油脂的外觀。所以要生產較高等級的油脂產品,如高級烹調油、色拉油、人造奶油的原料油以及某些化妝品原料油等,就必須對油脂進行脫色處理。油脂脫色的目的,并非理論性地脫盡所有色素,而在于獲得油脂色澤的改善和為油脂脫臭提供合格的原料油品。因此,脫色油脂色度標準的制定,需根據油脂及其制品的質量要求,以及力求在最低的損耗下獲得油色在最大程度上的改善為度。目前,油脂脫色的方法很多,工業生產中應用最廣泛的是吸附脫色法。此外還有加熱脫色,氧化脫色、化學試劑脫色等。脫色工段的作用主要是脫除油脂中的色素,同時還可以除去油脂中的微量金屬,除去殘留的微量皂粒、磷脂等膠質及一些有臭味的物質,除去多環芳烴和殘留農藥等。尤其用活性炭作脫色劑時,可有效地除去油脂中分子量較大的多環芳烴,而油脂的脫臭過程只能除去分子量較小的多環芳烴。 油脂脫色溫度通常為80°C 120°C,時間為15min 30 min ;為了避免油脂的氧化,脫色過程都在真空下進行。常規脫色工藝只能建立一次吸附平衡,這樣投入的白土的量較大,約占油重的3%左右,有時甚至會更高,白土和油的懸浮液必須經過過濾分離,而脫色后的廢白土會吸油約25 40%,造成油脂的損失,并升高油脂酸價,據測定,油脂中加入1%白土,脫色后酸價上升0.01,酸價上升增加了油脂后續脫臭的成本。目前,大多數油脂工廠的廢白土都作為燃料或垃圾倒掉了,這不僅污染了環境,而且也造成了大量的油脂損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已提出油脂預脫色工藝。如圖I所示,油脂預脫色工藝由兩個步驟組成首先,未脫色的待脫色油與曾經用過一次的白土(白土渣)在脫色塔(I’ )中進行混合、脫色,也就是所謂的預脫色,需特別注意的是白土渣在與未脫色油脂接觸之前不可與空氣接觸,然后,已經進行過預脫色并經過葉片過濾機出’,7’ )過濾的預脫色油進入到混合罐(2’ )內,并在混合罐(2’)內與新鮮白土混合,并在另一脫色塔(3’)中脫色,然后經葉片過濾機(4’,5’)的過濾以及精濾得到脫色油。這一脫色工藝的實質是建立逆流吸附操作的兩段吸附平衡的脫色工藝,這樣充分利用白土的吸附能力,降低白土使用量,同時降低油脂與白土接觸的時間,使油脂與白土總的接觸時間不超過20min,避免了因氧化作用而產生新色素或色素固定,因此脫色效率高。然而,受脫色系統的限制,該預脫色工藝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如下缺陷 (I)、因為葉片過濾機是間歇排渣,而脫色塔要利用葉片過濾機所排出的白土渣來脫色,因此脫色塔也是間歇生產,間歇式脫色導致因油脂先后過濾而存在油脂和白土接觸時間的不均衡,不能達到理想的吸附效率,不能連續生產,也提高了能耗和操作強度,操作比較復雜,不利于操作,降低了生產效率。(2)、脫色塔是間歇式生產,無法采用連續生產時比較溫和的蒸汽攪拌脫色,只能 采用易于控制攪拌強度的機械攪拌,因軸密封存在泄漏的可能,增加了真空設備的負荷,泄漏時空氣中的氧氣會進入脫色塔中,會影響油脂的品質。另外,機械攪拌存在著攪拌不均勻和油流斷路的問題,也存在死角,故機械攪拌脫色塔的效果比蒸汽攪拌脫色塔差。(3)、葉片過濾機在排渣時,不可避免會接觸空氣,甚至會在排渣時鼓入壓縮空氣來吹落白土,增加了油脂的氧化,降低了油脂的質量。(4)、相較于常規脫色工藝,此脫色工藝一次性設備投入費用增加的較多,最少需增加兩臺葉片過濾機和一臺機械攪拌式脫色塔,如果需要使整個脫色過程連續化運行,至少還須再增加一臺機械攪拌式脫色塔輪流進行脫色(一臺裝料脫色,另一臺卸料去葉片過濾機過濾),設備投入費用比常規脫色工藝增加一倍以上,在經濟上不劃算,甚至不可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油脂脫色系統。本專利技術同時還要提供一種油脂連續脫色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取的一種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實現油脂連續預脫色的油脂脫色系統,其包括混合罐、預脫色塔、再脫色塔以及過濾裝置,其中預脫色塔用于對待脫色油進行預脫色;混合罐用于將新鮮白土與經過預脫色塔預脫色過的油脂進行混合;再脫色塔用于對預脫色過的油脂再次進行脫色;過濾裝置包括第一過濾機和第二過濾機,其中第一過濾機用于將從再脫色塔排出的油脂白土混合液分離;第二過濾機用于將從預脫色塔排出的油脂白土混合液分離,第一過濾機具有油脂出口和白土出口,預脫色塔與所述白土出口相連通,特別是,所述第一過濾機為旋葉壓濾機,油脂白土混合液經旋葉壓濾機過濾后形成連續流動的白土漿液和油脂,其中油脂從油脂出口排出,白土漿液從白土出口排出;所述的預脫色塔為蒸汽攪拌式脫色塔,其包括殼體、自上而下依次設置在殼體內的混合段和蒸汽攪拌脫色段、用于通入待脫色油的進油管、用于通入白土槳液的進槳液管,混合段包括位于殼體內的圓形混合筒、直立設置在圓形混合筒內的溢流管、位于混合筒內的第一直接蒸汽盤管,進油管沿混合筒的切線方向延伸,從而使得待脫色油從混合筒的切線方向進入混合筒內;進槳液管穿過殼體且垂直伸入混合筒內;第一直接蒸汽盤管位于混合筒的筒底的上方,且具有面向混合筒的筒底的蒸汽噴孔;溢流管的上下端口分別與混合筒和蒸汽攪拌脫色段相連通;蒸汽攪拌脫色段對應的殼體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優選地,溢流管的上端口處設有用以防止油滴向上進入混合筒的管帽。優選地,溢流管位于混合筒的中央位置。進一步地,蒸汽攪拌脫色段自上而下分為多個脫色層,各脫色層內分別設有第二直接蒸汽盤管。進一步地,蒸汽攪拌脫色段還包括設置在最下方的脫色層內的蒸汽加熱盤管。優選地,殼體在對應混合段和蒸汽攪拌脫色段的位置分別設有檢修孔,方便設備的維護或突發事件的處理。根據一個具體方面,第二過濾機可以為一個或多個并聯的葉片過濾機,該葉片過濾機具有進油口、出油口和廢白土出口,葉片過濾機的進油口與預脫色塔的出料口通過油泵和管路連通;葉片過濾機的出油口與混合罐通過管路連通。通常,第二過濾機為2個并聯的葉片過濾機。進一步地,油脂脫色系統還包括與第一過濾機的油脂出口通過管道連通的精濾器。本專利技術采取的又一技術方案是一種油脂預脫色工藝用預脫色塔,為蒸汽攪拌式脫色塔,其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內的蒸汽攪拌脫色段、用于通入待脫色油的進油管,蒸汽攪拌脫色段對應的殼體上設有出料口,所述的預脫色塔還包括設置在殼體內位于蒸汽攪拌脫色段上方的混合段以及用于通入白土漿液的進槳液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可實現油脂連續預脫色的油脂脫色系統,其包括混合罐(I)、預脫色塔(2)、再脫色塔(3)以及過濾裝置,所述預脫色塔(2)用于對待脫色油進行預脫色;所述混合罐(I)用于將新鮮白土與經過預脫色塔(2)預脫色過的油脂進行混合;所述的再脫色塔(3)用于對預脫色過的油脂再次進行脫色,所述過濾裝置包括第一過濾機(4)和第二過濾機(5),其中,第一過濾機(4)用于將從所述再脫色塔(3)排出的油脂白土混合液分離;所述的第二過濾機(5)用于將從所述預脫色塔(2)排出的油脂白土混合液分離,所述第一過濾機(4)具有油脂出口(40)和白土出口(41),所述預脫色塔(2)與所述白土出口(41)相連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過濾機(4)為旋葉壓濾機,油脂白土混合液經所述旋葉壓濾機過濾后形成連續流動的白土漿液和油脂,其中油脂從所述油脂出ロ(40)排出,白土漿液從所述白土出ロ(41)排出; 所述的預脫色塔(2)為蒸汽攪拌式脫色塔,其包括殼體(20)、自上而下依次設置在所述殼體(20)內的混合段(20a)和蒸汽攪拌脫色段(20b)、用于通入待脫色油的進油管(21)、用于通入所述白土槳液的進槳液管(22),所述的混合段(20a)包括位于所述殼體(20)內的圓形混合筒(200a)、直立設置在所述圓形混合筒(200a)內的溢流管(201a)、位于所述混合筒(200a)內的第一直接蒸汽盤管(202a),所述的進油管(21)沿所述混合筒(200a)的切線方向延伸,從而使得待脫色油從所述混合筒(200a)的切線方向進入混合筒(200a)內;所述的進槳液管(22)穿過所述殼體(20)且垂直伸入所述的混合筒(200a)內;所述的第一直接蒸汽盤管(202a)位于所述的混合筒(200a)的筒底的上方,且具有面向所述的混合筒(200a)的筒底的蒸汽噴孔;所述的溢流管(201a)的上下端ロ分別與所述的混合筒(200a)和所述的蒸汽攪拌脫色段(20b)相連通;所述的蒸汽攪拌脫色段(20b)對應的殼體(20)的底部開設有出料ロ(200b)。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脂脫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201a)的上端ロ處設有用以防止油滴向上進入混合筒(200a)的管帽(203a)。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脂脫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201a)位于所述混合筒(200a)的中央位置。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脂脫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攪拌脫色段(20b)自上而下分為多個脫色層,各所述脫色層內分別設有第二直接蒸汽盤管(201b)。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脂脫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攪拌脫色段(20b)還包括設置在最下方的所述脫色層內的蒸汽加熱盤管(202b )。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志強曾凡中葉志剛徐曉紅王健
    申請(專利權)人:太倉市寶馬油脂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男人裸j照无遮挡无码| 无码狠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秋霞鲁丝片无码av|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久...|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东京热人妻无码人av|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99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 东京热人妻无码人av|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