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非對稱三體船,主要是利用主側船體不對稱,避免船體螺旋式垂蕩運動,屬于船舶
技術介紹
常規對稱型雙體船在波浪中運動時會產生螺旋式垂蕩運動,大大降低了其航行性能。而在獲得有利的興波干擾方面,常規雙體船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優化航速來獲得有利 的興波干擾,因此局限性比較大。因此目前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非對稱三體船。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對稱型雙體船易產生螺旋式垂蕩運動的不足。為實現本技術的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非對稱三體船,由主船體、連接桿、前側船體和后側船體構成,主船體通過連接桿與前側船體、后側船體連接在一起,主船體長度為前側船體和后側船體總長度的I. 3倍,主船體和前側船體、后側船體具有相同的吃水深度。連接桿為結構鋼;主船體型寬為前側船體或后側船體型寬的2-3倍;安裝完成后,主船體開動馬力同時帶動前側船體和后側船體就可以航行出海了。本技術的優點是本技術安裝完成后,通過主船體旁的前側船體和后側船體可以有效地防止整個船體在波浪中運動時產生的螺旋式垂蕩運動和興波干擾,有利于提高航速和適應不同的海況,具有廣泛的應用范圍。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一種非對稱三體船的示意圖;圖中1、主船體 2、連接桿3、后側船體4、前側船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非對稱三體船,由主船體I、連接桿2、前側船體4和后側船體3構成,主船體I通過連接桿2與前側船體4、后側船體3連接在一起,主船體I長度為前側船體4和后側船體3總長度的I. 3倍,主船體I和前側船體4、后側船體3具有相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非對稱三體船,由主船體(I)、連接桿(2)、前側船體(4)和后側船體(3)構成,其特征是主船體(I)通過連接桿(2)與前側船體(4)、后側船體(3)連接在一起,主船體(I)長度為前側船體(4)和后側船體(3)總長度的I. 3倍,主船體(I...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廣年,王晉寶,田美靈,陳俊學,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海洋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