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轉角切帶機的轉角功能,包括上切刀架,斜角凸塊,轉角器上部圓柱筒、轉角器中部和轉角器下部,所述上切刀架上下運動帶動緊固在上切刀架下面轉角器上部圓柱筒,轉角器上部圓柱筒下面的鋸齒與轉角器中部上面的鋸齒互相嚙合,通過轉角器中部向外設置四個移位圓柱肖和中間部位拉簧,旋轉掛鉤的作用,依靠上切刀架的上下運動的動力使轉角器中部對面的兩個移位圓柱肖與固定在上切刀架兩邊的斜角凸塊相接觸產生移位離合,來帶動轉角器下部作轉角運動,實現上切刀架上下運動一次會自動轉換一次角度的轉角功能,相比現有的技術,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案轉角速度增加一倍,并且降低三倍以上的機器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更加環保地節省能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切帶機的一種轉角器,用于切帶機多角度裁切功能。
技術介紹
切帶機的產品已廣泛應用在縫制行業中,針對三角形、梯形、菱形等的兩頭裁切角度不統一的物料時,大都切帶機應用沖刀把中間所需角度以外的物料沖掉形成需要的角度,這樣裁切工藝是很浪費材料,后來,一種多功能電腦切帶機(技術專利 200820050491)和一種新型多角度切帶機(技術專利20082011似92)應用電腦控制步進電機來帶動切刀架轉角來裁切物料,解決浪費材料的問題;但是,電腦控制步進電機來帶動切刀架轉角功能的速度反應慢,而且制造成本高,維修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轉角器,依靠自身的上下自動運動的動力來解決自動轉換角度,結合超聲波焊頭來實現多角度裁切效果。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圓柱形的轉角器,包括轉角器上部、轉角器中部和轉角器下部。所述轉角器上部為圓柱筒,上部圓柱筒上面與上切刀架鎖緊件鎖緊,中間設置一個可轉動的掛鉤來掛住拉簧的一頭,上部圓柱筒下面設置成四個同向鋸齒,四個同向鋸齒的位置分布是根據裁切物料的角度來制定。所述轉角器中部的上面設置兩個同向的鋸齒與所述轉角器上部下面相應設置兩對同向的鋸齒互相嚙合(要旋轉45度時上下都可以設計成四個相同的鋸齒),所述轉角器中部的中間設置1個可套入轉角器上部圓柱筒的圓柱導軌作上下移動;所述中部圓柱導軌的底下設立一個可轉動的掛鉤來掛住拉簧的另一頭;拉簧靠復位拉力的作用把轉角器上部和轉角器中部拉緊互相嚙合。所述的轉角器中部的周圍對稱設置兩對移位圓柱肖,對稱移位圓柱肖的作用是當整個轉角器上升時要與鎖定在上切刀架導槽上的斜角凸塊的高點部位相接觸,當整個轉角器繼續上升時,斜角凸塊把移位圓柱肖頂住,使與轉角器上部圓柱筒下面的鋸齒與中部上面的鋸齒分離,當轉角器上部圓柱筒繼續上升時,中部上面的鋸齒脫離轉角器上部圓柱筒下面的鋸齒時,中部周圍的移位圓柱肖從斜角凸塊的高點部位滑動到底點部位,改變鋸齒的位置;當轉角器上部圓柱筒下降時,轉角器中部上面的鋸齒被移位圓柱肖的移動改變位置,改變位置后的鋸齒接觸到轉角器上部圓柱筒下面的另一對鋸齒時,依靠另一對的鋸齒斜度,通過拉簧和圓柱導軌的作用使轉角器中部鋸齒自動滑向轉角器上部圓柱筒下面的另一對鋸齒內,形成與另一對鋸齒互相嚙合,即將帶動轉角器下部作定位轉向移動,實現依靠上刀架上下移動的動力帶動轉角器上下運動一次,自動變換一個角度的轉角功能。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機械自動的原理來合理設計轉角器,改變有史以來采用電腦控制步進電機來帶動刀座轉角的功能,節省了機器制造的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使用壽命,經濟實用。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轉角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轉角器的切面結構示意圖其中101上切刀架 102斜角凸塊 103上切刀架導槽 201轉角器上部圓柱筒 202鎖緊螺釘 203鋸齒 301轉角器中部 302中部兩個鋸齒 303小圓柱導軌 304移位圓柱肖 401拉簧 402旋轉掛勾A 403旋轉掛勾B 501轉角器下部 502鎖緊螺釘 503壓簧 504定位肖 505刀座 506刀片。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一并參考圖1和圖2,本專利技術轉角器的實施例包括上切刀架101,斜角凸塊 102,轉角器上部圓柱筒201,轉角器中部301,拉簧401。所述的上切刀架101的上下運動帶動轉角器上部圓柱筒201,作上下運動,所述的上部圓柱筒201依靠拉簧401作用帶動轉角器中部301,與所述的上部圓柱筒201作上下運動轉向離合。本實施例所述上切刀架101通過螺釘202將轉角器上部圓柱筒201鎖緊固定在上切刀架101的下面。中間設置一個可以轉動的掛勾402來掛住拉簧401。所述的斜角凸塊 102兩頭用螺釘鎖緊固定在上切刀導槽103的左右兩旁。所述的上部圓柱筒201的下面設置兩對對稱的四個鋸齒203,兩對對稱的四個鋸齒203的分部位置是根據裁切物料角度來制定。本實施例所述轉角器中部301的上面設置一對鋸齒302(轉角45度時可以設計兩對四個同向的鋸齒)所述的轉角器中部301兩個鋸齒302要與所述轉角器上部圓柱筒201 下面的鋸齒203形成嚙合;所述轉角器中部301的中間設置一個可以套入轉角器上部圓柱筒201內的圓柱導軌303,所述圓柱導軌303的底下設立一個可以轉動的掛勾403來掛住拉簧401,拉簧401以復位拉力的作用把轉角器上部圓柱筒201和轉角器中部301的兩頭拉緊互相嚙合。所述轉角器中部301的周圍對稱設置兩對移位圓柱肖304,所述兩對移位圓柱肖304的作用是當上切刀架101帶整個轉角器上升時,要接觸在鎖定在上架導槽103上的斜角凸塊102高點部位。當整個轉角器繼續上升所述的移位圓柱肖304其中對稱兩個被斜角凸塊102的高點部位頂住。使轉角器中部301上面的鋸齒302與轉角器上部圓柱筒下面鋸齒203其中對稱兩個鋸齒分離,分離后所述的移位圓柱肖304從斜角凸塊102高點部位滑向低點部位,所術轉角器中部301靠中間圓柱導軌303的作用,使上面的鋸齒302位置移動改變,當上切刀架101下降時,轉角器上部圓柱筒下面的鋸齒203的另一對對稱的鋸齒接觸到的轉角器中部301上面鋸齒302移動改變后的位置相嚙合,上切刀架101繼續下降, 轉角器中部301依靠拉簧401的拉力使上面鋸齒302自動滑入轉角器上部圓柱筒下面鋸齒 203的另一對稱鋸齒內形成互相嚙合。通過以上的運動來帶動轉角器下部501作定位的轉角移動。實現了依靠上切刀架上下運動的動力帶動轉角器上下運動一次,自動變換一個角度的自動轉角器。 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轉角器的特征在于整體呈圓柱形,上部固定在有上下運動的機架上,中部設有鋸齒和離合導軌,下部連接刀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角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轉角器上部為圓柱筒,可以與中部相套合,圓柱筒上面設置一個旋轉掛鉤來掛住拉簧的一頭,圓柱筒下面設置兩對同向的鋸齒。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角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轉角器中部設有鋸齒和離合導軌, 所述的鋸齒同向對稱設置在中部的上面,可以和上部下面鋸齒互相嚙合。4.所述轉角器中部周圍根據鋸齒的位置,設置四個移位圓柱肖,并在移位圓柱肖的兩邊上面設置兩個固定的斜角凸塊,利用斜角凸塊來移動圓柱肖位置;所述的轉角器中部中間導軌下面設置一個可以旋轉的掛勾來掛住拉簧的另一頭,拉簧的拉力帶動中部離合導軌邊上的鋸齒,來與上部兩對同向不同位置的鋸齒進行離合運動,形成自動轉角的功能。5.根據權利要求上所述的轉角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轉角器下部的上面套接在轉角器中部的下面,所述轉角器下部的下面連接刀座或其它器件。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轉角切帶機的轉角功能,包括上切刀架,斜角凸塊,轉角器上部圓柱筒、轉角器中部和轉角器下部,所述上切刀架上下運動帶動緊固在上切刀架下面轉角器上部圓柱筒,轉角器上部圓柱筒下面的鋸齒與轉角器中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秀椿,林志堅,林秀強,
申請(專利權)人:莆田市堅強縫制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