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的驅動裝置,包括貯氣罐,控制器,轉向液壓泵,第一輸出軸,第一行星減速機,雙輸出軸電動機,第二行星減速機,第二輸出軸,電磁離合器,制動氣泵;雙輸出軸電動機為其轉子兩端均具有輸出軸的電動機,其一端依次連接有第一行星減速機、第一輸出軸和轉向液壓泵,從而驅動轉向液壓泵,其另一端通過電磁離合器驅動制動氣泵;轉向液壓泵為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液助力轉向系統提供液壓動力;貯氣罐、電磁離合器和雙輸出軸電動機均與控制器相連;控制器根據貯氣罐的壓力信號控制電磁離合器的結合和分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用一個雙輸出軸電機代替了原來的兩套電機系統,減小了體積,降低了成本,有利于節約能源。(*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的驅動裝置,尤其是一種適用于帶電液助力轉向混合動力汽車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的單電動機驅動裝置。
技術介紹
混合動力汽車中,尤其是兩噸以上采用電液助力轉向的混合動力汽車,由于存在發動機停機的純電動工作模式,常規汽車中由發動機直接驅動的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都需要改造為電動機驅動,而電動機利用混合動力汽車上的電池包為電源。由于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的工作模式需要有差別,即轉向液壓泵由于采用常流液壓助力機構,則需要電動機一直工作;而制動氣泵在貯氣罐壓力達到設定值后就需要電動機停機,直到壓力變化到一定值后驅動電動機再重新啟動。這兩個系統對電動機需求的不同工作方式導致現有混合動力汽車中常采用各自獨立的電動機進行驅動,其中驅動氣泵的電動機在貯氣罐壓力達到設定值后停機,直到壓力變化到一定量后再啟動;而采用電液助力轉向的由于采用常流式液壓助力機構,需要電動機一直工作。由于這兩套系統對電動機的需求工作方式有差別,現在混合動力汽車中常采用兩套電動機,并各自有一套電源電壓的轉換系統和控制器,這樣就造成資源浪費、占用空間大、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技術一種汽車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的驅動裝置,將兩套電動機驅動系統改為一套電動機系統,采用一個雙輸出軸電動機來代替原來的兩個單輸出軸電動機,通過對電動機的制動氣泵驅動端添加一個電磁離合器,這樣來實現單電動機雙輸出軸的驅動形式,滿足制動氣泵和轉向液壓泵的工作需要。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一種汽車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的驅動裝置予以實現的技術方案是該驅動裝置包括貯氣罐,控制器,轉向液壓泵,第一輸出軸,第一行星減速機,雙輸出軸電動機,第二行星減速機,第二輸出軸,電磁離合器,制動氣泵;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為其轉子兩端均具有輸出軸的電動機,其一端依次連接有所述第一行星減速機、所述第一輸出軸和所述轉向液壓泵,從而驅動所述轉向液壓泵,其另一端依次連接有所述第二行星減速機、所述第二輸出軸、所述電磁離合器和所述制動氣泵,從而驅動所述制動氣泵;所述制動氣泵與所述貯氣罐連接,用于為貯氣罐提供空氣壓力;所述轉向液壓泵為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液助力轉向系統提供液壓動力;所述電磁離合器用于控制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對所述制動氣泵的動力輸出;所述貯氣罐、所述電磁離合器和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均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和所述電磁離合器的工作;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貯氣罐的壓力信號控制所述電磁離合器的結合和分離。本技術一種汽車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的驅動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減速機和所述第二行星減速機為單排行星齒輪減速裝置,用于降低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的輸出軸轉速和升高扭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驅動裝置實現了混合動力汽車中制動氣泵和轉向液壓泵由一個雙輸出軸電機的驅動,解決了混合動力汽車中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分別由不同電機系統驅動的問題,減少了電機系統所占空間,降低成本,節約資源。附圖說明附圖為本技術一種汽車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的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簡圖;圖中1-貯氣罐,2-控制器,3-轉向液壓泵,4-第一輸出軸,5-第一行星減速機,6_雙輸出軸電動機,7-第二行星減速機,8-第二輸出軸,9-電磁離合器,10-制動氣泵。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如圖所示,作為實現本技術一種汽車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的驅動裝置基本構思的一種技術方案是該裝置包括貯氣罐1、控制器2、轉向液壓泵3、第一輸出軸4、第一行星減速機5、雙輸出軸電動機6、第二行星減速機7、第二輸出軸8、電磁離合器9、制動氣泵 10 ;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6為其轉子兩端均具有輸出軸的電動機,雙輸出軸電動機6的一端依次連接有所述第一行星減速機5、所述第一輸出軸4和所述轉向液壓泵3,從而通過第一行星減速機5和第一輸出軸4驅動轉向液壓泵3 ;雙輸出軸電動機6的另一端依次連接有所述第二行星減速機7、所述第二輸出軸8、所述電磁離合器9和所述制動氣泵10,從而通過第二行星減速機7、第二輸出軸8和電磁離合器9驅動制動氣泵10 ;第一行星減速機5和第二行星減速機7分別安裝在雙輸出軸電動機6的兩端,第一行星減速機5和第二行星減速機7均為單排行星齒輪減速裝置,用于降低雙輸出軸電動機6的輸出轉速和升高扭矩。本技術中的所述制動氣泵10與所述貯氣罐1連接,用于為貯氣罐1提供空氣壓力;轉向液壓泵3為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液助力轉向系統提供液壓動力;所述貯氣罐1、所述電磁離合器9和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6均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2用于控制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6和所述電磁離合器9的工作;所述控制器2根據所述貯氣罐1的壓力信號控制所述電磁離合器9與雙輸出軸電動機6的結合和分離;所述電磁離合器9用于控制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6對所述制動氣泵10的動力輸出,以實現制動氣泵10的啟停。上述裝置能夠實現的工作方式如下控制器2用來控制雙輸出軸電動機6和電磁離合器9的工作,雙輸出軸電動機6在汽車啟動期間處于一直工作狀態,驅動轉向液壓泵3為常流式電液助力轉向系統提供液壓動力,制動氣泵10為貯氣罐1提供氣壓,貯氣罐1用來存貯制動氣泵產生的氣壓;電磁離合器9用來控制制動氣泵10的動力通斷;當控制器2檢測到貯氣罐1的壓力低于設定值時, 發出控制指令讓電磁離合器9結合,雙輸出軸電動機6帶動制動氣泵10工作;當控制器2 檢測到貯氣罐1的壓力達到設定值時,發出控制指令讓電磁離合器9分離,雙輸出軸電動機 6動力斷開,制動氣泵10停止工作。上述實施方式實現了混合動力汽車中單一電機驅動轉向液壓泵3和制動氣泵10 功能,節省了空間、降低了成本。以上示意性地對本技術的內容及工作原理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 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之例,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此向技術還可以運用到純電動汽車上。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技術創造宗旨的情況下,采用其它形式,設計出的與本技術類似的結構及實施例,也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轉向液壓泵和制動氣泵的驅動裝置,包括貯氣罐(1),控制器0),轉向液壓泵(3),第一輸出軸,第一行星減速機(5),雙輸出軸電動機(6),第二行星減速機(7), 第二輸出軸(8),電磁離合器(9),制動氣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6)為其轉子兩端均具有輸出軸的電動機,其一端依次連接有所述第一行星減速機(5)、所述第一輸出軸(4)和所述轉向液壓泵(3),從而驅動所述轉向液壓泵(3),其另一端依次連接有所述第二行星減速機(7)、所述第二輸出軸(8)、所述電磁離合器(9)和所述制動氣泵(10),從而驅動所述制動氣泵(10);所述制動氣泵(10)與所述貯氣罐(1)連接,用于為貯氣罐(1)提供空氣壓力; 所述轉向液壓泵C3)為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液助力轉向系統提供液壓動力; 所述電磁離合器(9)用于控制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6)對所述制動氣泵(10)的動力輸出;所述貯氣罐(1)、所述電磁離合器(9)和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6)均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2)用于控制所述雙輸出軸電動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廣奎,陳紅濤,王仁廣,孔治國,王斌,王偉,張林濤,于潮,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